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毅
人类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谋划对火星的探测。不幸的是,失败接踵而至,尤其是火星登陆项目。在“机遇号”之前,唯一成功者就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路者号”,它的重量仅为10多千克。由于“火星探路者号”有效载荷小、功能有限,仅工作了几十天就宣告任务结束。一系列的挫折使火星探测任务笼罩在阴霾之中。此时,“火星探测漫游者”项目应运而生。而这个项目的核心便是“勇气号”和“机遇号”。
“机遇号”奉命于危难之间
但想要完成探测火星的任务并没有那么容易,需要探测器能安全着陆并耐受住火星严酷的环境。一方面,火星降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降落过程可以利用空气阻力,但由于空气过于稀薄,不足地球的1%,减速效果有限,需要额外降落装置与精确的自主控制方案,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功亏一篑。另一方面,火星表面风很大,沙尘暴频发,这就容易对火星车造成损伤;同时,太阳能电池板也仅能产生晴天电量的1/9,必须进入休眠,而每次这样的休眠都有可能“一睡不醒”。
“机遇号”的意外之喜
任务之初,由于考虑到火星沙尘覆盖太阳能电池板的问题,“机遇号”的任务工作时间仅为90天,行驶距离1千米。但就如同它的名字“机遇”一样,火星上剧烈的沙尘暴和大风竟然帮忙吹去了盖在它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尘土,使其工作寿命得以延续。最后,“机遇号”勤勤恳恳工作了15個年头,行驶距离超过了45千米,超额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其间,它为人类带来了海量科研成果,先后传回了超过217000张图像,进一步分析了火星土壤成分,发现了火星曾经有液态水的多个证据,首次在外星体上发现陨石等。它这15年来的努力使得人类了解火星的进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最终,“机遇号”抵达了它最终工作时所在的“永恒谷地”。在那儿,带着人类对它的感激,骄傲地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