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弟峰 张贤菊 戚士章
摘 要:该文介绍了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做好种植规划、加大扶持力度、普及种植养殖技术、成立行业协会、加强品牌建设等对策建议,为寿县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材;种植 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2-0041-2
中药材系指中医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及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被称为中草药。当前,我国各地使用的中药多达5000种左右,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本草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了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强调了未来要大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这是我国首部为振兴传统中医药而制定的国家法典,对于中国中医药的发展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于中医中药的重视。中药材产业正以其自身的多功能性和显著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中成为潜力巨大的产业。
1 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1.1 中药材品种与规模 据调查统计,全县中药材种植规模较大的品种有瓜蒌、半枝莲、艾草、牡丹、金银花、蛇床子、决明子,零星种植的品种有大黑豆、杭菊、杭白菊、夏枯球、防风、芡实、白术、苍术、桔梗、芍药、丹参、寿州香草(白花草木樨)等,零星养殖的品种有水蛭、土元等,野生中药材以蒌蒿(茵陈,孟家湖蒌蒿)、柴胡、半夏较为知名。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县中药材种植(养殖)面积合计946.8hm2,年总产量12210t(表1)。
1.2 生产效益分析 从表1可见,不同种类的中药材效益有较大差异,其中水蛭、金银花、杭白菊的纯利润超过7.5万元/hm2,艾草、半枝莲、夏枯球、防风的纯利润在4.5万~6.75万元/hm2,其余品种的纯利润在3.75万元/hm2以下,13种中药材的平均纯利润为5.25万元/hm2。据调查,目前艾草、半枝莲市场价格较为稳定,效益较好,对比麦稻轮作年纯收益1.5万元/hm2左右,中草药增收3.75万元/hm2左右。
1.3 中药材二产发展情况 目前,全縣加工企业有5家,分别为安徽新农宜嘉农业观光旅游有限公司,寿县宝林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寿县续宏农本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寿县寿州学亮瓜子有限责任公司,寿县廷龙瓜子有限公司。其中,安徽新农宜嘉农业观光旅游有限公司拥有艾草种植基地113.33hm2,年加工量30000t,产值1500万元,已申请发明和新型实用专利45项,颁发发明专利1项,注册“楚艾”、“一品香”、“梁家湖”、“徽之艾”、“艾晶灵”、“仲艾汉方”、“晶灵之家”等商标7个,申报艾炷、艾条地方标准2项已立项。寿县宝林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半枝莲种植基地66.67hm2,年加工量5500t,产值2400万元,注册“草枝莲”、“怡香甜”等商标5个。寿县廷龙瓜子有限公司有机制设备5台套,炒、蒸、煮制车间为一体的生产流水线,年产量达5000t。“廷龙”牌瓜子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产品已畅销全国各地,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1.4 中药材产业扶贫情况 据统计,全县种植中药材的贫困户有190户,种植面积29.33hm2,在各合作社和企业从事中草药生产、加工的农户有400余户。其中,安徽新农宜嘉农业观光旅游有限公司带动隐贤镇太平街道、隐贤街道、大树村、青龙村、姚祠村、包公村等6个村街贫困户120余户,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帮扶带动15户贫困户发展艾草生产,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扶持力度不够 2017年出台的《寿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暂行办法》,仅对新建中药材生产基地,集中连片达到13.33hm2以上的一次性补助3000元/hm2,撬动和引领作用较小。
2.2 缺乏技术支持 中药材产业专门人才太少,发展中草药产业的重要性没有被广大农民群众所认识和重视,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尚未普及,没有中草药专用肥、农药、农机具及喷、滴灌等技术支撑。
2.3 产业组织不健全,资金匮乏 无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行业内信息沟通不畅,营销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新型主体发育不健全。另外,企业运行资金匮乏,以安徽新农宜嘉农业观光旅游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目前资金运转面临困难局面,200万扶贫贷款将陆续到期,收购资金缺口600万元,厂房租用转为购买资金缺口300余万元。
3 对策建议
3.1 做好种植规划 按照基本农田保护要求和“两区”划定要求,制定全县中草药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并申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一批生产基地;对寿县地方品种进行普查,开展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和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择优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陆续认定、申报孟家蒌蒿(茵陈)、寿州香草、隐贤艾草、寿州柴胡等品种地理标志保护。
3.2 加大扶持力度 修订《寿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暂行办法》,改一次性补贴为持续补贴,提高补贴标准,提升政府引领作用。
3.3 普及种植养殖技术 搭建综合服务、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平台,引进技术人才,推行中药材生产专业化,开展技术试验示范和培训,提高种植养殖科技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3.4 成立行业协会 建立寿县中药材行业协会,提高自主管理、融资、销售能力和水平,提升生产、炮制、加工水平。对生产、销售、用工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减少无序竞争,提高生产效益。
3.5 加强品牌建设 鼓励中药材企业加强道地药材品牌建设。开展道地药材、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示范基地建设等标准规范的制定,不断提高中药材生产、产业化水平,强化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打造以“徽之艾”、“草枝莲”为代表的寿县中草药品牌。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