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彦芳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社会和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在加强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应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心理素质的提升当作重中之重。作为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群体,高职学生生源结构参差不齐,综合素质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上学习动力不足,社会认同度低,就业压力大,如果缺乏合理的引导和教育,极易引发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针对此种状况,多数高职院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因开展程度不同,实际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如何突破自身瓶颈,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是广大高职院校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本研究以运城护理职业学院2018级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为基点,深入剖析影响该校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推进该校乃至其他高职类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运城护理职业学院2018级新生,为保证调查结果真实可靠,在测试前,向被调查者详细解释调查的目的并做出保密承诺,以使其积极配合,认真作答。此次共发放问卷2066份,收回问卷2066份,有效问卷2051份,问卷有效率为99.27%。
(2)研究工具
测查工具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此表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能较科学地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别适用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根据问卷的评分标准,参与调查的学生可分成三类:第一类为心理问题较严重即需要重点干预的对象;第二类为心理问题较轻但也需引起关注的学生;第三类表明心理状态良好。
(3)统计方法
回收资料采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1)三类学生的分布情况
在2051人(实测人数)中,有171人(占8.34%)心理健康状况很差,属于一类重点关注学生;另外有397人(占19.35%)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属于二类次重点关注学生;还有1483人(占72.31%)心理健康状况较为良好,属于三类非重点关注学生。其中,男生(495人),在一、二、三类的比例分别为6.06%、21.62%,72.32%;女生总数为1556人,在第一、二、三类的分别占比为9.06%,18.64%、72.30%。由此可见,第一类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中女生的比例要多于男生,第二类有较轻心理问题的学生中男生比例高于女生,第三类群体即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者男女生比例持平,如表1所示。
(2)具有轻生因子的学生分布情况
表1 三类学生的分布情况
经筛选,9个专业28个班级中具有轻生倾向的学生数为29人,其中男生4人,占到男生总人数的0.80%;女生25人,占到女生总人数的1.60%。男女轻生总人数占被测总体的1.42%,居于全国l%-2%常模的平均水平,应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做好防范工作,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轻生因子在本次测评中的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具有轻生因子的学生分布情况
(3)主要心理症状排位及选择率比较
在UPI量表中一共有60个检测因子,其中阴性因子4个,阳性因子56个。在此次调查中,56个阳性因子中选择率居于首位的是缺乏自信,占到39.93%,其他几项按照选择人数比例依次为:思想不集中、缺乏耐性、缺乏决断力、记忆力减退。前五项症状具体排列情况,如表3所示。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身心发展已趋成熟,他们与普通高校大学生一样都面临着新环境的适应、学习方法的转换、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恋爱、就业等一系列困扰。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采取了“一类学生主动约谈,二类学生建议咨询”的措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后续干预。通过对问卷全面分析合并咨询、约谈结果,我们发现由于内外部环境的不同、综合素质的差异、处理问题方式的不同等,使得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和呈现方式异于普通高校大学生。首先,表现为: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能合理地认知自我。在当今社会既定观念下,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认可度相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而言要低,他们因学习成绩不佳曾经受到过歧视或者嘲讽,因而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自信,自我评价较低;其次,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及行为习惯,如上课思想不集中、做事缺乏耐性等;再次,心理问题的人群有城乡差异、性别差异。第一、二类检出者大多来自于农村,部分学生属单亲家庭或有留守经历,他们的心理问题从高中甚至初中就已存在。另外,女生与男生相比性格较敏感、自尊心更强且情绪波动较大。因此在面对相同的压力时,女生承挫能力相对较弱,也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这点与以往的研究相吻合。
表3 阳性因子中选择率前五项统计
影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既有外部原因如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的影响,也与其自身人格特质内部因素息息相关。
(1)群体偏见及就业压力
由于“唯分数论”学生观的根深蒂固,公众对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见,他们将高职教育视作“三流教育”,就读高职院校成为低分考生的无奈之举。加之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相比毕业生人数的逐年上升,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相对不足,就业总量压力较大。面对社会的低估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部分伴着失落感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必然会感到焦虑、茫然,他们始终无法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甚至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2)网络环境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乃至价值理念在某种程度上被解构。然而网络在表现出开放、自由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因其信息传播的海量性和内容的不可控性,给人们尤其是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加上高职学生自控能力较弱,所以部分学生终日沉迷网络难以自拔,不仅导致信仰缺失而且学习思考能力下降,人际交往能力弱化。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在约谈中发现,第一类即心理健康状况很差甚至伴有轻生念头的这部分学生,他们的问题在高中甚至初中或小学就已经存在。心理学研究表明,“青春期即13岁至18岁是心理障碍的初发期、易发期和多发期的年龄段”。在这个阶段,生理的快速成熟让青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而心理的发展则相对滞后,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极易产生一系列学习和行为问题。这些潜在的问题倘若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成为一种行为模式固化下来带到大学乃至后续教育阶段。反观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起步较晚,加上大部分学校组织体系混乱、课时保障不足,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基于条件所限无力开展等,都使得这一学科的教育效能难以获得有效发挥。所以,部分高职新生的心理问题与中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
(4)家庭结构变化或教育方式失当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社会,家庭结构和家庭氛围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深远的。针对学院调查结果,第二类心理问题较轻的这类学生其问题产生原因部分与其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及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直接的关系。结合具体咨询实例发现,一、二类学生中有三分之二都生长在单亲、父母分居、重组家庭中抑或家庭结构虽健全但有留守经历。家庭结构的变化加上父母教养方式简单、粗暴、专制均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阴影,甚至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相关研究显示,孩子心理不健康问题的发生,多数与家庭环境不良有密切关系。对于男性儿童来说,家庭矛盾及父母离异是焦虑或抑郁产生的主要根源;对于女性儿童而言,心理问题的产生不仅与家庭矛盾或父母离异有关,还与家庭亲密程度、情感表达方式、父母文化素养等相关。如果女孩生活在一个缺少关爱、缺乏亲情、呆板而毫无情趣的家庭中,极易出现焦虑或抑郁症。
2018年入学的高职新生是第一批"00"后,他们既有青春期晚期的年龄特征,也有时代赋予他们的一些群体特性。
(1)年龄特征的影响
“00”后学生成长于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也正值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复杂,价值观念多元。高职学生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对事物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容易产生偏激情绪。加上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倾向较重且心理韧性较差,一旦他们被认可、被关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很容易情绪焦躁、抑郁烦闷。
(2)个性特征的影响
已有研究显示:单一的气质类型如典型的抑郁质和胆汁质人群是极易产生心理障碍的高敏感人群,这部分人在遇到外部强烈的刺激时更易出现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症状。此外,大量的临床资料也显示,心理疾病患者大多属于内倾性格,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敏感、多疑、不善言谈等特点不利于歪曲认知的改变以及负性情绪的释放,从而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
(1)由被动干预变为主动引导
我国传统医学倡导“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这种理念同样适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中心大多以学生心理危机的排查和干预为第一要务,这种矫正性、补救性的心理辅导虽有必要,但一味地事后补救无异于亡羊补牢。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更应强调发展性、预防性。教育体系的构建、教育方法的选择都要建立在“未病”之前。
(2)由关注个别案例转为面向全体学生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局限于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应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但在长期存在的传统心理学“问题意识”的导引下,大多高职院校的工作重心都放在学生学习生活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被贴上“问题意识”的学生。这种倾向性关注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心理暗示,引发其时刻检视自己的问题,忽略积极品质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制与平台,让每个高职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发展潜能,并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加以开发,以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并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这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高职教育的终极取向。
(3)由单一教育转为全员参与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育人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才能取得成效。所以这项工作应突破由专职心理教师开展的框架,注重全员参与,既包括学科渗透,又涵盖家校共育。作为学校教育基本形式的学科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各科教师都应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敏感度,善于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挖掘一些显性或隐性的心理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知”的目标的达成而忽略心理品质培养的弊端。此外,应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互相协作的大教育理念,让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堂走向室外,由学校走向社会,形成以学校科学精神为指引,家庭、社会发挥各自的情感优势和资源优势、三方协同教育的长效机制。
(1)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开发校本课程体系
钟启泉先生在其所编著的《现代课程论》中提到“课程是由知识、技能及与之相应的学生的活动组成的。”基于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内容的设定应来源于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的解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未来职业要求进行建构。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学院高职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信心不足、思想不集中、做事缺乏耐性等。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计划中应设计自信心提升、专注力培养等专题,采用课堂讲授、课外心理辅导、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具体来讲,针对大一新生,主要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尽快从高考失利引发的自卑情怀中解脱出来,进而客观认识高职教育,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因而在学生入校初,专职心理教师及辅导员应指导全体新生结合本专业特点和学生自身条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专业学习、技能训练和未来职业目标密切结合起来,先提出大目标,再详细分解出多个阶段性的小目标,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平时的点滴学习都与以后的理想职业紧密相连,以此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树立自信心。对于大二学生,应在专业技能训练的过程中突出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累加自信值。对大三学生而言,应将关注点置于就业心理的辅导,可通过模拟招聘活动、就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就业的过程产生感性认识,树立入职信心,以更好地做好就业准备,消除就业恐惧心理。
(2)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创设心理育人第二课堂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通过课上教学、课外咨询等途径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和效果,亦无法满足学生心理成长的需求。为此,在实践中可依托学生心理社团,创设心理育人第二课堂。心理社团属于学生群众性组织,成员由全校各个专业的心理学爱好者组成。高职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有较强的独立愿望,但经济上的不独立和社会经验的缺乏又使他们处于半独立半封闭的状态,一旦遇到问题他们往往不愿意向有代际差异的他人如父母、老师倾吐心声。而社团中的成员都属于同龄人,相仿的生活经历很容易使成员之间产生共鸣,交流和沟通更容易,效率也更高。因此应不断强化社团成员的心理服务意识,有步骤地吸收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参与到社团的各项活动中。心理情景剧、团体训练、同辈心理辅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弘扬个性、施展才华的同时,了解并体验到自己是被其他人接纳和支持的,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积极、稳定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由于社团的主力是学生团干,虽热情有余,但缺乏专业知识储备,长期下去易导致务虚,效果欠佳。因此专业教师应注重对社团的指导和监管,引导高职生积极投身于高层次、高品位的各项活动,逐渐构筑起积极的精神家园。
(3)以网络为载体,建立多元化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面对日益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以及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的多重压力,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高职学生往往会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因此如何防患于未然,将预防和心理干预有机结合应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常态。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首先建立了“宿舍—班级—系部—学院”四级联动预警机制。以心理咨询中心为牵头单位,学生处、团委等学生职能部门为配合单位,各系部管理层、学生骨干均纳为网格化心理危机管理员,全院从上至下安排专人不定时巡查,了解各类突发情况,以便及时作出处理。其次,利用高职学生手机使用率较高的优势,应用无线网络和移动技术构建多功能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开发心理微课程栏目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线上宣传与线下科普相结合;此外,传统的心理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等往往采用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使得咨询者很难放下内心的戒备而坦诚深入地沟通,互联网本身具有的便捷性、隐蔽性和保密性可有效克服这一弊端。心理存在问题的大学生在对自己的隐私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获得所需咨询与帮助,进而有效减轻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