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职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

2019-07-19 02:28吴绍满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4期
关键词:工匠工匠精神精神

吴绍满

[摘           要]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与价值追求。对中职教师来讲,工匠精神是其职业教育的主要核心,是教师坚守自己事业的内在动力。在教师教育工作中要不断融入工匠精神,培养教师尽善尽美的工匠之心,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鼓励其进行终身学习与科研。对中职教师“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阐述,了解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分析当前教师缺失工匠精神的主要原因,针对农村中职教师工匠精神的培养提出合理化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102-02

“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全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人们团结奋斗、不断创造、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李克强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教师是优秀人才培养的基石,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工匠精神,才能够影响到学生,工匠精神是新时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精神与修养,也是从事教学工作必备的通行证。目前,工匠精神已经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职业特点,将工匠精神融入教书育人事业,使其绽放光彩。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

工匠总是喜欢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不断雕琢,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产品逐渐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正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有了新的内涵,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攻坚困难的创新勇气以及团结协作的合作态度。

二、农村中职教师“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以德服人

自古以来,教育事业始终推崇以德服人。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重点强调了德的重要性,在教师行业工匠精神发扬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以德服人,将师德作为工匠精神的精髓。习近平对教师提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具体要求,也体现了“德”是根本,教师需要坚持以德为本、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能够耳濡目染从而提升自己的品行与道德修养。

(二)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教师提升工匠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爱岗敬业是一种道德要求,是使命感的召唤,敬业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敬畏,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的一种精神状态,同时敬业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教师需要全身心地融入为人民服务的实际工作、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做一个爱岗敬业的人民公仆。

(三)精益求精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又是一种精神品质,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一种信念、一种情怀,教师需要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在已经做好的基础上追求更好。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教师必须将心思扎根于教育事业,心无旁骛,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

(四)追求创新

工匠精神还包括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自古以来,热衷于创新与发明的工匠始终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阶梯,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因陋就简,需要将传承与创新进行有机融合,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带来活力与动力。教师在弘扬工匠精神的同时必须追求创新,在遵循国家教育政策基础上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来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

三、中职教师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

(一)重拾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需求

几千年来,工匠始终生活在社会底层,主要依赖技艺经验维持生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始终被高端文化轻视,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始终认为技艺知识达成外部目的的手段。随着近现代理性主义与科学主义的逐渐兴盛,人们开始对工匠技艺严厉批判,在此背景下,教师在教育领域不再被受重视。“要教育家,不要教书匠”的口号出炉,在这种环境的误导下,许多教师不再做具体的教书工作,开始对常规的教育教学持鄙视态度,而开始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研究,执迷于构建教育流派,轻视学科教学,导致教学领域的荒芜。总体来看,教师重新拾起工匠精神,是我国时代精神的需要。必须反对墨守成规的教书匠,引导教师发挥工匠精神,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做事精心、精雕细琢的精神,真正地将工匠精神视为工作修为,力求教育工作的极致。

(二)工匠精神是教师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们往往会给教师赋予“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实际上,并不需要将教师的职业神化,教师只是亿万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职业,教师这一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不可替代性。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懵懂的孩子,为了把这些孩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栋梁,离不开老师的精雕细琢。2018年政府报告正明确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师所担任的是培养人才的工作,可谓是精细中的精细,从某种意义上将,教师也是工匠,教师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恰好与工匠精神相符。“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教师的知识储备需要及时更新并且学会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方法。总体来看,教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诲人不倦、不厌其烦、积沙成塔,教师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合到工作中,为国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三)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自身的要求

职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信仰意识”与“终极情怀”,其信仰在本质上表现为精神的诉求以及情感的认同,职业教育必须将这种精神支撑作为稳定发展的根基,当前的职业教育在倾向技能教育的同时,需要强化职业精神的培养,实现跨越式发展,将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的职业精神,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每一位职教人员的血液中,教师必须为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进行正确引导,通过职业信仰来促使学生对事物产生独特的见解,最终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优秀人才。

四、农村中职教师工匠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功利主义

在社会逐渐“物化”的环境背景下,教师开始迷失方向,忙于参加各种比赛、忙于搞科研,忘记了初心,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正在一层一层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对教育信仰的危机。随着功利主义的不断深化,教师开始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热情,产生消极情感,怠慢工作,将教育事业看作是繁杂乏味的事情,进而急功近利、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甚至放弃了对自己职业的忠诚,在这条迷途中越走越远。

(二)科技主义

信息化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职业教师开始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虽然运用先进技术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是可提倡的,但是教師也不能忽视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现代社会在大力倡导工匠精神,渴望工匠精神的回归与发扬,正是机器大生产让技术工人沦为机器的附庸,丧失了在技术中的主体地位。

(三)保守主义

许多中职教师固守传统、不懂得变通,知识教学一味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盲目教学,不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逐步提升,而是选择了原地固化,仅凭经验教学,缺乏自我价值的体验,存在一定的保守主义,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僵化,养成了惰性习惯。

五、农村中职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策略

(一)对薪酬制度进行合理调整

中职教师工匠精神的培养与发展需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近几年来,国家一直在完善教师薪酬制度,但是仍然有许多教师对当前的薪资福利不满意,尤其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许多学校取消了教师福利,这样一来便间接地降低了教师的基本收入。针对当前的薪酬现状,必须进行合理调整,不再让教师为了生计奔波。教师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基础上,才能有更多精力去提升工匠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传播。

(二)在教师培训内容中融入工匠精神元素

教师定期参加培训是职业生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培训能够使教师获得新知识,及时了解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在培训中融入工匠精神元素能够加深教师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可以将工匠精神作为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促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更好地践行工匠精神。

(三)通过环境氛围来烘托工匠精神

生活环境对人们的影响非常大,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热情,以便提升工作效率。另外,工作氛围可以作为教师工作动力的加速器,所以中职院校需要打造

具有工匠精神的校园环境与工作氛围,大力宣传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中围绕在人们的生活中,每年通过举办“工匠之师”评选活动对优秀教师进行嘉奖,在精神与物质共同的带动下促使教师的工匠精神达到更高的境界。

(四)教师自身需要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农村中职教师属于一份特殊的职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作为一名中职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能力,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作为主要的教学操作对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扎实的基本功作为基础。首先,中职教师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钻研专业知识,关注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了解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时刻反思来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主动认知,从而优化教学方法。最后,中职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次备课与讲课,对技能实训要做到精雕细琢,反复打磨,精心设计每一次教学课件,全面提升自己的工匠精神,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五)学校为教师搭建平台

学校是中职教师培育工匠精神的基地,所以学校要为教师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学校可以实行双向政策,允许教师在企业中进行实习或挂职,不断拓宽教师视野,同时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入校讲座交流,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另外,校内可以组建教师交流工作室,为教师技能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实现教师共赢机制,全面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让年轻教师传承前辈的坚守与执着。学校对教师的钻研失败也要保持宽容的态度,因为只有不断追求才能不断创新,而创新是没有经验可循的,难免会出现错误,学校要给予教师鼓励,使教师在不断纠错中成长。

目前,国内外都在呼吁工匠精神的回归。在教育领域中,教师的职业虽然是平淡的、枯燥的,但是教师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不过分追求名利,在寂寞中捶打自己的人生。教师只有正确树立精益求精的教育理念,才能使教师的工匠精神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达到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俞辰.工匠精神:治疗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良药[J].职教通讯,2017(14).

[2]钟文峰,刘晓璐.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的探索[J].科技风,2019(2).

[3]王丽聪.基于“工匠精神”引领下的高职教育教学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

[4]姜文文,王淑华.新时代教师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

[5]陈东升.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和路径[J].职业,2019(1).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工匠工匠精神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致敬!老工匠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