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地层学大会上,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沈树忠获得国际地层学最高金奖。
沈树忠是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亚洲科学家,颁奖词中提到:他为二叠纪生物地层学的发展、地层序列的建立和全球对比、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出生于浙江湖州的沈树忠,求学经历常被冠以“励志”二字。1977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时物理得了零分,1978年考上浙江煤炭工业学校。当了2年煤炭公司地质技术员后,1983年,沈树忠依靠刻苦自学考上中国矿业大学硕士,1989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4年一次去西藏的考察经历,让沈树忠奠定了研究古生物学的基础,1996年到2000年,他分别到日本和澳大利亚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由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到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工作。2015年12月,沈树忠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起全职担任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除了上述提到的科学贡献,沈树忠也是二叠系(即二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两个“金钉子”落户中国的主要贡献者之一。“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时代)所形成的地层的全球唯一标准或样板,一般“钉”在某个地点,由各国专家投票确认。它是国家地层学研究水平的象征,国际上共有102颗,其中11颗在中国。
此外,沈树忠还曾经5次进入西藏进行科学考察。他的研究成果曾发表在《Science》等顶级学术刊物上,相关内容被编入美国等国的大学教材。
获奖之后,沈树忠谈道,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都曾开设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专业,如今随着报考人数的减少,他的研究领域已快要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他呼吁能夠制订“地层学和古生物学后备人才的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