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彦 苏玉环
肛裂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 主要是指肛门内括约肌内的肛管皮肤发生纵形裂开性溃疡。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便秘、便时肛门撕裂样疼痛、便后疼痛加剧, 伴有便血等症状。该病易反复发作, 导致创面愈合困难, 易引发感染,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对于严重的肛裂临床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创面多进行开放性处理, 因此术后患者的疼痛感较为明显, 创面愈合时间较长, 易引发炎症水肿。中药熏洗疗法治疗Ⅲ度肛裂已经被临床广泛应用, 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该疗法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解除肛门括约肌痉挛, 减轻肛门疼痛与不适感, 有效促进手术创面愈合, 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2]。本次研究在Ⅲ度肛裂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给予其中药熏洗治疗, 评估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和中山市中医院肛肠科接受手术治疗的Ⅲ度肛裂患者68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均符合肛裂诊断标准;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者、心脑血管者、肝肾功能异常者以及精神疾病者。按照盲选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34例。对照组男 22 例 , 女12例;年龄 27~69 岁 , 平均年龄 (45.4±8.3)岁。研究组男23例, 女11例;年龄26~68岁, 平均年龄(44.7±8.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手术治疗。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 患者取截石位, 常规消毒并铺无菌洞巾。明确探查病灶部位后,沿着肛裂溃疡的正中区域作梭形切口, 将肛缘切开。切除肛裂基底部和两侧的纤维化增生组织, 同时将肥大肛乳头、瘘管、病变肛窦以及外痔一并切除, 清创彻底。切开侧方内括约肌, 严格消毒, 有效止血。术毕, 使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创面, 使用塔形纱布加压固定。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从术后2 d开始进行中药熏洗治疗。熏洗液中药组方为:大黄30 g, 当归15 g, 赤芍20 g,芒硝15 g, 鸭跖草30 g, 马齿苋30 g, 黄柏20 g, 乳香15 g, 花椒20 g, 赤芍15 g, 白鲜皮30 g, 苦参20 g, 五倍子15 g, 白芷15 g,车前子30 g, 石榴皮15 g, 蒲公英30 g。用水煎煮30 min, 取药汁3000 ml, 待温度降至40℃左右时进行坐浴或外洗, 20 min/次,2次/d, 连续治疗21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 d疼痛评分情况, 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进行判定, 0分表示无痛, 1~4分表示轻度疼痛, 5~6分表示中度疼痛, 7~9分表示重度疼痛, 10分提示剧烈疼痛;评分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肛裂创面愈合, 便血、疼痛等症状消失;②显效:肛裂创面基本愈合, 便血、疼痛等症状缓解;③有效:肛裂创面愈合欠佳, 便血、疼痛等症状减轻;④无效:肛裂创面愈合较差或不愈合, 症状无改变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 d VAS评分对比 术前,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 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 d VAS评分对比(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 d VAS评分对比( ±s, 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1 d 术后3 d研究组 34 3.63±0.31 2.87±0.51a 2.39±0.30a对照组 34 3.70±0.26 3.32±0.36 2.86±0.32 t 1.009 4.203 6.248 P 0.158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9.4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Ⅲ度肛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慢性肛窦炎刺激致使肛门周围皮肤水肿, 当患者的腹压骤增或大便过于干燥时, 可导致水肿皮肤遭受损伤或引起肛门缘静脉丛破裂, 进而在肛缘形成裂口、引起急性剧痛;在肛门经过长时间摩擦后, 裂口进一步加深, 导致肛门括约肌痉挛或收缩, 溃疡面积逐渐深达内括约肌。临床检查中可见Ⅲ度肛裂患者的肛周裂口附近出现溃疡同时伴有椭圆形或圆形隆起,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肛裂在祖国中医学属于“裂口痔”、“钩肠痔”等范畴,其病因在于经脉受阻, 气郁血滞, 湿热毒壅导致创面失荣,致使愈合迟缓所致[3]。中药熏洗的作用机制在于: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肛肠局部病灶, 中药的有效成分能够通过肛肠皮肤和黏膜直达病灶组织;同时在热力作用下, 药物能够经肛肠及肠管温养各处气血经络, 从而有效改善局部血运, 提高肛肠局部组织的抗病能力[4]。此外通过熏洗坐浴的方式进行治疗, 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和肝脏组织的刺激, 减少肛门括约肌痉挛, 减轻肛门疼痛等不适[5-8]。本组研究所用熏洗组方中, 苦参、大黄、赤芍、五倍子、石榴皮、黄柏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消肿镇痛的作用;芒硝具有清热除湿、软坚泻下、通经活血、消肿疗疮的功效;蒲公英、马齿苋、车前子、鸭跖草有除湿通窍、收湿敛疮、消肿排脓的功效;当归、乳香、赤芍、白芷等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癖的功效。上述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燥湿、消肿止痛、止痒生肌的功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1、3 d, 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6%, 高于对照组的79.4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手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Ⅲ度肛裂可促进创口愈合, 提高治疗效果,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减轻其疼痛与不适。
综上所述, Ⅲ度肛裂患者手术治疗后给予中药熏洗辅助治疗, 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减轻患者疼痛, 在临床可积极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