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小麦种子选用的因素

2019-07-21 15:13王翠梅
山东青年 2019年5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小麦

王翠梅

摘 要:影响小麦种子选用的因素主要有小麦的产量、籽粒品质、植株的抗灾能力、品种的适宜性和经济性。

關键词:小麦;种子选用;种植技术

1.小麦的产量

小麦的产量指标主要是指小麦品种的增产潜力。小麦品种的增产潜力是指某一品种在最佳的耕作、土壤和气候条件下,采取最适宜的栽培技术所能达到的产量。在一般情况下,最适宜的条件总是难以达到,但从生产和研究发展的角度,应当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争取目标。高产实践证明,小麦品种的增产潜力除受品种的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受地域、使用时间和栽培条件等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高产小麦品种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任何一个品种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获得高产,在这个范围外种植可能增产很少,甚至减产;二是品种在生产利用上有一定的时间性,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优良品种,几年之后,随着肥力水平、病害生理等变化,品种的抗病性、产量性状也会随之变化;三是品种与栽培条件关系密切,良种必须结合良法。因此,要最大限度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就要结合品种的特征特性,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合理利用。

2.小麦籽粒品质

评价小麦籽粒品质的性状很多,可以从不同层面反映小麦品质的优劣,为我们选育优质小麦品种、采用适宜的栽培技术以及指导小麦的贮存与加工提供了有利的工具。但过多的性状,也会造成信息量过多过杂的现象,反而不利于品质的评价。同时,由于某些性状的测定费时费力,有的需要样品量很大,不仅提高了成本,也不利于品质的快速评价。因此,非常需要一套简易的、可以较准确全面地评价小品质的指标体系。小麦的籽粒品质可以分为加工品质与营养品质。

2.1 加工品质

在将小麦籽粒加工成面粉或者其他食品的过程中,不同品种的小麦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这种在加工过程中所表现的性状就是小麦的加工品质,而这个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是小麦籽粒在经过碾磨和筛理后被加工成面粉的过程;二次加工是将一次加工所形成的面粉加工成食品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对小麦所表现出的各种特性,就分别形成了一次加工品质和二次加工品质。

2.2 营养品质

一般用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等指标来评价小麦的营养品质。其中,蛋白质含量及其组成比例为衡量小麦籽粒营养品质最重要的指标,它对食品加工品质影响很大,用于做面包、饼干和糕点以及馒头和面条等食品都对蛋白质含量有不同的要求。淀粉主要分布于胚乳中,占胚乳重量的70%,占籽粒重量的51%,是小麦籽粒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也是面食制品的主要热量来源,对籽粒和面粉加工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纤维素是许多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大分子多糖类聚合物,纤维素含量影响着面粉的精度和其营养价值。脂肪、维生索和矿物质含量虽然在小麦籽粒中所占比例不高,但也是评价小麦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

3.小麦植株的抗灾能力要增强小麦抵御灾害的能力,就必须选用一些抗逆性强的小麦优良品种,并在种植过程中采取相关的技术措施。

3.1 抗旱能力

植物的抗早性是指在干旱条件下植物生存的能力,而小麦的抗旱性尤指在土壤干旱或大气干燥条件下小麦植株不仅能存活下来,而且能使产量稳定在一定水平的能力。研究表明,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不同品种的作物对干旱或水分亏缺会表现出不同的抗旱能力。

3.2 抗病虫害能力

小麦的主要病害有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根腐病、黄矮病等。锈病曾是威胁我国小麦生产最严重的病害,在20世纪30—40年代东北地区因秆锈病为害常致小麦绝产,50—60年代在全国范围出现过三次大流行,使小麦产量遭到惨重损失。通过多年努力己弄清小麦锈病在中国发生和流行的规律,并鉴定筛选出多批防治效果良好的药剂。同时鉴定筛选出的抗源,广泛培育出小麦抗锈良种,先后相继应用于生产。从60年代后期至今,已基本控制锈病在中国的大流行。但自70年代以来白粉病逐渐上升为威胁小麦生产的最主要的病害。另外原来在中国局部危害的赤霉病、根腐病,黄矮病、纹枯病等也在扩大蔓延。小麦的研究与生产实际告诉我们,由于小麦锈病新的生理小种的不断相继出现,使原来抗锈良种丧失抗性。所以对抗锈遗传资源的筛选鉴定和抗病育种工作仍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而对白粉病、赤霉病、根腐病、黄矮病、纹枯病的抗源筛选鉴定工作已提上日程,特别对白粉病的抗源及材料的需求更为迫切。

4.小麦品种的适宜性

众所周知,一个品种能否适应当地自然、生产条件是决定该品种能否被推广应用的关键。因此在对小麦品种进行评价时,适宜性就成了一项重要指标。小麦对于特定地区的适宜性强,那么它的丰产稳产性、生产出的籽粒品质、抗灾能力就得到充分发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否则,小麦的适宜性弱,就会受到相反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选择小麦品种时,一定要选择适宜性强的品种。而在评价某一品种的适宜性时,我们应找出其内部关系规律,克服新品种引进推广中的盲目性,提高对新品种种植的预见性,为农业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5.小麦品种的经济性

小麦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交织过程,所以,在小麦生产过程中,既要注意各项技术与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又要注意各项技术与合理使用生产资料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均处于最佳状态。小麦的生产成本是评价技术经济效果的综合性指标,是衡量各项技术措施的科学性和使用生产资料合理性的经济指标。小麦生产的经济效果如何,最后都综合反映在小麦单位产品成本上。产量高,成本低,经济效果就好,相反,经济效果就差。小麦单位产品成本的高低,决定于单位面积产量和每亩投资费用两个方面。前者除受自身生长发育规律支配外,还受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和人为栽培管理水平的影响,换言之,要获得高产、稳产,首先要有优良品种,再加上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在良好的环境下,产量性状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这三种因素配合得越好,产量越高。后者则是指单位面积上生产费用的投资额,包括活劳动消耗和物化劳动消耗两个部分。产量、投资和成本是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如果偏面追求高产量,盲目投资,不计成本,就会造成增产不增收。这种做法,实际上产量也是上不去的:如果单纯为了少花钱,而不适当投资,不但产量上不去,成本也降不下来,使生产停滞不前。所以,在小麦生产上必须克服这两种偏向,正确处理产量、投资与成本的辩证关系,才能达到实现小麦高稳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黎裕.作物抗旱鉴定方法与指标[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3.

[2]刘生祥,宋晓华.春小麦穗发芽抗性及其遗传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1997,3-8.

(作者单位:郓城县种子公司,山东 郓城 274700)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小麦测产迎丰收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