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策(节选)

2019-07-23 01:24贾谊
月读 2019年7期
关键词:贾谊天子诸侯

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今或亲弟谋为东帝a,亲兄之子西乡而击b,今吴又见告矣c。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

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d。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

……

臣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e,则最先反;韩信倚胡f,则又反;贯高因赵资,则又反;陈豨兵精,则又反;彭越用梁,则又反;黥布用淮南,则又反;卢绾最弱,最后反。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g,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h,今虽以残亡可也;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i,虽至今存可也。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j,则莫若令如樊、郦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k,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國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地制壹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之心l,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贯高、利幾之谋不

生m,柴奇、开章之计不萌n,细民乡善,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壹动而五业附o,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p。一胫之大几如要q,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r,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病非徒瘇也,又苦蹠戾s。元王之子t,帝之从弟也;今之王者,从弟之子也u。惠王,亲兄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v。亲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权以逼天子,臣故曰非徒病瘇也,又苦蹠戾。可痛哭者,此病是也。

(《汉书》卷四八《贾谊传》)

注释:

a 亲弟谋为东帝:亲弟指汉文帝之弟、淮南王刘长。刘长的封地位于西汉都城长安之东,故称“谋为东帝”。

b 亲兄之子西乡而击:亲兄之子指汉文帝兄齐王刘肥之子、济北王刘兴居。文帝三年(前177),他趁文帝北击匈奴之机,西取荥阳。文帝将其击败,兴居自杀。乡,通“向”。

c 今吴又见告:汉高祖兄刘仲之子吴王刘濞,当时不遵礼法,被人告发。

d 傅:汉朝为年幼的诸侯所设的太傅、少傅。 相:汉朝为诸侯所设的行政官员。

e 淮阴王楚最强:韩信最初被封为楚王,势力最强。后有人告其谋反,被贬为淮阴侯。最终被杀。

f 韩信:此处指韩王信,是战国时期韩襄王之后。刘邦对他产生疑心,韩王信遂勾结匈奴反叛。 胡:指匈奴。

g 长沙:指长沙王吴芮。

h 樊、郦、绛、灌:分别指樊哙、郦商、绛侯周勃、灌婴。

i 彻侯:秦、汉二十等爵的最高级。只征收封地的租税,地方行政由中央所派官员治理。

j 菹醢(zū hǎi):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酱。

k 悼惠王:指刘肥,被封为齐王,谥号悼惠王。 幽王:汉高祖之子刘友,初封淮阳王,后徙赵,最终被吕后幽禁而死。  元王:汉高祖之弟刘交,封楚元王。

l 倍畔:通“背叛”。

m 贯高:赵王张敖相,因谋害刘邦而被捕,自杀。 利幾:原为项羽部将,归汉后封颍川侯,后因反叛被杀。

n 柴奇、开章:均为淮南王刘长的谋士,参与了谋反之事。

o 壹动:采取一项措施,即“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五业:指明、廉、仁、义、圣五项功业。

p 瘇:浮肿病。

q 要:同“腰”。

r 搐(chù):牵动、抽缩而疼痛。

s 蹠戾:足掌扭折,无法行走。

t 元王之子:指楚元王之子刘郢。

u 从弟之子:指刘郢之子刘戊。

v 兄子之子:指齐哀王刘襄(齐王刘肥之子)之子刘则,袭其父爵。

大意:

建立的诸侯国过于强大,必然会造成天子与诸侯对立的局面,臣下屡遭祸害,皇上也多次忧伤,这实在不是使皇上放心、使臣下保全的方法。如今亲兄弟图谋在东方称帝,亲侄子也向西袭击朝廷,吴王的谋反又被人告发。当今天子年富力强,品行道义没有过错,对他们施加恩德,他们尚且如此,何况最大的诸侯王,权力比他们要大十倍呢!

即便如此,如今天下还比较安定,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大诸侯国王年纪还小,汉朝安置在那里的太傅、国相还掌握着政事。几年以后,诸侯王大都加冠成人、血气方刚,而汉朝委派的太傅、国相都因称病而还乡,诸侯王就会遍插亲信。如果这样的话,他们的行为同淮南王、济北王有什么区别呢?到了那时,想求得天下的安定,即使尧舜在世也办不到啊。

……

我私下里考察以前的事件,大体上是势力强大的先反叛。淮阴侯韩信统治着楚,势力最强,最先反叛;韩王信依靠匈奴的力量,又反叛了;贯高借助赵国的条件,又反叛了;陈豨的部队精锐,也反叛了;彭越凭借梁国,也反叛了;黥布凭借淮南,也反叛了;卢绾势力最弱,最后反叛。长沙王吴芮只有二万五千封户,功劳很少,却保全了下来,权势最小而对汉朝最忠顺,这不只是由于他的性情和别人不同,也是形势使然。倘若让樊哙、郦商、周勃、灌婴占据几十个城为王,如今他们由于作恶而亡国,也是可能的。假使让韩信、彭越之流,只是居于彻侯的地位,那么他们今天也是可能保全下来的。既然如此,天下大计就可以知道了。要想使天下诸侯王都忠心归附于朝廷,那最好让他们都像长沙王一样;要想让臣下不至于像韩信那样被杀掉,那最好让他们像樊哙、郦商那样;要想使天下安定,最好多多建立诸侯国而使他们的势力减小。力量弱小就容易用道义来指使他们,国小就不会有反叛的邪念。这样就使全国的形势如同身体使唤手臂、手臂使唤手指一样,没有不听从指挥的。诸侯王不敢有反叛的想法,如同辐条聚向车轮一样,都归顺于天子,即使是老百姓,也知道他们都很安稳,这样,天下人就都知道陛下的英明了。分割土地,定出制度,把齐、赵、楚三个王国分成若干侯国,让齐王、赵王、楚王的子孙,全都依次受封先人的那块封地,一直到分尽为止,对燕、梁等其他王国也是这样。有些封地大而子孙少的,也都分成若干侯国,暂时空着,搁置起来,等他们的子孙出生以后,再封。有些诸侯王的封地已被削除并收归朝廷所有,那就替他们调整侯国所在的地区并封他们的子孙,此时按侯国的应有户数,给予补偿。一寸土、一口人,皇帝也不占他们的便宜,确实只是为了天下的太平罢了,这样,天下人就都知道陛下的廉洁了。分封土地的制度一旦确定,皇室子孙没有不考虑保住自己统治的。臣子没有背叛的念头,皇帝没有讨伐的想法,天下人就都知道陛下的仁德了。法令制定后,没有人触犯;政令推行后,没有人抵触。贯高、利幾一类的阴谋不会出现,柴奇、开章那样的诡计不会萌生。老百姓都向往良善,大臣都表示恭顺,所以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道义了。这样,即使让幼儿当皇帝,天下也很安定;即使立一个遗腹子作天子,让臣子朝拜老皇帝遗留下来的皇袍,天下也不会混乱。如此,就可以使天下安定,后代也会称颂陛下的圣明。只要采取一个措施,五个方面的功业便随之而来,陛下又怕什么而久久不这样做呢?

当今,天下的形势像得了严重的浮肿病。小腿粗得差不多像腰圍,脚指粗得差不多像大腿。平时都不能伸屈自如,一两个指头抽缩,浑身就觉得无所依赖。丧失今天的机会而不医治,反而要等到成为难治的顽症,此时即使有扁鹊那样的神医,也无能为力了。这个病还不只是浮肿,还苦于脚掌扭折而不能走动。楚元王的儿子,是陛下的叔伯兄弟;当今的楚王,是叔伯兄弟的儿子。齐悼惠王的儿子,是陛下亲哥哥的儿子;当今的齐王,是陛下哥哥的孙子。陛下自己的子孙,有的还没有分封土地,以便安定天下;旁支的子孙,倒有人掌握大权来威胁皇帝。所以,我说:这不仅是害了浮肿病,还苦于脚掌扭折而不能走动。令人痛哭的就是这样一种病啊!

【点评】

贾谊的《治安策》被毛泽东称赞为“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当时事理”。这篇政论文论及西汉文帝时潜在或已突显的各种社会危机,用贾谊的话说就是“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这些问题涉及天子与地方诸侯之间、汉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种种矛盾。针对这些令人忧心的问题,贾谊富有针对性地一一指出相应的对策和补救措施。

本文节选的是“可为痛哭”的政治危机,即诸侯国实力日益强大,不听节制,渐生异心。

文帝时,异姓诸侯王的叛乱尚未彻底平定,而随着同姓诸侯王势力的膨胀,也日益呈现出与天子分庭抗礼的迹象。针对这一问题,贾谊发表了议论。

首段开门见山,直入正题,以文帝亲身经历的诸侯王反叛为例,促其猛醒。第二段论述朝廷即将面临的危险,分析暂时安宁的缘由,指出解决王国问题的急迫性。文末提到如果诸侯王羽翼丰满、形成气候,则“虽尧舜不治”,又一次提醒皇帝注意。在层层铺垫之后,贾谊开始出谋划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也就是说,削强为弱,逐渐分割现在诸侯王的封地,并分给他们的子孙,使大国不复存在;而众多的小封国,则不会对汉廷构成威胁。如此“众建诸侯”,既能显示文帝的恩泽,又可以削弱诸侯的实力,此乃一举两得。最后一段,则用“病大瘇”“苦蹠戾”作比喻,再次点明当前形势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并提出这种弊病是“可痛哭者”。

应该说,贾谊的观点集中了他对诸侯反叛这一事实的观察和认识,其论述条分缕析,切中肯綮,一针见血,具有现实意义。只是由于当时某些条件的限制,贾谊的警告没有引起统治者的重视,终在景帝时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叛乱被平定后,景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武帝时,又以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而“推恩令”其实就是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延续和发展。(海涛)

猜你喜欢
贾谊天子诸侯
五张羊皮
天子当屏而立
辩汉文帝不用贾谊
漫画
烽火戏诸侯
无字碑随想
论北魏西郊祭天
烽火戏诸侯
怀才不遇的贾谊
烽火戏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