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阳明心学和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阳明心学主张“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在明代中后期得到广泛发展,并对通俗小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至嘉靖后期至万历初年之间影响最深,而在此次期间诞生的《西游记》更是影响深刻,从作品主旨到形象塑造等方面都刻上了阳明心学的烙印。
关键词:阳明心学 通俗小说 《西游记》
一、心学的兴起
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阳明心学”和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的核心观点是“天理”说和“格物致知”论,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宣扬禁欲主义。阳明心学却认为“心即理”,主张“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于是,主宰一切的“天理”被降到“人心”的附庸地位,取“天理”而代之,这无疑打破了“天理”的一统局面,肯定了人的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地位,将“心”作为万物的主宰和本原。两大流派共存于宋明理学,是源于人的物欲横流而危及“理”所产生的担忧。然而长期以来,程朱理学逐渐成为了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工具和考取功名的敲门砖。在面对社会矛盾的不断加剧,程朱理学僵化的教条理论及与社会现实相脱离等弊端则日益突出,因而,以“心”为理的阳明心学以其自身优势便在明代中期得到广泛的发展和传播。[1]
二、心学与通俗文学
明代初期,程朱理学在文学思想界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文学重视明道载道、宣扬教化,故而,文坛上盛行“台阁体”“性理诗”等作品,然与此同时,通俗文学则在程朱理学的禁锢下长期受到压抑。到了嘉靖年间,阳明心学已经影响极深,形成了浩浩荡荡的社会思潮。《明史·儒林》中道:“宗守仁者曰姚江之学,别立宗旨,显与朱子背驰,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其教大行,……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 ②明中叶以后出现的这种带有近代化色彩的文学新思潮,使得戏曲、小说也得到了空前发展。明嘉靖年间阳明心学的发展,直接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通俗小说的诞生。而《西游记》的出现便是对此最好的印证。[2]
三、心学与《西游记》关系
1.主题
《西游记》今存百回本最早的刊本是明万历二十年 (1592年 )金陵世德堂梓行的《新刻出官板大字西游记 》,而“世德堂本 ”问世前的嘉靖后期至万历初年之间,正是阳明心学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时期,故此《西游记》从创作之初便受到了心学的影响。序中强调“心生”、“心摄”观念,认为作品旨在演说心性修养之道,此番闡释,可以看作《西游记》与心学关系发端 。陈元之后的谢肇淛在 《五杂俎 》中指出:“《西游记 》曼衍虚诞 ,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 ,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①这里“求放心之喻”,则是把作品的主旨与其产生时代以主张“心外无理”、“致良知”、“来心上做工夫 ”的阳明心学为主的社会思潮联系紧密联系了起来。清人王序 《新说〈西游记 〉图像》称::“所历三灾八难,无非外魔。其足以召外魔者,由于六贼;其足以制六贼者,一心而已。一切魔劫,由心生,即由心灭。此其全书之大旨也 。”②这些评论都例证了《西游记》所受阳明心学的影响及关联。
2.形象塑造
作为《西游记》的核心人物,孙悟空的形象的塑造,必然受到了阳明心学的影响。从名字来看,《西游记》中,“心猿”两字频频出现。从孙悟空形象塑造上看,孙悟空最初大闹天宫,不把皇权放在眼里,只凭“心”意行事,体现了孙悟空追求个性,自由解放,弘扬了主体意识,与心学高度契合。到后期,孙悟空一心护法,心无旁骛,除妖灭怪,而“致良知”则是悟空能够辨别善恶的法宝。同时,《西游记》中的其他形象也是心学的体现者。[3]
猪八戒好吃懒做且常常因“好色”而吃亏,但是这样的形象作者并未大肆批判。相反,八戒成了大家的“开心果”。从师徒到读者受心学影响都对这只“猪精”表现了极大的宽容和理解。
孙悟空和猪八戒化脱于“动物”本身就是回归于人的本性,身上的无拘无束和“自由放纵”是心学的最大诠释。那么唐僧和沙悟净这样的“人”是否受“理”的影响,而被“禁人欲”了呢?[4]
唐僧一心向佛,心中最大欲望就是佛法,虽然一路经历了各种“情欲”的克制,但心中的佛才是欲望的更大旨归。唐僧的慈悲为怀,虽然常常“碍事”,但从唐僧自己来看却是在本着自己的良知行事 ,这正合了王阳明对良知的论述。因此,唐僧从玄奘到旃檀功德佛, 均形象地说明,西行取经的“经”就是修心向善 、格物致良知。而沙悟净,一路挑担,身上担负的是他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心”之所归。故而,取经路上的师徒,正是作者受阳明心学的影响,从不同侧面塑造的形象所在。
结语
阳明心学主张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因主客观因素和自身优势,而动摇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宋明理学的另一分支——程朱理学,而在明代中后期得到广泛传播并对通俗小说产生了影响。这其中诞生于嘉靖后期至万历初年之间的《西游记》因产生于阳明心学发展最为繁盛时期,因而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也从《西游记》主旨、形象塑造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对《西游记》与心学关系进行初探。
注释
①②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5.365页.
参考文献:
[1](明)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明)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刘丽(1985.01.17—),女,汉族,辽宁省沈阳人,沈阳城市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