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文化对园林景观意境的表达
——以扬州为例

2019-07-20 02:39蔡润晖周建东赵雅南蔡蕊
园林 2019年3期
关键词:瘦西湖楹联扬州

蔡润晖 周建东 赵雅 南蔡蕊

楹联,通常以整齐的句式、工整的对仗、精炼的言辞,与书法艺术一起,书写着中华大地永恒的山水田园与世世代代的悲喜情怀。在艺术表达方面,西方写实,东方写意,西方园林侧重于形式与功能,而东方园林则更推崇景观意境的表达。楹联作为一种凝练的语言文字表达手段,在表达景观主题、空间意境等方面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楹联、匾额等形式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被广泛应用,语言内涵的广大博深与园林景观的意境悠长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共同成就了众多经典的案例。扬州园林作为江南园林的典范,既有个园四季假山的构思奇巧,何园船厅、绣楼的小巧精致、旨趣新颖,又有瘦西湖的咫尺山林、随形造景、意境婉约。所有这些经典景观的形成,除了拥有高超的园林空间的营造技法,也离不开园中众多文人墨客题写的匾额、楹联、刻石和题诗等,运用文学手法,表现景观意境,引导游园者品读、想象,体味园中深意。

1 楹联文化与园林意境

1.1 楹联文化

楹联,起源于桃符,俗称对联或对子,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古代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上,故名楹联[1]。

楹联发展至今,形式日趋多样。按功能分类有节令联、春联、挽联、寿联、婚庆联、题赠联、装饰联、名胜联、杂联等。为了便于理解,在此归纳为三大类型:趣巧联、机关联、意境联。趣巧联是指突出趣味(或技巧)或各种谐趣加技巧的对联[2];机关联是留有难点,可使之成为机关重重的难联或难联句,这两类突出的是奇巧的构思与创意。而意境联旨在突出环境的氛围或主人的志趣,如北京颐和园月波楼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内容有竹、有云,有月、有花,对仗工整,映射出“月波楼”的风雅意趣。园林景观中,最常见的就是节令联、题赠联、装饰联和名胜联,这些都属于意境联。

楹联作为文化产物,在历经岁月洗礼沉淀后,其特征定性可见一斑:联面形式对仗骈整,句法相似;联面内容同音共律,毕同毕异;联面文字凝练和谐,字斟句酌;联面意境若即若离,卧龙藏凤。同时,楹联对仗工整的特性,也符合中国园林建筑素有的左右均分对称之美,加之文人雅客通过笔墨的表情达意,更增添了园林的艺术底蕴。

1.2 园林意境

意境,向来是中国艺术审美的范畴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审美讲究的是“诗情画意”,其点睛之处就在于“诗文情趣”和“如画意境”的充分融合,缺一不可[3]。诗画,是文学艺术;意境,则是感情联动,需要创作者与欣赏者感情的共鸣,才能相辅相成。从具有实体空间特征的园林景观中,凝练出具有文学特性的“诗情”,直观地表达出园林景观的内涵意蕴,构成中国园林独有的艺术美特征。

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多样,除了山、水、植物、建筑等基础物质要素外,还可以通过借景日、月、云、海、光、影、色彩、声音、气象等诸多要素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一般园林手法体现的是实体的空间,空间背后蕴含的景观主题、意境需要游赏者细心品味,才可能引起共鸣,而楹联和题咏的表达,用文字点题则是最为直接和最易被人理解的手法,易于表现景观的灵魂与园林的主题。“园林”为造形的艺术,“意境”是无状的情愫。好的楹联能充分地表达出景观的主题和环境意境,体现中国古典园林“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这一特点。景观是对联的载体,对联是景观的升华,二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用对联来描绘园林景观的意境,一对楹联担当起了艺术的媒介,充分展现出时间与空间、创作者与欣赏者融合之美,游园宛如展开历史长卷,将其中点点美景向游客徐徐道来,一一品鉴。

1.瘦西湖入口

2.个园抱山楼

2 楹联文化对园林景观意境的表达

2.1 入口楹联

园林的入口空间是整个园林展示给游客的第一印象,景观设计尤为考究。通常为了表明园林的特色和造园态度,入口楹联内容大多选择当地名人的著名诗句或对联,或引用,或改编,也有的是由撰联人根据该园林内部最具代表性的山水楼台景观特色或园主人造园背景为内容撰联,呼应大门的匾额题咏。

如瘦西湖南门楹联(图1):“天地本无私,春花秋月尽我留连,得闲便是主人,且莫问平泉草木;湖山信多丽,杰阁幽亭凭谁点缀,到处别开生面,真不减清閟画图。”此联是扬州诗人李鼎撰题,其女李圣和书写,父女之合,联书俱妙,实为联坛书界佳话。因作游赏入门之处,故先抒情引发游者心弦共鸣,后绘景述园,引人入胜,渐入佳境。读罢两联,豁然开朗,真情流露,正是春花秋月,尽我流连,一草一木,移步异景,美不胜收者也。在这一对楹联中,“得闲便是主人”是广为流传的至理名句,它不仅引导游客在游览瘦西湖时,可以随意拾景,不必拘泥于传统游览模式,避开追名逐利的快节奏生活,得闲来观,便是归处。同时也表现出扬州园林的柔美巧致,诠释扬州人对于慢生活的独特见解,在城市综合症一发不可收拾的当下,给人们重新找回内心安定的契机,偷得浮生,半日闲来。这对入口楹联,不仅为整个瘦西湖营造了悠然惬意的意境,还宣扬了扬州人独特的艺术化生活气质,可谓以小见大,以微知著。

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的个园是以“竹”为名,以“四季假山”为主题,以春夏秋冬为时间序列,以不同手法、不同选材的假山为景观符号展开空间铺陈。个园北门入口的楹联最能体现其中的妙趣与意境:“春夏秋冬山光异趣,风晴雨露竹影多姿。”这对楹联将个园其中的“竹石异趣”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表达出了主人的“爱竹情趣”。可见入口楹联可谓是概括全园意境的核心佳作。

2.2 厅堂楹联

所谓“上得厅堂”中“上”一字,生动表明了厅堂在宅中的地位,也是园林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厅堂作为待客场所,其中的楹联更多表现出主人的志趣或是名家题赠。厅堂为园之门户,匾额、楹联为门户之首。厅堂楹联作为主家文化精神最直观的体现,同时也向游者传递着主家园址的场所精神,一草一木,一石一亭,皆在联中。

一般文人写景更多抒情,或傲骨风流,不拘小节,或小家碧玉,细斟慢酌,此间世说新语,千姿百态。园中意境,早已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

个园的抱山楼位于个园中央位置,坐北面南,连接夏秋两山,既是庭园的主体建筑,也是从“夏”到“秋”的转换空间。二层串楼上挂着“壶天自春”的匾额(图2),正门两侧楹柱上悬挂着同样是当地著名书法家李圣和题写的楹联:“淮左古名都,记十里珠帘二分明月;园林今胜地,看千竿寒翠四面烟岚。”上联着眼历史,写了“十里珠帘”“二分明月”两个典型的古扬州景观,左古名都,雍华精致,跃然眼底;下联状写当下,盛赞个园,选用“千竿寒竹”“四面烟岚”,把名都风物遍收囊中,吞吐自然。两联声势浩大,意境深远,与“壶天自春”的匾额相呼应,与抱山楼磅礴的建筑风格及其坐镇全园的统领地位相得益彰。

在扬州现存古典园林的厅堂中,如瘦西湖的熙春台(图3),相传是扬州盐商为清代乾隆皇帝向其母祝寿而斥巨资建的楼台,“熙春”一词源自老子的“众人熙熙,如登春台”,描述的是熙春台前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的繁华场景。熙春台建筑风格气势宏伟,殿宇金碧辉煌,可见当时扬州盐商的富有以及扬州造园师的精湛技艺,突出了扬州园林在秀雅清丽的环境内建筑的气势磅礴,颇显帝王之相。

熙春台的楹联,自然要配得上这气势磅礴的楼宇。这里的楹联写道:“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扁舟过桥下,问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上联描写的是写扬州的自然风光,“胜地据淮南”,只字不提扬州,却又直冠胜地,赞誉之情跃然纸上,总领全联。水映云,云映水,云影、秋水难分界线,相互映衬,与“秋水与长天一色”有异曲同工之妙。下联是写扬州的人文风情,月夜朦胧是为“静”,扁舟摇过,桨声、水声、箫声悠扬飘来,是为“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状写出扬州人的惬意生活方式,也使月色美景更深入人心。

3.瘦西湖熙春台

这副楹联通过描写扬州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雅致生动地诉说着这座古城。月夜箫声飘扬,可见当时扬州城的繁荣昌盛,也呼应了熙春台“众人熙熙”的寓意。若文墨描写的场景静谧怡人,悠然舒适,为小雅;那么熙熙攘攘人流攒动的熙春台,所营造的大环境则为大雅,两者一静一动,相得益彰,从视觉、听觉上营造出一个意境,又引导着人们深入了解这座楼台的前世今生。此处将有限的园林,化作无限的诗境,贴切地表现出意境在厅堂建筑中先入为主的引领作用。

4.个园清漪亭

5.瘦西湖寒竹风松亭

6.个园丛书楼

2.3 亭、廊、榭、舫等休憩建筑楹联

亭、廊、榭、舫等休憩建筑在园林空间中,虽然建筑体量不大,但因其选址灵活、造型多变,无论是景观表现上,还是满足游客休憩交流等方面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楹联内容则较丰富一些,形式也更为多样,有着点缀亭榭、状写美景、抒发情感、营造氛围的作用。

个园的清漪亭(图4)位于抱山楼前,为一座六角攒尖亭,滨水而建,亭基以湖石向隅,东西两侧栽植一株古朴和数丛修竹,湖山环抱,草木苍翠。憩于亭内,向西可观夏山垂瀑、曲溪绕膝,向东可赏秋山挺拔、花台山径。该亭西向入口楹联书:“何处箫声,醉倚春风弄明月;几痕波影,斜撑老树护幽亭。”题写者为扬州当代书法家魏之祯。两联对仗工整,平仄和谐,声色俱全,动静结合。上联以春夜箫声,体现亭子观景意趣十足,似有“举杯邀明月”与“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妙,却较之欣喜惬意;下联描绘亭子周围山水环绕、老树横藤、鱼戏涟漪的景象。纵观两联,将清漪亭的环境之美描摹至微、青翠欲滴、山水成趣。游客游至亭前,感周围美景,正无法表达之际,读楹联妙语,自然能引起共鸣,加深景观立意的表达。

同样是亭联,瘦西湖的寒竹风松亭(图5)描绘的又是另一幅景致:“江秋逼山翠,日瘦抱松寒。”这对楹联为清朝书画名家郑板桥撰写。寒秋无别翠,唯松也,“山翠”“松寒”其实指的就是晚秋的松树了。一“逼”一“抱”,使用拟人手法,以深秋之萧瑟肃杀,反衬出松柏青葱依旧,体现作者不畏强权的高洁坚毅品质。

在瘦西湖整体精致雅韵的游园环境中,这高处的一座小亭,便是柔中带刚的标杆,也表现出扬州园林不同于苏州园林的一丝刚毅,也暗喻位高权重者也能够刚柔并济,纵使周身莺歌燕舞,也独善其身的品质。联在亭上,亭在景中,这样幽静的环境,让人身处其中忘却凡事,惬意自得,悠然而归。

扬州古典园林中亭榭很多,如瘦西湖长堤春柳亭楹联提道:“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后成为绝唱。再如小金山风亭、五亭桥,何园的水中方亭等都别具特色。亭廊榭舫的楹联,最为变化无序。同样是楹联,同样置于扬州园林,却因景观不同,内涵与风格迥异,眼前景应联中意,联中意表园中景,互为表达,引人共鸣,这便是文字的魅力与诗画的韵致。可见楹联在意境的烘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古典园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4 书房楹联

书房楹联则多以勉励劝学为主,或反映自身意趣,或说明心中志向,多为主人自撰,形象地构成了他们的人格写照,是为“书联”。书联,作为园主人的“座右铭”,可以明了他的心迹志向。不同于厅堂楹联、亭联,书联其中的意境表达手法一般不会运用写景,而是更偏向于运用隐喻、议论、托物言志等,使之成为人文情怀的一种载体。

个园的丛书楼(图6),原为主人及家中公子读书处。建筑共两层,北侧与秋山巧妙结合,总体呈前院后山的格局。为获得安静的读书氛围,避免打扰,主人把建筑的上二层楼梯改为后侧秋山的蹬道云梯,前院则为一层前室,入口门前有联语:“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趣同山。”这是一种典型的寓情于景表达手法。“清气”“虚怀”“乐情”“静趣”都是园主人的主观情绪,借“兰”“竹”“水”“山”等园林意向表达出来。丛书楼是个园主人饱读诗书、藏经泼墨之所,以此书联阐述读书治学、为人处世的道理。上联告诫人们读书学习先要让自己像兰花、竹子一样一身清气,虚怀若谷,方能静心做出学问,成为伟人;下联勉励人们寄情山水,不必拘泥于世俗纷扰,尽显豪迈洒脱,两联合之,警醒自己的同时也劝诫游客及时当勉。

3 结语

楹联与园林,本是文化与艺术的具体表现,然而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诗情画意”早已成为一个典型的艺术特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园林意境的营造,需要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通过筑山理水、亭台楼榭、植物配置等手法,表达出园主人的志向、气节、情感等,由此达到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意蕴。《红楼梦》17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提道:“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4]。”所以,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往往通过其中的匾额、楹联等得到提升,从而做到集艺术、文化于一体,创造出更高的文化价值。

扬州园林内的楹联,如扬州园林一般,既有南方的清秀婉约,又有北方的豪放气派,独特的造园艺术配以别致的楹联文化,相得益彰,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孤品,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纵观当下“快餐式”的设计行业,过度追求功能主义景观,已很少可见有富于悠远意境及浪漫色彩的理想景观。楹联作为其诸多表现手法中最直接、最凝练,也是最富于想象空间的一种,应该在如今浮躁的园林景观行业大力发展,从而提升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美学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瘦西湖楹联扬州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美丽的瘦西湖
扬州的夏日
十二月的瘦西湖
瘦西湖
Parks In Yangzhou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孔府的年节楹联
扬州的秋日
我与楹联缘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