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锋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文章提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增强问题意识,优化问题设计,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高质量的问题,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问题;优化;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8-0005-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进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那么,在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强问题意识,优化问题设计,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高质量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拓展思维、深入探究,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由之路。
笔者通过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优化问题设计的多种策略,现择要介绍几种课堂提问的方式策略。
一、分层次的提问,把握提问难度
初中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因此,课堂提问涉及的面要广,使所有学生都能开动脑筋,认真思考,锻炼思维。但学生又是千差万别的,其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要进行分层次的提问。针对基础知识的提问,要以中后生的回答为主;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选择优中生回答,以带动中后生拓宽思维。这样,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进行思维锻炼。
同时,课堂的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接受能力,难度要适中。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虽然简单的问题能活跃课堂气氛,但因为是学生不经思考就能回答的,所以不能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但问题也不能过深过难,让绝大多数学生无从入手,望而却步,这也会使学生失去探索的欲望。提问必须难易适中,就像让学生摘桃子,既不能让学生坐在地上就能摘到因而丧失锻炼机会,也不能让学生即使搭了梯子都摘不到最终一无所获。
例如在教学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让学生理解欲扬先抑手法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如果直接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难度太大,学生一定会束手无策。于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那么前半部分写自己憎恶、讨厌阿长是否与此矛盾呢?”学生通过把握全文,很快就能概括出寫作目的(回顾幼年生活,表达对阿长的感激、怀念之情);对后一问题,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或者小组讨论,也能做出解答(不矛盾。前半部分关于阿长缺点的描写,既丰满了阿长的形象,更突出了后文她给“我”买书的难能可贵,是为后文蓄势、作铺垫的)。至此,欲扬先抑的特点及作用就明晰起来了。这样难易适中的提问,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深度的思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化整为零的提问,逐层推进提问深度
教师必须要有大局观,立足于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根据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设计好一节课的中心问题。但是,如果设计的抽象复杂的中心问题过大,会让学生因无从入手而失去研究的兴趣,因此,就要化整为零,把大问题化成一组相关联的具体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进行提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最终解决中心问题。这样的问题设计,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可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创新的激情,拓展思维的深度、广度。
例如在教学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1)初读这首诗,说出诗人写了哪几种事物?(渭城客舍、朝雨、柳树、朋友二人、酒、阳关城)(2)该诗最具典型性的处所是什么?(客舍、阳关城)(3)饮酒在日常生活中常说明什么问题?(仪式、场合)(4)诗中代表别离的意象是什么?(柳,古有折柳送别的习俗)(5)你能根据前面的四个问题说出这首诗属于哪种类型吗?(送别诗)(6)该诗表现了朋友之间怎样的感情?(依依惜别)。这样层层发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三、天女散花的提问,纵横发散提问广度
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明确可以从多角度对同一材料进行理解,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出去,明白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问题的途径并非只有一条的道理。这样学生自然就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例如在教学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一文时,笔者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一出,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相发言。有的说是因为政治上取信于民,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有的说是因为选择在“彼竭我盈”时发动进攻,正确把握了战机;有的说是因为齐人不懂战术,盲目进攻;还有的说是因为鲁庄公善纳忠言、礼贤下士……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的训练,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元化的思考,让他们拓展思维空间,捕捉到新颖独特的信息,从而产生新的理解和新的结论。
四、打破常规的提问,转换提问角度
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来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问题的解决变得轻而易举,甚至还能因此而有所发现。
例如在教学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一课时,笔者在肯定“愚公移山”精神可贵的同时,以现代人的目光审视愚公的移山行为,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愚公这样做不但会耗尽自己的残年,还将搭上许多子孙的一生光阴,那么这样做是否有价值?是否切合实际?愚公如果选择搬家 ,是否能更快开创出一片新天地,过上幸福生活?”这种反弹琵琶、逆向发问的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五、求异提问,巧用比较
针对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联系设计问题,旨在判断它们的同与异、优与劣。“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教师在教学中若善于运用对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可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比较中提高认识和鉴别的能力,养成分析的习惯。
如在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海燕》中,面对即将来临的暴风雨,海鸥、海鸭、企鹅与海燕的表现大相径庭。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写海鸥、海鸭、企鹅的表现对塑造海燕的形象有何作用?”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迅速找出它们的不同表现:海鸥“恐惧”“呻吟”,试图逃避,“掩藏到大海深处”;海鸭“呻吟着”,被“轰隆隆的雷声”“吓坏”;企鹅“蠢笨”“胆怯”,以为“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就能避开暴风雨的冲击;而海燕,“高傲”“勇敢”“自由自在”,“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学生进一步思考分析之后,得出结论:海鸥、海鸭、企鹅与海燕对暴风雨截然不同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海鸥、海鸭和企鹅的胆怯、自私和逃避现实,对比、烘托出海燕勇敢、执着、不畏强暴和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在鲜明的对比中突出主要形象的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题,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鉴别的能力和习惯。
六、展开想象的提问,引导思考的方向
丰富的想象是艺术激情的源泉,是科学创造的雏形。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力是智力结构中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因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创新思维离不開想象力。教师在教学时应抓住教材中那些含义深刻、表达精练的关键词句,设计出富有想象力的问题。这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体会,又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
例如在教学鲁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在学生熟练把握了小说故事情节,深刻地理解了小说主题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之后,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长得非常像于勒的百万富翁,他们会怎样?”学生思维的火花立刻被点燃了,他们根据菲利普夫妇的秉性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个性化的语言,编织出富有戏剧性的情节。这样的问题设计,即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又从与课文情节截然相反的一面深化了小说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由此看来,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教学艺术。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形成深入思考和探究的良好习惯,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然,学无止境,教亦无定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策略绝不只以上几种,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发掘有效的问题设计策略,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严永金.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侯兴辉.浅谈课堂教学问题设计[J].成才之路,2011(9):15-16.
[4] 郭俊雄.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J].考试周刊,2011(9):49-50.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