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青 宋宇 毕艳妮 姚继承 邵淑丽 耿建利 王晓伟 鞠毅 黄忠义 王明义
丙型肝炎(丙肝)是由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可经输血、注射等途径传播。据报道,全球HCV感染者多达117亿人次,且每年约有315万例新发病例,约20%慢性丙肝患者在十年内进展为肝硬化,而每年又有3%肝硬化患者发展为肝癌[1],因此实验室对于丙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格外重要。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两名疑似丙肝患者进行HCV抗体血清学检测和HCV-RNA检测,以表明HCV抗体血清学检测联合HCV-RNA检测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1 患者为中年女性。因“恶心、呕吐”于2018年4月26日入住本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伴上腹不适,无腹痛腹胀3 d而入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2 27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2 546 U/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73.9 μmol/L,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447 U/L。乙型肝炎(乙肝)5项、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抗体、HCV抗体、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抗体均为阴性,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抗核抗体谱结果均无异常。初步诊断“肝功能异常原因待诊”,疑为:① 病毒性肝炎?② 溶血性黄疸?
病毒核酸检测显示,HBV-DNA<10×103U/L,HCV-RNA 2.4×1010U/L。确诊为急性丙肝,对患者进行抗病毒、保肝降酶等支持治疗。
同时应用不同仪器和试剂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多次HCV抗体及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患者HCV抗体逐渐升高,核酸含量逐渐降低。见表1。
表1 1例肝功能原因待查患者HCV抗体和HCV-RNA的检测结果
经治疗,患者肝功能好转,于2018年5月8日出院,定期随诊。
1.2 病例2 患者男性,10岁。因“皮肤黄染、恶心纳差”入住本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黄染,恶心纳差,非喷射性呕吐,伴阵发性腹痛2 d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意识清楚,表情淡漠,肝病面容;腹软,可触及肝缘右肋下4 cm、剑突下2 cm,肝脏质地偏硬,无触痛;可触及脾缘左肋下约2 cm,脾脏无触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功能:ALT 4 680 U/L,AST 6 250 U/L,胆汁酸177.3 μmol/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111.1 μmol/L,DBil 85.7 μmol/L。乙肝5项、HCV抗体、HE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EB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炎抗体谱均无异常,肺炎支原体抗体弱阳性。腹部彩超显示,肝脾肿大,胆囊异常信号。初步诊断“肝功能异常原因待诊”,疑为:① 病毒性肝炎?② 爆发性肝炎?③ 代谢病?患儿病情进展快速,出现肝衰竭。因未找到肝功能异常原因,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
为明确诊断,建议患者进行HBV和HCV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显示,HBV-DNA<10×103U/L,HCV-RNA>1.0×1011U/L。患儿最终确诊为急性丙肝,因转院未能随访。
丙肝为常见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现全球感染丙肝的人数已超过1.5亿,我国约占 3.5%[2]。大部分 HCV 感染者无明显症状[3],但本研究的2例患者均为急性发病,且症状重、进展快,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病情控制及预后都有积极作用。
对患者进行HCV抗体血清学检查是实验室筛查及诊断丙肝的重要方法,其中较为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胶体金试纸法、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等[1],上述病例均采用胶体金法和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威高Autolumis 3000 HCV抗体检测试剂盒、Abbott i2000SR HCV抗体测定试剂盒)对抗体进行检测。但胶体金试纸法阳性率偏低,部分患者的标本易出现假阴性;而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且重复性好,有助于协助HCV诊断,更具有应用推广价值[4]。但患者感染HCV后,抗体的血清学转换可延迟至数月后,在此期间HCV抗体检测可出现假阴性[5]。
HCV-RNA是HCV的核心组成成分,是HCV复制最直接可靠的指标,感染HCV后1~2周,血清中即可检测到HCV-RNA[6-7]。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可避免出现假阴性,有助于丙肝的早期诊断[8-9],但核酸检测对实验室设备和操作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检测成本也较高。
综上所述,对疑难患者或高危人群而言,建议使用化学发光法进行HCV抗体血清学检测联合HCV-RNA检测,对丙肝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