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德罗 壹哥
正如“原生家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学术语,如果不那么严格地进行推断,80后、90后大抵是人类历史上生活水准最高的一代人。然而,恰恰是享受了最好物质和精神陪伴的这一代人,却喊出了“父母皆祸害”的口号。近年来,包括《欢乐颂》、《狗十三》、《都挺好》等热播的影视作品,都能激起观众对“原生家庭”的讨论,乃至掀起对原生家庭的集体声讨。
作为生活水准更高的一代人,何以对原生家庭产生了如此多的怨恨?答案也许可以套用一个句式:原生家庭就像一个锤子,一旦拿起来,看见什么都像钉子。毕竟,任何人都成长于某个具体的家庭,与父母多年的相处经历,也总能发掘出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当声讨原生家庭变成一种成本低廉行动,就更容易引发人群的共鸣,并大有成为一股潮流,一种政治正确的趋势。
对于一些人来说,原生家庭的影响的确非常深远。就像一张正态分布图,特别糟糕的原生家庭和特别完美的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都会更大。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判断很难进行测量,也无法预判某个糟糕家庭或某个幸福家庭成长的孩子一定会如何发展。也因为这样,当声讨原生家庭成为潮流时,很多人都会随波逐流,试图将自己的某些人格缺陷与原生家庭进行对应。
依照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公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严重的躯体虐待或者是严重的性暴力,才会带给孩子明显的童年阴影。然而,对于绝大多数80后与90后来说,成长经历中也许存在一定的情感忽视或冷暴力,但不可能大量经历严重的躯体暴力或持续性的性暴力。对此,有两份研究可以提供更直接的证据,来证明原生家庭其实并没能决定一切,甚至其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首先是《科学》杂志曾刊发过一份研究报告,报告历经10年时间,调查了56对分开养育的同卵双生子和30对一起养育的同卵双生子,结果显示分开养育和一起养育的双胞胎们,他们的人格测试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第二份研究则是针对经历过纳粹集中营孩子的,研究发现那些能够最终战胜贫穷和社会隔离的孩子,他们具有更强的韧性。显然,今天很少有什么人的成长境遇能够跟纳粹集中营中的环境相提并论。
所以,原生家庭并非不重要,但看待原生家庭更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发展,首要的因素其实是遗传基因,这个占比接近一半;其次是环境因素,而家庭环境是其中之一,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也非常重要。实际上,面对不同的环境,我们会戴上不同的面具,乃至表现出不同的人格。
因此,只要不是生活在小概率的极端家庭,一般而言,家庭养育模式对孩子人格的影响并不大,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多时候还赶不上学校、工作环境。之所以这一代年轻人倾向于将自己的某些性格问题,归咎于父母的养育方式问题,根本原因还在于这一代人太过“自恋”。他们成长至今,内心并不清楚父母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其实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受父母的父母、所处的时代、身边的朋友影响而形成的。
从这一点出发,在声讨原生家庭之前,他/她本人应该想办法进入父母所经历的家庭、社会和时代构成的特殊语境。一旦进入了这一语境,他/她的同理心会更强,对生命的理解会更深,与父母和解的能力也会更强。由此可见,人格也好,性格也罢,改变的力量终究来自自己的内心,一味归咎于原生家庭,其实是一种自我放弃的状态。
一个老朋友突然在微信上问我:“你看没看《都挺好》?”问这话的人,已经3年没有回过一次老家,谈起老家,永远是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
就在上个月底,一个刚刚13岁的男孩在深圳跳楼自杀。在他留的四封遗书里,有一句话特别刺眼:“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讨厌我,我走了,请不要伤,心难过。”
看见朋友的微信,我突然想起了这条新闻。然后只回了他两个字:“看了”。
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看完《都挺好》的感受,我会选择这两个词:击节叫好,惨然一笑。
击节叫好,是因为终于有了一部电视剧,告诉我们原生家庭会给孩子带来多大伤害。而惨然一笑,是因为它来得太晚了,晚到很多的伤害已经造成,很多人的半辈子已经过去。如果它早来20年、30年,很多人,也许会比现在幸福太多。
剧一开篇,就是苏家老母亲去世,明哲、明成、明玉兄妹三个回来奔丧。但奇怪的是,姚晨演的苏明玉对母亲的丧事从始至终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似乎去世的不是她自己的妈。
看到这我有点纳闷:一家人,何以至此?后面的剧情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畫面转回10年前,明玉正在高考复习的冲刺期,此时大哥明哲刚从清华毕业,准备去美国念书,二哥明成也刚被家里人安排了工作。明成休息回家—上来就干了两件事:1.围着妈妈撒娇。2.把一包脏衣服丢给妹妹,命令她去洗。
正在备战高考的人,怎么可能有时间给别人洗衣服?但妈妈可不这么想,她的态度很明显地偏向哥哥。一个词瞬间出现在眼前:重男轻女。《都挺好》里简直就为我们演示了教科书式的重男轻女,看得我这个男人都忍不了了。比如吃个饭,妈妈给两儿子夹了鸡腿,就是不给明玉夹。
这部剧不光展示原生家庭之罪,更是在展示家庭的伤害,到底会怎样影响子女的一生。小时候受的那些伤,往往在成年后,才会显露出它真正的疤痕。
最明显的要数明玉,自小不受待见让她形成了边缘化的人格。她极度自律刻苦,拼了命地往上爬,只想让别人能看得起,在上大学的时候把自己成功推销给了后来的老板。但同时,她却像是一个极度理性的工作机器,理性到不近人情。除了对老板的忠诚,几乎不会对任何人产生依赖和感情。她身居高位,住着高档公寓,但每天晚上都是独自面对冰冷的衣柜,夜夜失眠。
中国有多少家庭是被这种循环毁掉的呢?告诉你,比你想象的多得多。开头提到的那个朋友,每次问他为什么过年不回家,他只会说一句:“跟家里的感情已经很淡了,不想回去。”
我的一个女同学,跟男朋友谈了十年的恋爱,就是不敢结婚,更不敢要孩子。问起原因,她总说:“我怕我的孩子来到这世上,和我小时候一样痛苦。”
这样的例子,我可以给你举一车出来。他们大多甚至都不涉及重男轻女问题,因为都是独生子女,但是他们都对父母有着同样绵延半生的仇恨。每个中国家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问题。把《都挺好》上升到全民层面,每个中国家庭,其实都挺不好的。
但《都挺好》也给了一点暖心的希望:明玉碰到了一个可以让她托付爱的男人,也许这个人是她与自己和解的开始。(本文原载“一条电影”公号,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