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女的幸福生活

2019-07-19 02:26陈知训
美文 2019年14期
关键词:脑瓜小叔牛粪

陈知训

奶奶讲的故事,总是从农村老太太们捡起地上的牛粪说起。

那时候,人们刚从“文化大革命”的窒息中喘过气来,日子还是紧巴得很,吃菜团子充饥也是常有的事。后来承包土地,有了地的奶奶日子越过越有劲儿,晚上织布裁衣,鸡叫就摸黑下地干活。人们不再比穷,开始想富,向往传说中的富裕生活,村里各家各户为成为“万元户”,省吃俭用,勤劳耕作。连那些曾经喜欢坐在街角晒太阳聊天的老太太们,看到了大街上遗弃的牛粪,也会争先恐后收拢起来带回家。牛粪可以当柴烧,还可以给土地做肥料。

村头有个哑巴,窝在土堆边上,眼神呆滞,嘴角总是有片污浊的血团子。她讲话总是“咿—呀—啊—呜”的。起先还有人听,甚至想要翻译她的言语。可时间久了,就真的没有人听她吱唔了。

哑女兄弟姊妹四个,她排行老三,家里穷,孩子又多,爹妈总是为琐碎的事吵架。在哑女六七岁的时候,她的生母自杀了。父亲续娶,继母并不待见哑女。

哑女家里穷得叮当响,总要有人吃不饱,这人便总是哑女。有时候,我的奶奶看她可怜,就偷着把她叫来照看小叔。说是让她帮忙照看,也是想借机给她口饭吃。她比小叔大了十来岁,别看她不会讲话,可很会逗孩子。她“咿—呀—啊—呜”的言语,在小孩子听来,却是最美妙的声音。自那时起,奶奶家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让她空了肚子。

幾年过去,小叔慢慢长大,不再需要她照看。哑女也十五六岁了,算得上是个半劳力,却不会干农活。叫她松土,她却把庄稼的根都铲了;叫她浇水,她又把苗全淹了;叫她采果,她倒把叶连茎一股脑儿全捣鼓下来了。说她天生不是干活的料,也有人不信。她父亲和兄弟姐妹几个都手把手地教过她,可到最后没一个不是摔锄头走人。大家都在努力干活,奔好日子,她却成了最闲也最不讨人喜欢的人。

再后来,改革开放了,私营经济兴起了,人们脑瓜也活络了,赚钱的路子也多了。这不,她不知从哪儿弄来辆小车,开始卖油条。有人说她傻,她的确脑瓜不灵光,可这个时候,谁又能说她不聪明呢?她因为手艺好,炸的油条软而不萎,脆而不焦,黄里透着油亮,并且收拾得干净,买卖合理,很快就在这一片出了名。她的油条,不仅让十里八乡的人称道,更俘获了一位青年的心。

这青年有志,只是家贫,可哑女怎管得了这么多呢?有人义无反顾地爱着她,就很知足了。两人的婚事虽说经历了一些挫折,但好事多磨,最终成为夫妻。男子节俭勤劳,女子贤惠大方,两人一起把油条摊经营得有声有色。家里的地也没有荒废,按季种了麦子、玉米,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结婚之后,家里生活也变好了些。不久,两人有了儿子。哑女虽然不会表达,但生性温柔,儿子能感受到她作为母亲的关爱。两人把一个小家操持得很是温暖。最让大家想不到的是,哑女的儿子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的大医院里工作。

每当听别人说起儿子,哑女的眼神总是澄亮的、温柔的,好像她生命中所有的美好都深藏在那里。哑女的儿子说:“我如今在北京工作,现在通讯方便,时常给家里打电话,母亲虽不会说话,可我只要听到她咕哝几句,我的心也就安了。”

奶奶讲起陈年往事,滔滔未绝。在她所讲的许多故事里,哑女的故事尤其令我感触深。集市上,哑女“咿—呀—啊—呜”的吱唔,车摊旁,男子对哑女温柔的微笑,整个世界都如此生动、明媚。这大概就是平凡又浪漫的日子,也是天长地久的日子。

猜你喜欢
脑瓜小叔牛粪
石牛粪金
牛粪,印度人的灵魂伴侣
愿您,三生有幸
牛粪
傻子小叔
老春秋
鲜花和牛粪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