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

2019-07-21 14:33张涛
人民论坛 2019年18期

张涛

【摘要】商鞅变法是促成秦国强大、最终完成大一统的重要原因。商鞅变法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对此史学界也多有著说。社会风俗的改易也是商鞅变法中的重要内容,其一改秦国原始的蛮夷之气、彪悍之风,使得秦国形成了遵从法纪、服从政令、民风朴实的社会风尚,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改革措施的推行奠定了社会基础。

【关键词】秦国历史 商鞅变法 社会改革 【中图分类号】K231 【文献标识码】A

商鞅变法使秦国通过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改革而迅速强大,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实现统一大业。可以说,商鞅变法奠定了秦统一的基础。无论是在当今的教科书中,抑或学者的著述中,对于商鞅变法的认识大都集中在其政治、经济的改革上,对其社会风俗方面的革新措施则关注不多。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一方面,由于商鞅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直接促进了秦国的强盛,其影响也最为深远,而在风俗方面的革新措施似乎力度较小;另一方面,商鞅在风俗方面的革新曾受到一些人的诟病,特别是汉代学者的批评。其中,汉初儒生贾谊的上疏最为有名:“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汉书·贾谊传》)他认为改革后,秦国风俗日渐变坏,表现为富裕家庭中的男性成年后就各自分家,穷苦人家的儿子只能入赘到富人家,这就使得儒家所向往的几代同堂、父慈子孝的氛围不复存在。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商鞅在政治、经济上的改革,也在客观上改变了秦国的社会风气。他剔除了秦代风俗中那些落后、野蛮的因素,发扬了秦俗中“善”的一面,使秦国社会逐渐趋于稳定,国家秩序趋于严整,为秦统一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商鞅变法数十年后,荀子曾游历至秦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居住和考察后,对秦国的民风有这样一番感慨:“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荀子·强国》)

那么,到底是什么驱使商鞅对秦国风俗进行改造?他在移风易俗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另外,同样是针对商鞅变法,荀子和贾谊为何会作出截然相反的评价?

俗与戎同,诸侯丑秦

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国的祖先非子早在西周时期就活跃在汧水、渭水之间(今甘肃天水和陕西宝鸡一带),他们为周王室饲养马匹,同时捍卫西部边境。因此,秦人经常与西方的戎族发生战争。尤其在东周建立后,王室东迁洛阳,关中地区空虚,为了争取地盘,秦人与西戎的交锋更加激烈。秦人和西戎时战时和,久而久之,二者关系也日趋密切,这客观上加速了双方的交流和融合。文化的融合造就了风俗上的相似,商鞅曾评价说:“始秦戎狄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评价秦早期的历史,称秦在最初“与诸戎无异”。可见,秦国当时的文明面貌与西戎较相似。

地处边陲,俗近西戎,使秦国与中原诸侯国产生了地理和文化上的隔阂,因而备受鄙视。在那些中原诸侯眼中,秦国与“夷狄”并无二致。此外,较为原始的社会风俗也制约了秦国自身的发展,使得秦国国力微弱,屡遭邻国欺辱。“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居住习惯,使大家庭的形式在秦国颇为普遍,这就制约了国家实际控制户数的增长,不利于国家收入的提高;“慢于礼义”、勇于私斗的民风,则使人们注重私利,缺乏公利意识。《吕氏春秋·高义》载:“秦之野人,以小利之故,弟兄相狱,亲戚相忍。”自由散漫、狂野粗鄙、缺乏劳动自觉的习性,也不利于国家收入和军事水平的提高。秦孝公在回顾此前秦国历史时,对此深感耻辱,发出了“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感叹。

取信于民,令行禁止

商鞅深知,仅有法律条文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要使变法取得实效,就需要严格贯彻法令,民众只有相信、敬畏法律,才能达到“令行禁止”的效果。为此,他命人在国都的南门竖起一根高达三丈的巨木,并且发布号令称,若有人能将这根木头搬运到北门,就能得到十金的赏赐。大家纷纷来围观,但却没人去搬那根巨木。商鞅见民众将信将疑,又将赏赐提升到五十金。这次终于有人肯一试了。等巨木被搬到北门,商鞅当场就兑现了承诺的赏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徙木立信”的故事。此事在秦國民众中口耳相传,影响很大。于是,“有令必行”的原则开始深入人心。

改革总是会受到阻力。在法令颁布后,民众的抵触情绪很大,数以千计的人上言,指责变法法令不便于日常生活,但商鞅丝毫不以为意。直到秦孝公的太子犯了法,商鞅秉公执法。但作为臣下,商鞅不能对太子实施刑罚。于是,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代太子受罚。这件事震动了整个秦国。《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此事过后第二天,秦人就没人敢再违抗法令了,真正达到了“有禁必止”。由此一来,秦国风俗大变,原本那些自由散漫、藐视法令的风气被一扫而净,整个秦国形成了敬畏法律、令行禁止的社会氛围。这为此后商鞅法令的施行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推行新政,奖罚分明

在商鞅的改革措施中,虽然大多数都和政治、经济相关,但这些措施最终都达到了移风易俗的效果。比如,商鞅的军功爵制改革。所谓“军功爵”,是相对于凭借血缘关系获得爵位的制度而言的。商鞅下令,凡立有军功者,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获赐爵位及相应俸禄。凡战士能斩得敌人一颗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及与之相应的田宅,庶子也可以做官。斩杀的敌人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越高。军功由此成为接受爵禄赏赐的必要条件,军功的大小也决定着将士的“尊卑爵秩等级”。对于那些宗室贵族,如果没有战功,也不能获得爵禄。这就打破了由血亲贵族垄断爵位的局面,为庶民入仕提供了便利条件,由此激发了民众的参战热情。同时,这也在社会上形成了“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的风气,民众以有军功者为荣,以无军功者为耻,整个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军功爵制的激励下,秦军士兵的战斗力也变得十分惊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虎狼之师”。《战国策·韩策一》中记载,在当时人眼中,秦军的士兵在战场上常常是左手拎着首级,右手挟着俘虏,凶悍无比。

商鞅在农业上的改革对社会风气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变法之前,秦国的农业并不十分发达,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秦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较少,而这一方面与秦国早期的社会风气有关。秦国与戎族关系紧密,而戎族以游牧为主业,加之秦国早期又以畜牧起家,导致民众对于农业重视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收入较之商业明显偏少,使得不少民众弃农从商。因此,秦國的农业人口流失较为严重。但在农耕时代,农业对于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商鞅对此早有深刻的认识,《商君书·农战》中说:“夫农者寡而游食者众,故其国贫危。”商鞅出台的农业新政策,力图扭转这种社会风气,振兴农业。他下令,对于那些勤于务农、因农致富的农民,给与税收、徭役上的减免待遇;而对于那些因为从商、懒惰而致贫的人,连同家人一律收押成为官府奴婢。为了鼓励农民开荒,商鞅还下令,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对于主动开发那些“陵阪丘隰”等荒地的民众,国家则给其所垦土地十年免征赋税的优待。如此恩威并施的政策,促使秦人纷纷专注于农事,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社会风气也为之一变,民众以勤于农事为荣,民风趋于淳朴。

除了政治、军事、经济上的改革措施,商鞅还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习俗颁布了法令,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分异令”。之前秦国的家庭结构为一家之内存在数个小家庭,父子并不分家。但秦国当时的税收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所谓“户赋”,即按户缴纳赋税。显然,这样的风俗导致国家掌握的户数稀少,不利于国家税收。所谓“分异令”,是指单位家庭内如果有两个及以上成年儿子,要为其子分家,否则要加倍征收其家之赋税。这样一来,政府从原本的大家庭中析分出大量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所掌握的户数大大增加,其征收的户赋收入自然随之提高。除此之外,商鞅还下令“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即禁止民众私斗,违反者视情节轻重依律处刑。秦国民风受戎族影响较大,因此秦国民众也沾染了戎族中好勇斗狠的风俗。民众在发生争执时往往弃置法令于不顾,而私下进行械斗,这既是对法令的蔑视,又严重危害了社会稳定。因此,商鞅下令制止这种行为,使秦人“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在稳定社会秩序的同时也凝聚了人心。

荀子在参观秦国后,对于秦国秩序井然的社会氛围由衷赞叹。但贾谊却不以为然。荀子基于法治立场,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人民敬畏官府、官吏忠于国家、士大夫舍私为公,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顺从于法制,颇有古风;而贾谊则是基于儒家礼治,批评商鞅舍弃礼义,专用法制,破坏了家庭伦理关系。两者截然相反的评价,其实是由于所处立场不同,背后反映出的是法制和礼制两种治国思想的差异。

强国之基,垂范后世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施行后,十年之间,秦国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称“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内政改革的成功,直接反映在了秦国对外扩张的成果中。此前,魏国实力强盛,是秦国东扩的最大障碍。公元前341年,齐、魏两国爆发了马陵之战,魏军惨败。这对于秦国是个扩张的绝佳时机。商鞅向秦孝公建议,趁魏国虚弱,攻占其河东地区(今山西西南部)。孝公便派商鞅率领大军直指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这是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第一次对外大规模作战,秦军士兵在军功爵制的激励下无不想杀敌立功、衣锦还乡。于是,在战场上,秦军无不以一敌百,奋勇无前,魏军则很快就败下阵来。魏王见秦军势不可挡,加之国内空虚,连忙主动割地请和。最终,秦军以一场大胜宣告了秦国的崛起,这也标志着商鞅变法的成功。此后,秦国一度向东扩张到了洛水以东地区。秦国的崛起极大地提高了其国家地位。公元前343年,周显王派使臣赐予秦孝公霸主的称号,诸侯各国都派使者前来祝贺,秦国一时荣耀无比。第二年,秦孝公派太子驷率领西戎九十二国朝见周显王,显示了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

商鞅变法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随着他的惨死而消亡,而是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这得益于商鞅对于社会风俗的改造。此后的百余年间,秦国沿着商鞅当年富国强兵的道路继续阔步向前。最终,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了秦的最后一个敌人——齐国,一举完成了统一天下的伟业。

没有商鞅变法,也就不会有秦国的强大,更不会有秦国后来的统一大业。商鞅确立的法令,成为了秦国崛起至关重要的因素,为秦统一奠定了经济、军事基础。他对秦国社会风气的改造,使此后的秦国君主推行法令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商鞅之法的影响,还超越了朝代界限,其中一些法令准则一直流传至明清时期,如军功爵制、重农抑商、什伍连坐等。

【参考文献】

①[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②[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③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④[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⑤[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⑥王国维:《秦都邑考》,《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⑦雍际春:《近百年来秦人族源问题研究综述》,《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9期。

⑧钟良灿:《“移风易俗,天下向道”:贾谊对商君变法后秦俗的批判》,《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