摘 要:小郁竹艺以“郁”为主要工艺特征,工艺复杂精细,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口传身授,主要步骤机器不能替代。小郁竹艺既有实用性,又有独特的美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小郁竹艺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在理论研究、市场需求、审美研究、传承方式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创新,在小郁竹艺工艺的基础上,开展“新竹艺”的创作,在功能、造型、装饰等方面进行拓展,既能使这一传统工艺更好的发展,又能为当地竹艺产创造经济效益。
关键词:小郁竹艺;工艺;创新;审美
小郁竹艺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器物造型上具有浓郁的湖湘文化韵味,而工艺上以“郁”为区分于其他竹艺种类的最大特征,在工艺上独具特色。我们要在现代美学语境下进行新竹艺创作,需要对小郁竹艺的工艺进行学习和借鉴,同时对当今多元化的审美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在艺术形式和内涵上不断创新,更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郁竹艺在市场环境下进一步产业化提供帮助。
1 小郁竹艺的工艺与审美特征
1.1 以“郁”制为主要工艺特点
小郁竹艺是一种采用直径5公分以下的小径麻竹为骨架、毛竹为部件加工成各种竹器具的一种民间传统手工制作工艺。“郁”是湖南益阳方言,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竹艺产品结构方式。小郁竹艺产品结构分为纵向的立柱竹和横向的竹围箍,再辅以细小装饰。加工时,在立柱和围箍纵横交接处,需将横向竹子挖出大半,形成类似于榫卯的缺口,与立柱缺口互补,再经火烤加温软化,迅速围住,组成稳定的结构。二是指竹材在火中烧烤将其纤维软化,再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其弯曲变形,从而达到制作要求所需的形状。因这一工艺在郁制时都采用直径较小的竹子,故名“小郁”。
1.2 工艺精细复杂,口传身授,具有地域性
小郁竹艺主要由选料、下料、烧油、烙花、着色、浸泡、调直、划墨、做围折、劈折篾、开郁口、挖铲郁口、郁制、削承挽、安承挽、销(或胶)椅面、安椅面、削压片(或包面片)、安压片(或包面片)、火郁、安横档、安靠背竹片、打撑子、安拱门、做、安花格、火郁竹丫枝、做、安竹丫枝造型、打木尖、包铜皮、精修、打磨、上漆等三十多道工序组成。小郁竹艺在益阳地区丰富的竹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如果没有相应的资源,也难以发展和积累出这一传统技艺。小郁竹艺的传承只能是口传身授,没有教科书,在某种程度上要靠学艺者的天赋和感悟,并且一般都是父教子传式的传承方式。目前为止,小郁竹艺的制作工具都不是制式的工具,市场上买不到,都是由经验丰富的师傅,找专门的铁匠打造。虽然有部分初级加工工学可以用车床等工具代替,但是后期精细程序与细节加工都是机械不能取代的,只能用手工,凭经验去制作。
1.3 集实用性与美感于一身
小郁竹艺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因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产生之初就是基于功能性的,比如家具、果篮、背篓等。其器物结构方正,美观大方,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由于工艺的优越性,经久耐用,一般使用寿命在30年以上,且竹子表面经人体酸、碱等的长期磨砺,越用越光滑润泽,质感强烈,所以人们广泛地利用竹子来制作各种器用具,几乎涵盖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竹材料本身具有高洁的精神象征。“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竹子的“虚心有节、刚直不阿、品格高雅”等优秀品质,使以其为材料制作的小郁竹艺不断促进人类形成高尚的人格。
2 小郁竹艺研究与创作的途径探索
2.1 开展理论研究与创新
首先需要从小郁竹艺的产生背景、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和艺术特色入手开展理论研究。小郁竹艺器物造型上具有浓郁的湖湘文化韵味,而工艺上以“郁”为区分于其他竹艺种类的最大特征。但是,这项产生于民间的工艺精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新。由于其工艺特点,难以实现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以定制为主。所以,要进行竹艺产品的创新,就必须对当今多元化的工艺和审美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为进行新竹艺创作提供参考,从理论角度找出这一传统工艺与当今审美流行趋势和市场趋势之间的契合点,以多元化的审美为切入点,为创作、实践提供借鉴。
2.2 开展市场需求研究与改进
由于自身原因,小郁竹艺一直没有真正融入市场,尤其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市场。竹艺产品的市场需求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现代市场对竹艺产品有着更典型的作为“商品”的要求,这对小郁竹艺的工艺、规模、销售渠道、市场营销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小郁竹藝在功能上没有拓展,且造型单一、装饰老旧,这就需要加大工业设计的力度,从功能造型灯多角度进行拓展创新。另一方面,文化与艺术的发展使消费者对竹艺产品的消费审美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不同的消费群对小郁竹艺的认知和评价各有不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当代艺术理念与小郁竹艺造型有机融合,形成创新系列化产品,才能凸显小郁竹艺工艺的独有特色。
2.3 开展审美研究与设计
从造型角度来谈,需要现代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及视觉体验,将新形式、新技术的运用给现代竹艺设计注入开放的观念和新能量,将现代的艺术形式融入小郁竹艺创作中,拓展小郁竹艺艺术表现形式,推出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新竹艺,才能发掘湖湘文化中的精华,使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湖湘工艺美术种类在现代设计中焕发青春。以装饰为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原益阳竹艺厂厂长刘宗凡为代表的小郁竹艺从业者们,曾经进行了大量的创新,设计了数十种新的装饰图案,这些图案不仅保留了小郁竹艺的原有美感,而且大量借鉴了中国传统图案,大大丰富了小郁竹艺的装饰形式。这一创新形式还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创新的装饰系形式不仅具有美学上的装饰性,能够增加作品自身的美感,还具有功能性,能够在结构上增加作品的强度;二是新装饰不仅延续了传统图案的艺术特色,还与现代审美理念有相通之处,比如运用构成中的渐变、对称、特异等形式。
2.4 开展基于小郁竹艺工艺的“新竹艺”创作实践
汲取小郁竹艺工艺精华,在保留原有产品优势的基础上,从功能、造型、装饰等多方面入手,将现代设计理念引入小郁竹艺的创作中,与时俱进开展新竹艺创作。所谓“新竹艺”,并非是要颠覆小郁竹艺原有的创作,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创作创新和发展模式探索。一方面拓宽小郁竹艺的适用范围。一是功能创新,紧密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将功能范围从家具和日用品等,拓展到文创产品,与最新的市场趋势相结合。二是造型上与当代审美趋势相结合,创作更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作品。三是传承与创作方式的创新。将小郁竹艺这一传统艺术瑰宝引入高校,成立大师工作室,由大师领衔,成立创作团队,引入教学,开展创作。更好实现小郁竹艺的传承,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2.5 开展小郁竹艺的“生产性”保护与发展
益阳地区竹资源丰富,竹艺民间艺人众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单靠小郁竹艺制作已经难以维持生活。他们平时或忙于农活,或外出打工,只有在有定制或有闲暇时才会进行小郁竹艺的创作。艺术家、设计师、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在“精准帮扶”的国家政策背景下,广泛开展小郁竹艺创新,将设计创意与当地工匠的精湛技艺结合起来,更好的对接市场。有针对性的对当地民间艺人开展培训,提升其审美水平和创新意识,主动对接市场,使小郁竹艺成为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实现“生产性”保护与发展。
小郁竹艺以“郁”为主要工藝特征,工艺复杂精细,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口传身授,主要步骤机器不能替代。小郁竹艺既有实用性,又有独特的美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小郁竹艺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在理论研究、市场需求、审美研究、传承方式等多方面入手进行创新,在小郁竹艺工艺的基础上,开展“新竹艺”的创作,在功能、造型、装饰等方面进行拓展,既能使这一传统工艺更好的发展,又能为当地竹艺产创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袁进东,夏岚,张瑶.小郁竹艺装饰工艺研究[J].林产工业,2018(3).
[2] 徐薇.益阳小郁竹艺工艺与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3] 唐立华,承湘宇,周腾飞.“小郁”郁制竹器工艺结构分析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4(20).
作者简介:侯可新(1980—),男,硕士,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交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