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为矫正技术在儿童行为习惯养成中的运用

2019-07-19 02:28屈哲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红花原理行为习惯

屈哲莉

[摘           要]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强调了强化、惩罚、消退在儿童学习中的重要性。以电影《看上去很美》为基础,从强化和强化物、隔离、消退3个行为矫正的原理或技术着眼,分析了行为矫正原理在儿童行为习惯养成中的运用。

[关    键   词]  行为矫正;强化;隔离;消退

[中图分类号]  G4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278-02

《看上去很美》是根据王朔的同名小说改编,由张元导演,且获得柏林、威尼斯等国内外多个电影节大奖的影片。

一、影片简介

由于父母工作忙碌的原因,方枪枪被爸爸强行送进了幼儿园。他用稚嫩的眼神观察着幼儿园的一切,渐渐地他发现这里有很多规矩,如果遵守这些规矩,就会得到小红花,小红花越多越受到老師的喜爱和同伴的羡慕。于是每天得到5朵小红花便成为方枪枪最大的梦想。在这个动机的驱使下,方枪枪极尽所能地遵守幼儿园的规矩,努力改掉老师眼中的坏毛病,但始终没有得到小红花。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小红花,却从此对小红花失去了兴趣。他开始为所欲为,和好朋友南燕策划了捆绑李老师的行动,变成了小朋友眼中的“英雄”,又用武力征服了幼儿园里最凶的孩子,成功当上了“小园霸”,欺负同学、破坏游戏设施,甚至骂他最喜欢的唐老师。为此,方枪枪被老师关了禁闭,被同学孤立。最后,无论他如何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都很难融入这个集体中,于是独自一人溜出了幼儿园。夜幕降临时,无助的方枪枪趴在石头上进入了梦乡……

二、行为矫正原理在影片中的运用

行为矫正主要是依据学习原理来处理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种客观而系统的有效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临床心理方面。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强化、惩罚、消退、隔离、塑造等。

(一)强化和强化物

所谓强化是指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的结果提高了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而能起到强化作用的事件或刺激称为强化物。斯金纳认为任何学习(行为)的发生、变化都是强化的结果,因而可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来控制行为。强化物可分为一般强化物、条件强化物、社会强化物等,一般强化物包括食物、生活用品、游戏活动、玩具等,即本身就具有强化价值的食物或活动,一般强化物容易得到满足,强化作用会很快消失;条件强化物指本身并不具有强化价值,而人们赋予它一定意义后,就具有了强化作用,如代金券、奖状、奖章、特定符号等,其关键在于要使一般强化物能够起到支持和维持条件强化物的作用;社会性强化物指在人际交往中所应用的各种方式,如口头表扬、鼓掌、拍头、目光注视、微笑等,社会强化物的作用较持久,个体不会很快得到满足,是比较好的强化手段。

影片中强化理论的运用随处可见,如老师每天强调的“问问题举手、自己穿衣服、加饭举右手,加汤举左手、上完厕所要洗手”等行为规定,当孩子们做到时,老师会给予奖励,他们获得奖励后,自然又会去重复这些行为,以期获得更多的奖励,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固定的行为习惯,这就是典型的强化过程。强化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儿童偶然的行为只要得到强化,这个行为在将来出现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所以,当成人注意到儿童的某一行为时,应对他们的行为加以表扬或肯定,就是对这一行为的强化。

那么,何种奖励对孩子有如此的吸引力呢?答案是小红花,影片自始至终不断出现的小红花正是一种条件强化物,它是荣誉的象征,代表着老师的喜爱和同伴的欢迎。所以每个孩子都强烈渴望得到小红花。老师正是通过授予小红花的手段来控制小朋友的行为,让小朋友知道并践行幼儿园的规矩。主人公方枪枪从入园时的不适应到主动努力融入幼儿园的过程,正是在小红花的刺激下发生的转变。比如老师对他说:“你要是剪掉小辫,就把小红花给你”,正是试图通过奖励小红花这一积极刺激来促使他愿意配合剪去小辫的行为。再比如他看到同学因为坚持每天大便得到了小红花,于是他的该项行为增加,为了小红花,蹲在地上拖着腮帮子使劲大便就不足为怪了。另外,影片中方枪枪充满童趣的语言逗得老师捧腹大笑,并且说:“你真能干”,一直不自信的方枪枪骄傲地昂起头笑了。此处老师的笑容和口头表扬是社会性的强化物,其作用可见一斑。所以,当孩子表现出适当行为时,应予以回馈,下次遇到相同情况时,他们再做这件事情的几率就会提升,从而长期累积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消退

消退是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也就是说个体的行为一连发生多次都没有取得满意的后果,无法获得想要的强化物,其行为强度逐渐衰弱,最后不再发生。消退原理适用于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如孩子哭闹不进教室时,老师不予关注,连续几次,此种行为就会消失。而对孩子的良好行为,却不宜使用消退原理,否则会打消其积极性,从而将已牢固的正确行为弱化,如一向不爱课堂发言的孩子,在其数次主动举手想要发言时,老师却视若无睹,则孩子再次举手发言的可能性会降低。

影片中有两处情节恰恰误用了消退原理。(1)方枪枪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来遵守幼儿园的一切规矩,观众看到他自己穿衣服、使劲儿拉屎、饭前便后自己洗手等,但老师没有看到他的努力和进步,始终连一朵小红花也没有奖励给他。在一次被同伴和老师取笑时,他终于忍不住撅着小嘴儿义正词严地提出了质疑:“为什么我没有小红花?”然而同学父亲在参观幼儿园时随意的一句话,却让他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朵小红花,本该高兴的方枪枪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几经努力得不到的东西,却这样轻而易举地到手了,这完全颠覆了他之前的“人生信念”,此时日思夜想的小红花对他不再具有吸引力了,他努力追求的行为消失了。(2)影片最后,无论方枪枪用尽各种小招数想要再次融入班集体,但是一直被园长、老师、同学,甚至他最好的两个朋友无视,以致他彻底失望,选择了逃离。

(三)隔离

隔离是指当儿童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时,及时撤除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阻止或削弱其此种不良行为的再现,或把个体转移到正强化物较少的环境中去,以降低不良行为的出现率。也就是说将孩子从不良行为增强的情境中隔开来的意思。正确的隔离能够立即阻止有问题的行为,从而达到自我控制。而错误的隔离会引起消极结果。对老师来讲,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使用隔离措施,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是一定要注意隔离地点的选择、隔离的时间和隔离结束后的及时强化。

影片后半部分中,不再追求小红花的方枪枪做出了破坏游戏设施、欺负同伴、辱骂老师等错误行为,于是被老师关进了小黑屋。出来后由于不承认错误,园长又命令小朋友不准跟他说话,要将他完全孤立起来。于是画面中总是他一个人自娱自乐,或者作出各种小动作意图吸引老师和同伴的注意,却未能如愿。研究者至今对方枪枪在小黑屋里撕心裂肺的哭喊和晶莹剔透的泪珠记忆犹新,是因为对4岁的孩子来讲,选择黑屋子进行隔离无疑过于恐怖,容易造成心理伤害。如果老师将其隔离到充满威严感的教师办公室,可能会更有效果。另外,影片虽没有告诉观众方枪枪到底被隔离了多长时间,但观众却感觉到很久很久,一般来讲,隔离的时间以孩子年龄为准,原则上一岁算一分钟,隔离时间最好不超过孩子的年龄。最后,当隔离结束后,老师也没有心平气和地向他解释隔离的目的,让其明白自己的错误。总之,这样不但没有达到隔离的目的,反而让方枪枪内心深处真正感到孤独,让观众为之心疼。

可见,行为矫正技术对儿童的行为塑造非常有效,

教育工作者或者家长应深入了解行为矫正的相关原理和技术,掌握其精髓,并且将强化、消退等行为矫正技术加以正确应用,从而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培养出真正完美的“花朵儿”。

参考文献:

[1]吕静.儿童行为矫正手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06.

[2]伍新春,胡佩诚.行为矫正[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75,119.

[3]林正文.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63.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小红花原理行为习惯
送你一朵小红花
小鱼丸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和爸爸一起折小红花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两个原理的区别及其应用
祖暅原理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