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龙 高清清 王涛 羊扬 邹辉 刘学忠 刘宗平
【摘 要】为积极响应国务院推行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推进“双一流”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高水平人才是衡量双一流的重要标准,实验室作为教学、科研的研究基地和支撑平台,完善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结合实际就如何在双一流背景下进行高校生物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完善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生物实验室;实验室安全;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6-006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6.027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 Sharing Platform for Biological Laborat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Double world-class”Background
SONG Rui-long GAO Qing-qing WANG Tao YANG Yang ZOU Hui LIU Xue-zong LIU Zong-ping*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Yangzhou University/Jiangsu Co-innovation Center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mportant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Zoonoses,Yangzhou Jiangsu 225009,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State Council's "Overall Plan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First-Class Discipline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ouble first-class”, talent training is the key. High-level talents are important standards for measuring double-class. The laboratory serves as a research base and support platform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it is decisive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boratories. In this paper,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large-scale instrument sharing platform of the biological laborat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dual-level background.
【Key words】Biological laboratory;Laboratory safety;Large instrument;Shared platform
0 前言
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与科研事业的飞速发展,各大高校开始注重教学资源和硬件设施的水平优化与合理利用。我校于2012年陆续引进和购买了先进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并拟初步建立了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使得教学和科研硬性条件水平急速攀升,为推动“双一流”的建设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硬件设施。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种种问题开始暴露,对于该平台的各项管理工作日趋复杂,因此,亟需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利用资源,充分发挥其最大使用效益,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为教学科研的发展储备了资源和力量。
针对所出现和预见的种种问题,应及时拟定并实施应对策略,提高使用效率,避免重复购置。对此,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规范、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加大宣传力度。
1 科学的管理规范
大型精密仪器的集中化管理,实现了开放性设备的共享,对于共享平台的管理工作从组织、计划、经费、人员、仪器设备、教学、科研、信息、环境以及安全等方面进行研究[1]。合理有序的管理规范制度能够有效发挥生物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功能,有利于增进各级领导体制的良好沟通与协调,可以充分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平台在教学、科研服务上发挥最大效用。因此,需要建立相关领导体系,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生物安全管理等,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行;并合理运用当下最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提高平台使用效益。
1.1 建立领导体系
参照实验室二级管理体制,明确校、院实验室分工职能,同时要谨记实验室的管理是各个部门统一协调才能完成的,应充分发挥各层管理的联动作用,统筹管理合理整合资源[2]。成立生物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管理小组,明确组长、成员的工作任务和重点,定期对实验室的重点项目和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和咨询论证,为平台的有效管理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
1.2 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
合理的规章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科学规范管理实验室的前提,更是一流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条件。为此,为了使平台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参照各大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来制订适合自身发展,符合自身特点的规章制度势在必行。结合学校、学院的实际情况草拟方案并开始实施执行,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体随时予以修正,让规章制度逐步与平台的特点相适应。
1.3 共享平台的安全体系管理
如何保障参与使用共享平台的人员健康安全以及平台设备环境的安全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因此,制订共享平台的安全管理制度有利于保障实验环境人员安全,避免造成人员和社会公共安全。
1.3.1 实验室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安全主要包括水电安全、防火、防盗、防损伤,定期排查安全隐患。特别重视规范操作,避免违规操作,保障仪器设备安全运行[3]。对此,在重要的地方应配置监控以便实时监控该平台的运行情况。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维修,保障仪器设备使用寿命。实施安全责任制并有效监督,责任到人。维护实验室的良好运行环境,是后续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
1.3.2 生物安全体系管理
生物安全一直是国际上所重视的问题[4],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应制定科学的生物安全体系管理制度。
(1)准入制
明文规定除了获批准的实验人员、教学人员、学生以及指定人员其他闲杂人员均不得随意入内,并在合适的地方予以安装监控摄像和安全警报装置。
(2)规范操作
由于本学科相关的实验操作性强,对相关人员的技术要求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实验操作的熟练度参差不齐,操作不慎易造成相关实验材料特别是病原微生物发生感染和扩散[5]。应制定规范的操作规程,特别是仪器的操作使用规程,另外与微生物相关的实验操作须在规定的生物安全柜内严格无菌操作;除此之外,还应规定进实验室需按规定进行穿戴(主要包括实验服、口罩、手套、帽子以及鞋套等),与实验无关物品(包括水杯、食物等)不得带入,以保证实验环境的干净整洁。
(3)仪器使用登记入册
共享平台所含購置的各种大小型精密仪器设备均需配备仪器使用安全记录登记,等级内容包含使用时间、仪器运行状况、清洁情况以及使用人等均需登记在册。还应配备安全检查记录,负责人需安排定期的安全检查并做好登记,避免出现故障,若出现故障应及时予以停用处理并报修。
(4)试验结束后样品试剂耗材的处理
实验完成后的所有用品包括试剂、耗材、废弃物等均应按规定放置于规定位置进行灭菌处理,可重复使用的器材,如玻璃器皿等置于消毒液桶内浸泡后高压灭菌。
(5)安全事故预案
应根据实验室特点拟定相应的安全事故预案,以期在出现意外事故时能及时应对,采取应急措施。安装防火装备并放置灭火器,定期检查防火装备的时效性,相关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每个人在应对火情时都能采取有效处理办法;为保护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实验室应当配备洗眼器和应急淋浴装置,若发生实验试剂喷溅等事故,可及时予以处理,使是故作最小化。
1.4 保证共享平台高效运行办法
运用新兴网络智能管理技术,使实验设施与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实现从预约到审核最后进行智能监督的开放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6]。此外,为最大化平台的使用效益,应设置共享网络平台,面向校外机构等开发服务,由于学校是非营利性机构,应设置合理的收费标准以补偿成本。
2 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由于生物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所购置的仪器都属于大型精密贵重仪器,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普通实验室相对要高,并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维护和管理,并予以培训,激励和绩效考核,设立仪器使用效益评价标准,保障平台的技术管理水平[7]。加强技术管理队伍建设,提升仪器技术管理人员的科研服务能力和素养,实验设备管理专人专管。在双一流的背景下,一流的实验室需配备一流的师资队伍,合理配置实验技术人员岗位,稳定实验技术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实验技术水平和开发服务水平。定期在校内开展面向校内外的专项技能培训和交流,提高实验水平和能力。
3 加大平台的社会化使用力度
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信息平台,使校内校外人员都能查询并了解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通过收费模块查看费用明细,并能够预约使用。设立仪器使用评价区,收集使用者的反馈信息利于后期的改进和完善。一步一步使该科研平台的服务趋向专业化、社会化,共同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策略的实施。
4 小结
在“双一流”背景下,生物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建立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硬件条件,体现了本校的高质量的教学及科研水准。平台的开放式管理以及面向社会服务,创造了良好的交流和合作环境。生物实验室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集聚了最先进的大型精密仪器,实现了校内优质资源的集中化管理,避免了各实验室重复购置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使得平台的使用信息更加透明公开,为高校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效益,为国家推行的“双一流”计划的发展攒足了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海峰.“双一流”背景下的一流实验室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6-10.
[2]郝云忱.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新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02):189-191+194.
[3]王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08):148-151+170.
[4]马雪娇,卢耀勤,刘涛.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8,19(03):238-241.
[5]赵旎.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08):242-244+257.
[6]姜丽,宋建华.高校实验室信息化体系的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01):25-27+36.
[7]张海峰,毛建瑞,刘一.创新人才培养视阈下的高校教学实验室综合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1):24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