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婧媛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成都 610036)
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预制、现场组装的方式建造,与传统现浇结构建筑相比具有绿色环保、资源节约的显著优势。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向着工业化的方向不断迈进,从而解决当前建筑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能源消耗高、环保效益差等问题。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在各地得到了广泛推广,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了更好地保障装配式建筑的健康有序发展,迫切需要构建一套真正符合装配式建筑建造特点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对装配式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估。
综合效益是包含环境、社会、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的一套效益体系,其对于整个项目的稳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项目来讲,其综合效益是指该项目所能为社会创造的各项收益与其成本之间的对比。由上述定义可知,项目综合收益中既包含可以用价值形式衡量的直接或间接受益,同样也包含着难以直接量化的环境、社会和安全效益,两者共同构成了项目的综合效益。
装配式建筑的综合效益评价应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其环境、社会、经济、安全效益进行综合评估。为此应从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从而对装配式建筑从决策、设计、施工到运营等不同阶段的环境、社会、经济、安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综合性原则。装配式建筑综合评价的基本出发点为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因此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为此,在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过程中应遵循综合性原则,不能要包含经济效益,同时也应兼顾其环境、安全和社会效益。
(2)全面性原则。综合效益评价的基本出发点为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因此对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的评价不仅要包含装配式建筑自身所带来的各种效益,同样也应考虑装配式建筑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所产生的间接效益。
(3)重点性原则。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可细分出很多,但是许多指标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较小,因此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因素都纳入到评价体系中。为了降低评价分析的复杂度,同时避免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偏差较大,在评价指标选择的过程中应选取重要的、代表性的指标。
(4)层次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包含多个层次的评价指标,对指标进行分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反映装配式的综合效益评价的全面性和评价重点。
2.2.1 经济效益指标
项目经济效益的衡量通常采用建筑物生命周期内产生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比值的方式,这里的收益是指建筑的综合收益,不仅包含建筑物自身的功能价值,同时还包括建筑建造对于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所创造的价值。对于装配式建筑经济效益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其直接经济产出以及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以及保护生态等多方面带来的间接经济产出。为此可筛选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内部收益率和动态增额投资回收期。
2.2.2 社会效益指标
装配式建筑项目社会效益指标主要选取住户满意度、节能环保意识、缓解能源危机、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五个。
2.2.3 生态效益指标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环境生态问题也愈发严重。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造方式的建筑相比其在建造过程中的能耗更低,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对于装配式生态效益的评价指标可选取改善室内环境、降低污染排放两个指标。
2.2.4 技术效益指标
装配式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大量应用各种环保型材料,同时通过技术上的创新实现了较好的技术效益,对装配式建筑技术效益指标的评价选取节能、节水和节材三个指标。
由前述对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构成的描述,可构建出如下图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即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准则层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技术效益;指标层则包括动态增量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住户满意度、节能环保意识、缓解能源危机、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室内环境、降低污染排放、节能、节水、节材。
图1 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依次确定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由此得到的权重计算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权重计算指标
温州市某安置房项目为例,采用上述评价计算评价权重指标选取其中一幢装配式住宅楼与一幢现浇住宅楼进行对比,专家打分表如下。
表2 专家打分
根据专家打分表计算的综合效益评分,现浇楼为27.48,装配式楼为35.62。
由上述打分结果及综合效益评分可知,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相比,其综合效益有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在节能环保、缓解能源危机以及促进产业发展上的优势明显。
对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的评价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技术效益出发,评价的结果显示,装配式建筑的综合效益较传统现浇建筑有了明显提升。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也将成为今后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