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结合我国居民消费数据、宏观经济指标以及政府支出等数据,探究居民消费结构相关问题。研究发现,居民当期收入影响居民的消费,滞后一期的居民消费对当期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分类消费方面,收入的确会影响居民的消费,但是居民在娱乐、医疗与旅游方面的消费较少并与收入呈负相关。城市居民的收入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娱乐与医疗方面收入与消费成正相关关系,旅游方面收入与其成负相关。农村居民总消费中收入与消费成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然而政府作用在农村消费中负效应较多,消费远不及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消费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居民消费 政府支出 内生变量 2SLS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率明显走低,中国的消费率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有时甚至低于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或较贫穷国家。并且占中国总人口近70%的农村人口消费能力非常低,大量的城市打工的农民工薪酬过低,这也造成了大部分居民消费低迷的原因。消费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用于最终消费的比重,是衡量国民经济中消费比重的重要指标。世界投资率的变化也可以反衬出消费率上升的趋势,在十几个代表性国家中,只有中国投资率呈不断提高趋势,澳大利亚、新西兰、尼日利亚、巴西和美国5国基本稳定,而英国等其他8个国家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因为消费率过低造成储蓄率过高,进而又促使高储蓄率转化为高投资率,导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相应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
但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居民消费将逐步取代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消费率依然需要提高。逐渐地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将高于GDP增长速度,消费结构也随之不断升级。我国目前的居民消费正处在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由传统型消费向新型消费转变的上升期,居民用于服务型支出消费的数量也将大幅增加。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表明,中产阶级群体规模逐渐扩大,或将重塑國内消费市场,国内中产阶级人数已超过1亿,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一般介于10.6—22.9万元,其消费行为更成熟,更愿意为产品品质支付溢价,非必需品消费占比扩大,娱乐、医疗与旅游方面消费都将会增加,这部分群体将成为今后十年带动消费支出上涨的重要引擎之一。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城乡居民消费的话题也一直是社会舆论的热点,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收入与支出的差异以及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的问题随之而来,在解决了国民温饱问题后,物质消费进一步转化为精神消费的层面,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借助于网络媒介线上消费可以有效拉近城乡居民的距离,这些热点问题都与居民消费、政府支付,以及货币供应量等宏观经济指标有关。本文以居民消费为出发点,结合居民收入、政府支出、GDP以及货币供应量等宏观经济指标,探究其中规律及经济意义,并考虑不同类别的消费以及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得到相应的结论,并给出相关建议。
研究现状与文献回顾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有关居民消费、政府支出、GDP研究分析的文献较多,本文在前人对这些经济指标研究的基础上,找到相对应的方法与理论支撑,并且对模型方法也进行相关的文献回顾。王秀兰、张士辉(2015)在向量自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分析等模型与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1978-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支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等各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对居民消费和GDP 具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社会保障支出在经济危机时期发挥了自稳定器作用。李诗争、张小雪(2007)运用协整方法分析了我国居民最终消费与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有效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汪三贵、殷浩栋(2013)以甘肃和内蒙古五年面板数据分析资产视角下的长期贫困衡量方法,通过对比资产贫困线与绝对贫困线和低收入线的衡量结果得到资产贫困线能够稳定客观地衡量出家庭的福利水平。张晓玫、罗鹏(2013)运用IV—2SLS 方法考察了商业银行中长期信贷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得到中长期信贷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U型影响,是由地区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共同作用造成。Zhou Ye、Wu Fengping(2010)分别使用OLS与2SLS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在2SLS中工具变量的数目应该不少于解释变量的数目,得到2SLS估计方法效果比OLS更好。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在之前的文献研究中,得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对居民消费和GDP具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社会保障支出在经济危机时期发挥了自动稳定器作用。居民最终消费与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还有如何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将考虑居民的消费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考虑居民消费在本文中与政府支出的内生性问题,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计量方法,得出我国政府公共支出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更为贴合实际的实证结论。
实证分析
本文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模型,探究居民消费与政府作用效应的关系,根据联立方程采用2SLS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一)居民消费与政府作用效应
第一个方程本文考虑居民消费与政府作用效应的关系,得到居民消费与其他变量间的关系,模型如下(为方便书写,本文所有模型省去系数的书写):
其中,cp表示居民消费,income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g表示政府宏观作用,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m表示货币发行量,p表示消费指数。g工具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货币发行量、消费指数的拟合值。其中cp与g为内生变量,全部工具变量集包括income、gdp、m、p。
(二)居民消费分类影响
本文将居民消费分类考察,分别考察政府宏观作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模型如下:
其中,cpe表示娱乐消费,cpt表示旅游消费,cpm表示医疗消费。g工具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货币发行量、消费指数的拟合值。其中cp与g为内生变量,全部工具变量集包括income、gdp、m、p。
(三)城市与农村居民消费影响
本文随后将研究样本分为城市和农村,首先考察宏观作用对城市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模型如下:
其中,ucp表示城市居民消费,uincome表示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g表示政府宏观作用,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m表示货币发行量,p表示消费指数,ucpe表示城市娱乐消费,ucpt表示城市旅游消费,ucpm表示城市医疗消费,rcp表示农村居民消费,rincome表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rcpe表示农村娱乐消费,rcpt表示农村旅游消费,rcpm表示农村医疗消费。g工具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货币发行量、消费指数的拟合值。其中cp与g为内生变量,全部工具变量集包括income、gdp、m、p。
本文采用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990-2017年,本文对模型做了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表3所示。
由表1,居民当期收入影响居民的消费,滞后一期的居民消费对当期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更多取决于居民的消费和生活习惯,政府宏观作用当期与滞后一期均对居民消费起正向影响。但货币供应量对政府宏观作用有负的影响。
由表2可知收入影响居民的消费,但是居民在娱乐、医疗与旅游方面的消费较少,收入与其成负相关,而其他消费中,收入与消费关联度很大。并且政府作用也很明显,滞后一期的作用不及当期明显,但除娱乐医疗消费之外的消费政府当期作用为负效应,滞后一期会有正的作用。
由表3,城市居民的收入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娱乐与医疗中,收入与消费成正相关关系,但是旅游方面收入与其成负相关。并且政府作用也很明显,所有消费中,政府作用当期影响为负值,滞后一期为正值,娱乐消费中,政府作用均为负值,旅游消费中,政府作用为正值,医疗消费中,政府作用当期为正值,滞后一期为负值。农村居民中,农村居民的收入也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总消费中收入与消费成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其余消费中都有正的效应,然而政府作用在农村消费中负效应较多。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对于我国消费率走低的问题,本文认为拉动消费需求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个问题对整个中国的经济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国刺激消费其实是一个讨论很久的话题,本文主要讨论了居民消费的问题,由于结构方程出现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了2SLS方法回归。得到以下结论:
居民当期收入影响居民的消费,滞后一期的居民消费对当期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更多取决于居民的消费和生活习惯,政府宏观作用当期与滞后一期均对居民消费起正向影响,但货币供应量对政府宏观作用有负的影响,因此政府的宏观作用,包括GDP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以及消费指数的影响都会影响居民的消费选择,而且货币供应量在这里起负的效应,即便货币看似变多了,不利于居民消费问题的解决。
在分类消费方面,收入的确会影响居民的消费,但是居民在娱乐、医疗与旅游方面的消费较少,收入与其成负相关,而其他消费中收入与消费关联度很大,并且政府作用也很明显,滞后一期的作用不及当期明显,但除娱乐医疗消费之外的消费政府当期作用为负效应,滞后一期会有正的作用。也就是说居民在娱乐、医疗与旅游方面的消费太少,这三块精神层次的消费仅仅占总消费的25%不到,收入的增加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然而政府的作用还是会对居民消费起到一定刺激作用。
将居民类型分为城市与农村以后,本文发现城市居民的收入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娱乐与医疗中,收入与消费成正相关关系,但是旅游方面收入与其成负相关。并且政府作用也很明显,所有消费中,政府作用当期影响为负值,滞后一期为正值,娱乐消费中,政府作用均为负值,旅游消费中,政府作用为正值,医疗消费中,政府作用当期为正值,滞后一期为负值。农村居民中,农村居民的收入也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总消费中收入与消费成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其余消费中都有正的效应,然而政府作用在农村消费中负效应较多。很明显发现,农村居民在这三方面的消费还远不及城市居民,而且政府的作用在城市居民消费中较为明显。
(二)建议
针对以上结论,本文得到以下建议:
建立农村居民增收机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问题,通过分析也可以得到居民收入一定会影响消费的支出,但是城乡消费的差距依然在不斷拉大。而农村居民增收机制可以通过增加农村生产资料补贴与完善社保制度不断完善,生产资料补贴可以有效降低经营的支出比例,从而增加消费的支出。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同样可以降低收入的不确定性。农村依然缺乏社会保障制度相关理论与意识,而社保的不断完善使得农村居民收入得到保障,将不确定性交给国家,政府的扶持一定会给予居民信心与动力。
消除城乡消费差异,推动均衡发展。城市居民的消费相对超前,在消费内容上,城市居民注重个性化、多样化与体验式消费,仅凭商品价格优惠或打折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城市居民也越来越多地将钱花在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休闲等满足精神需求的服务性消费中。中小城市居民也从解决温饱与家庭生活的生存型消费,开始向着享受型消费转变,直接表现是电商购物比例增加,并出现了购买奢侈品的苗头,智能手机以及小汽车销量增长。而农村居民还处在家庭消费的阶段,个性化消费意识还没有觉醒,这主要受制于收入水平偏低与消费领域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因此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出现收入水平低、购买力不强、消费结构不合理、观念落后、消费环境差以及基础设施落后等诸多问题。国家应改变这种状态,可采取一系列方案与策略,可从鼓励城市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拉近城市与农村金融联系、保障农民收入、增加精神消费设施等方面着手。改革开放40年来,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居民生活都得到了极大提升,消费差距在40年里扩大与缩小交替出现,因此我国政府应该推动均衡发展策略,尽可能消除城乡消费差异。需要转变政府的投资偏好,调整社会固定投资方面的城乡比例,这有助于进一步缩小消费差异,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居民消费远不及城市居民,可能受到传统农村消费观念的影响,具有天然的节约倾向,同时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也会受到城镇居民的消费影响。可以大力鼓励乡镇企业、西部企业发展,保障农村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的最低保障,让东西部地区、城乡地区的收入差异进一步缩小。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鼓励刺激精神层次消费。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居民,娱乐、医疗与旅游方面的消费太少,这三块精神层次的消费仅仅占总消费的25%不到,收入的增加并不能有效提高在这方面的消费。那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精神层次的消费一定会逐渐增多,人们也渐渐不再担心温饱、教育与医疗问题,国家政府需要根据农村或一些中小城市,根据人口密度、消费需要提供线上与线下消费场所或媒介,逐步提升国民消费质量和消费多样性。健全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应该不断完善,减少居民医疗开支,均衡城乡保障待遇,完善医疗监管。
结语
我国步入新世纪近十几年里,住行消费与服务消费的引领过程中,随着与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国城乡居民个性化、多元化、异质化的消费偏好逐渐体现,互联网不断发展,又再次刺激了国人的消费习惯,并开始了对消费体验的追求,因此保障居民消费将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综上所述,居民的消费会受居民收入很大程度的影响,但是娱乐旅游医疗消费方面依旧有很大的空间,此外政府的作用对于居民的消费很明显,政府的支出会刺激居民的消费,并且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方式确实有差距,农村居民消费还有很大空间发展。政府在刺激居民消费时,应当考虑到这些问题,根据居民的消费制定支付策略,健全相应社保、医保制度,缩小城乡消费差异,推动均衡发展,这样才能有效刺激国民消费。
参考文献:
1.王秀兰,张士辉.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居民消费与GDP的关系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11)
2.李诗争,张小雪.居民消费与GDP 长期均衡:基于ECM和状态空间模型的检验[J].证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2)
3.汪三贵,殷浩栋.资产与长期贫困———基于面板数据的2SLS估计[J].贵州社会科学,2013(9)
4.张晓玫,罗鹏.中长期信贷、国有经济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省級面板数据的IV-2SLS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3(12)
5.Jzhouye,wu fengping.Research on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of real estate listed companies:comparative analysis by OLS and 2SLS[J].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tronics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2010
作者简介:
付涛(1993.10-),男,汉,甘肃庆阳,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经济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