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 徐鹏 张俊繁 蔡雪峰
以往临床实施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基本采用的都是盲探式操作, 无法保证满意的成功率, 且容易对组织形成损伤,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1,2]。临床发现, 臂丛阻滞麻醉的起效速度、效果维持时间和麻醉药物的浓度、容量具有明显相关性[3,4]。所以正确确定麻醉药物的浓度和容量对于保障麻醉效果非常重要。本次研究选取50例拟行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具体比较0.3%罗哌卡因、0.4%罗哌卡因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50例上肢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 各25例。甲组男14例、女11例, 平均年龄(45.28±5.36)岁;乙组男15例、女10例, 平均年龄(45.59±5.14)岁。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经患者知情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脉搏、血压监测, 入室后接受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监护的监测, 保持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通过彩超系统扫描肌间沟臂丛神经, 选择线阵探头, 控制频率7~15 MHz, 于前斜角肌外下方确定类圆形、圆形低回声的目标神经干, 将超声探头移动, 保证超声图像中间为臂丛影像。选择7号注射针头, 延长管连接好注射器,穿刺针从超声探头外侧进入, 在平面内技术下经超声引导对进针的深度、角度进行调节, 从臂丛的后外侧慢速贴近臂丛神经, 回抽显示无血后将50%的麻醉药物注入, 接着退针到皮下位置, 对进针角度进行合理调节, 推进针尖在臂丛的前上方保持紧贴臂丛神经, 回抽显示无血后将另外50%麻醉药物注入, 最大程度确保麻醉药物围绕目标神经临近扩散。甲组给予0.3%的罗哌卡因30 ml, 乙组给予0.4%的罗哌卡因30 ml, 如果患者术中出现镇痛不全表现, 选取0.1~0.2 mg芬太尼、2~3 mg咪达唑仑静脉注射。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完全阻滞情况。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麻醉效果判定标准:①优:术中无疼痛感, 不需要另外使用镇痛药;②良:术中有轻微疼痛感, 需要少量使用辅助镇痛药;③中:术中有明显疼痛感, 需要辅助使用的镇痛药剂量增加;④差:术后疼痛难耐, 需要转为全身麻醉才能顺利手术。麻醉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各处神经完全阻滞率比较 乙组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完全阻滞率分别为84.00%、92.00%、96.00%、92.00%, 均显著高于甲组的56.00%、60.00%、64.00%、6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各处神经完全阻滞情况比较[n(%)]
2.2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乙组麻醉优良率为92.00%, 显著高于甲组的6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n(%),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均没有出现神经损伤、麻醉中毒等麻醉相关的各类并发症。
麻醉中应用超声引导, 可以通过超声的成像技术对臂丛神经结构、临近组织进行直接观察, 通过超声实时引导直接观察穿刺目标神经临近情况, 保证阻滞的精准性, 保证更高的麻醉有效率, 有助于减少麻醉相关不良反应[5,6]。罗哌卡因是一类长效局部麻醉药物, 能够对神经元钠离子通道形成抑制 , 将神经兴奋以及传导阻断[7,8]。临床发现 , 罗哌卡因的用药浓度直接影响神经阻滞效果, 研究发现0.2%浓度的罗哌卡因基本没有运动神经阻滞效果, 而0.75%浓度的罗哌卡因可以获得满意运动神经阻滞效果, 不过也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9,10]。由此可知, 必须确定合适的罗哌卡因浓度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也要保证麻醉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 应用0.4%的罗哌卡因进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后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应用0.3%罗哌卡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0.4%的罗哌卡因进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后的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完全阻滞率均显著高于应用0.3%罗哌卡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应用0.4%的罗哌卡因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能够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和阻滞效果, 且麻醉安全性不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 0.4%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麻醉效果优于0.3%浓度, 更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