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泽玲 巫秋霞
桥小脑角位于侧颅底, 位置较深, 且解剖结构复杂, 故桥小脑角手术难度大, 术后并发症较多, 患者恢复较慢[1]。不仅如此, 小脑角手术可造成患者舌咽及迷走神经损伤, 导致术后吞咽障碍, 使患者出现胃肠失用性功能障碍、营养不良等表现[2]。因此, 给予小脑角手术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及营养支持非常重要。基于此, 本次研究健康宣教联合肠内营养干预对桥小脑角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行桥小脑角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确诊为桥小脑角肿瘤者;行择期手术且术中神经解剖结构完好者;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者;既往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者;术前伴血液系统疾病或严重感染者;腹部手术史者;术前胃肠功能障碍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1例。观察组患者男15例(48.39%), 女16例(51.61%);平均年龄(42.65±8.04)岁;平均肿瘤直径(1.63±0.52)cm。对照组患者男 13 例 (41.94%), 女 18 例 (58.06%);平均年龄 (41.74±8.09)岁;平均肿瘤直径(1.49±0.51)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给予健康宣教联合肠外营养干预, 给予纠正电解质紊乱、神经营养等常规术后治疗和肠外营养[按照热量 30 kcal/(kg·d)、氮 0.16 g/(kg·d)供能 , 于术后 2 d静脉输注, 连续输注2~3 d];给予术后并发症及饮食宣教, 为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并告知家属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嘱咐患者及其家属术后6 h可辅助患者适量饮水, 无不适症状后可予以流质饮食;并在术后1 d逐渐过渡到半流再到普通饮食, 出现胃纳差患者给予加强肠外营养。
1.2.2 观察组 患者给予健康宣教联合肠内营养干预, 予以常规术后治疗、健康宣教及肠内营养乳剂干预, 给予术后并发症及饮食宣教, 为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并告知家属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务人员;术后6 h给予肠内营养乳剂250 ml口服, 术后24 h增量至500 ml/d,增加半流质饮食, 并逐渐过渡至普通饮食, 未出现胃纳差等症状患者可恢复正常饮食, 并配合肠内营养乳剂500 ml/d;患者使用肠内营养2~5 d, 且均于术后7 d内恢复正常饮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营养相关并发症(肺部感染、颅内感染、腹泻、胃潴留、消化道出血、高血糖)发生情况、干预前及干预7 d后营养指标(包括TP、Hb)、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MESSS判定神经缺损情况[3], 评分越低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TP、Hb水平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血清TP、Hb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 两组血清TP、Hb水平均高于干预前, 观察组患者血清TP、Hb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TP、Hb水平比较( ±s, g/L)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TP、Hb水平比较( ±s, g/L)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aP<0.05 ;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TP t P Hb t P干预前 干预7 d后 干预前 干预7 d后观察组 31 58.91±4.47 65.43±3.19ab 6.611 0.000 112.57±10.38 146.93±11.05ab 12.619 0.000对照组 31 59.62±4.15 63.51±3.41a 4.032 0.000 113.94±10.21 138.24±11.96a 8.604 0.000 t 0.648 2.289 0.524 2.971 P 0.519 0.026 0.602 0.004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ESSS评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MESS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患者MES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MESS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ESSS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ESSS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aP<0.05 ;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7 d后 t P观察组 31 21.63±4.96 13.72±2.61ab 7.858 0.000对照组 31 20.61±4.87 15.51±3.09a 4.923 0.000 t 0.817 2.464 P 0.417 0.017
2.3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0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8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据文献报道, 肠内营养可改善机体肠屏障, 使患者营养状态可充分改善, 其效果显著优于既往肠外营养, 故近年来肠内营养制剂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4]。而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可出现严重代谢紊乱, 使机体基础代谢率增加、糖原分解增多, 导致血糖升高, 并增加术后感染发生风险[5]。而桥小脑角手术患者术后在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同时也应注意调节血糖水平, 改善机体血糖代谢状态, 以促进患者代谢恢复正常水平。选用一种可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肠内营养制剂, 其提供的碳水化合物中70%为改良淀粉, 30%为果糖, 且含有膳食纤维, 不仅利于机体肠内吸收, 还能减慢葡萄糖吸收, 使患者高血糖水平得以改善[6]。因此, 本研究将肠内营养制剂与健康宣教联合干预应用于桥小脑角手术术后恢复中, 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前, 两组患者血清TP、Hb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 两组血清TP、Hb水平均高于干预前, 观察组患者血清TP、Hb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肠内营养制剂可通过提供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改善机体肠粘膜屏障等方式使患者营养水平显著提高;而肠外营养对血管的刺激可增加机体应激反应, 使患者代谢进一步紊乱, 不利于营养状态恢复[7]。干预前, 两组患者MESS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 两组患者MES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MESS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肠内营养制剂在为机体提供营养的同时,也能辅助调节患者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水平, 促进患者代谢恢复, 利于患者整体功能改善[8]。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0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8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肠内营养制剂的减慢葡萄糖吸收作用使患者术后高血糖发生率降低有关;且在术后恢复早期即通过空肠营养管予以营养物质刺激,增加术后胃肠蠕动, 利于降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发生;而术后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相关并发症知识的健康宣教, 可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在发生感染之前可提前予以干预措施, 利于减少感染发生。
综上所述, 肠内营养制剂联合健康宣教可改善桥小脑角手术患者术后营养状态, 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还能降低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