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华
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是童话单元,读童话的同时,教学目标指向帮助学生了解童话的特点。第九课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巨人的花园》,故事浅显易懂,文笔生动,讲述了巨人如何由自私、任性转变为学会分享,表达了“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的美好含义。
在教学这篇童话时,班里有个孩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桃树底下的小男孩是谁?为什么他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赶快逃走?为什么他要用自己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这三个问题一出,激起了同学们思维的“千层浪”。同学们一方面体会到这个小男孩的勇敢,有勇气面对一个不知比自己高大多少倍的巨人,更体会到这个小男孩的不一般。有的学生发言说:“老师,我知道,这个小男孩是小天使,因为他一伸手,桃树就绽放绿芽,开出桃花,多么神奇。”我微微笑,对他的思考表示回应和欣赏。有些孩子开始点头,认可了这个小男孩的了不起。我趁势引导同学们思考童话作品的特点之一就是“充满幻想,充满神奇”。
此时,刘知远若有所思,举起了右手。“老师,我知道为什么了。这个小男孩不只是天使,而且是专门来拯救这个巨人的。在很多的故事里,都有这样的拯救过程。当坏人很坏时,需要一个人,或是别的,来转变他。这时,故事里就会出现一个这样能引起转变的人,他出现后,故事有了转机。”这一大段的发言,夹杂着激动的手势,震撼了我。
这样的发言,这样的思考,如此有深度,如此有概括性,真可谓“一语点醒梦中人”,用“石破天惊”来形容也不足为怪。震撼我的同时,也给了我接下来的教学灵感。教学相长,恰在于此,也鲜活如此。
我布置作业让孩子们从自己读过的童话中寻找、搜集那些具有这样的“拯救”特点的人物故事。
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就上一节主题阅读课:小男孩引出的“拯救”故事。
上课伊始,大家先分享了自己找到的故事,有《灰姑娘》《青蛙王子》《白雪公主》《美女与野兽》《睡美人》等童话。昌彦如分享了《冰雪奇缘》的故事,李佳宁分享了绘本《飘着幽灵的小房子》,杨宗盛分享了《莴苣姑娘》这篇童话,曾子喻给大家讲述了童话《画眉嘴国王》,内容是画眉嘴国王带给一个骄傲自大、自私狭隘的公主的改变与拯救,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在这些童话中,大家仔细看一看,发现主人公发生了哪些转变呢?”笔者问道。用心琢磨的同学发现,不管是由自私变为学会分享,从胆小变得勇敢,从骄傲到宽容;抑或从苦难被拯救,进入了幸福;还是从“被诅咒”,到最终“恢复人形”,或是从死亡到重新复活(白雪公主),人物本身的性格或是命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施行了巨大的“拯救”。
我进而引导同学们再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关于“拯救”的故事?作家为什么要创作这些关于“拯救”的题材?
这个开放性的问题,旨在激起同学们的纵向思考和训练思维的概括力。
李佳蔚说:“童话里充满了哲理,让坏人变好,进行拯救,让好人也得到幸福,这些经过磨难和拯救的故事,可以让读者受到感染或发生改变。”小姑娘的发言说得太好了,说得太对了。书籍改变人,书籍改变人生的作用,正在于此。
罗霖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希望故事有个美好的结局。”此言精辟,美好的结局让人欣慰,这个想法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张赫宸举手了,他站起来有条不紊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师,这样的故事,让人类充满了希望,不至于绝望,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我追问:“让人类充满了什么样的希望呢?”这个追问没有难倒小伙子,他思维敏捷,当即回答说:“正义终将战胜一切。”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既为这精准的回答、这精彩的概括,也为正义的力量而喝彩。
课上到这里,我建议孩子们自己试一试创作一个关于“拯救”的故事,大家表示很有兴趣,也很有信心。在写故事的时候,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呢?孩子们集思广益,当即“头脑风暴”出这样一些好建议:一是故事的转折不要太突然,否则故事不吸引人;二是在故事开始时所设计的主人公,有意让人不那么喜欢,为后面其相应的转变埋下伏笔。
这堂课的最后,我向孩子们推荐了《纳尼亚传奇》和《通往特雷比亚的桥》两本书,希望孩子们从中再次感受和汲取智慧。
我一直在想:语文课,可以有更广阔的视野。我们的母语教学,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引起同学们的纵深思考和诸多思辨,不要停留在浅显的问题上反复讲解。语文课,我们可否带学生走得更远一些?
教材只是个例子,语文老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同主题多文本阅读,是一个“举一反三”的好渠道,教师要多开发这样的课程,多开展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