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之城

2019-07-19 07:05朱义刚
江苏地方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洪武盐城江南

◎ 朱义刚

一个地区,如果无数家谱、族谱都记载他们的祖籍同在苏州一座古城门下,这是一种多么奇特的文化现象?盐城,这座黄海之滨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在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和无数次天灾战乱后,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之谜,等待我们去探寻、研究和发现。

记得13岁那年,我第一次参加家族祭祖,看到《朱氏家谱》上“祖籍苏州阊门”几个字,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600年前“洪武赶散”时从苏州阊门移民到盐城来的,从那时起我就对苏州阊门产生了无限的向往。后来长大工作以后,和同事、朋友一起闲谈交流,发现绝大多数人都说自己的祖先来自苏州阊门,这更加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寻根认祖情结。于是在这一年的秋天,我独自一人专程到苏州阊门实地考察,发现这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门,始建于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为吴王阖闾营建苏州城所辟的八门之一。“阊”是通天气之意,表示吴国将得到天神保佑,日臻强盛;又因吴欲灭楚,该门方位朝对楚国,故又名“破楚门”。阊门与苏州其他几座古城门并无太大的区别,不过出了城门向西通往虎丘的七里山塘街,却依然是古色古香、商铺林立、热闹繁华,恰如清人孙嘉淦在《南游记》里所描绘的:“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我在阊门外转了几圈,发现阊门一带之所以历朝历代都是苏州最繁华的街区,主要得益于上塘河(京杭大运河古河道)、山塘河(通往虎丘)、外城河、内城河分别从五个方向汇聚于此,水陆交通极为便利,是苏南通往苏北的最重要的码头。这就不难理解600年前“洪武赶散”时,苏州乃至附近松江、杭州、嘉兴诸府的移民,都被集中到苏州阊门,朝廷在阊门一带设置专门办理移民事务的衙署,移民们由阊门离开苏州、离开江南,阊门成为先辈们告别家乡的最后一站,成为绵绵乡愁的寄托。后来由于年代久远和朝代变更,后裔们无法考证祖先到底住在苏州或江南何处,于是经过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都自称“祖居阊门”。

朱元璋的“洪武赶散”既有其政治目的,也有经济上的考虑。“赶散”一词本身就带有强制、驱散的意思,是明朝政府为了削弱张士诚在苏州的影响,对怀念、同情张士诚的苏州市民的一种报复行为。同时,将江南人口密集地区的百姓移民到江北,也是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权的需要。从富庶的江南移民到贫穷的江北,祖先们离别故土时的辛酸和异乡生活的艰难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在2012年建成的苏州阊门寻根纪念馆里,一幅彩绘巨画再现了当年移民们离开苏州的悲惨情景:古阊门前,一个个骑马官兵挥起长长的鞭子,恣意抽打一群双手被绑、长绳牵连的苏州居民;一艘艘大木船载着捆绑结实、蹲坐船舱的百姓,船头立着凶神恶煞般的官兵,船队迎着运河的巨浪向北徙行……据移民史专家介绍,盐城因滩涂广阔,地广人稀,是“洪武赶散”的主要目的地。当时运送移民的官船沿串场河一路北下,看到滩涂上有高一些的土墩,官兵们就将几户移民推上岸去,插草为标,安营扎寨,垦荒煮盐,繁衍后代,于是便有了现在的刘庄、张庄、北朱、施家庄、李家舍、孙家墩等地名。据史料记载,洪武年间有两次大规模的移民,其中一次迁4000户到盐城,一次迁一万户到盐城;洪武初年盐城只有2.1万人口,6年后就剧增到6万人,到明嘉靖年间已达14万人,由此可见明朝时盐城已经是一座移民之城。

这些背井离乡的江南人在先辈修建的海堤旁,从事着古老的盐业生产和垦荒种植,生活过得极为艰辛,常常吃了上顿愁下顿,兄弟合穿一条裤。史料记载,明初有4万多江南百姓被迁徙到两淮盐区从事盐业生产,这些盐民们处于社会最底层,官府用特殊的户籍制度管理盐民,这种特殊的户籍不能改变,盐民们只能世世代代积薪、晒灰、淋卤、煎盐,以致蓬头垢面、胼手胝足。“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傍。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明末清初安丰盐民诗人吴嘉纪的这首七绝诗,正是当时盐民艰苦劳作的真实写照。经济上的极度贫困、语言上的交流困难,使江南移民及其后裔们更加怀念远处的家乡,以至于好多人都将睡觉叫作“上苏州”或“上虎丘”,希望在梦中实现重回故土的愿望。有的则将从江南带来的树苗、种子在新家门前种植下来,如今幸存的都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如亭湖青墩有一棵600多年树龄的皂角树,射阳特庸有一棵20多米高的古银杏,均是当年“洪武赶散”历史时期的乡愁记忆。而便仓的枯枝牡丹,虽在“洪武赶散”前就由主人卞济之从老家苏州枫桥带到便仓,但直到其嫡孙卞元亨从苏州解甲归隐,特别是“洪武赶散”后,奇花才名噪乡里、闻名四方。从此每到谷雨时节,无数江南移民及其后裔都结伴前往便仓看花,睹物思情,怀念故里,“谷雨去便仓看花”几百年来已成为盐城的一大民俗。

除了“洪武赶散”外,盐城历史上还有七次大规模的移民。第一次在汉朝初年,以闽越人为主的移民来盐城周边沿海,设立盐场,煮海为盐,以盐聚利,以利结党,直至汉武帝时期。第二次是在晋代,山东兖州等地大族,率众南迁来盐城垦荒。第三次是在唐代,高丽人(朝鲜族)数千户迁入盐城。第四次是在清代,一些回民为避战乱,迁入东台等地,并建有清真寺。第五次是在民国初年,张謇发起“废灶兴垦”,30多万启东、海门人,北迁东台、大丰、射阳等地,开办63家垦殖公司,垦荒植棉。第六次是在“文革”期间,“上山下乡”运动,10多万来自上海、苏州、无锡等地的插队知青、下放干群在盐城境内安家落户,“文革”后有部分知青政策回城,有部分知青留在盐城并成家立业。第七次是2000年开始的三峡移民,盐城沿海接受了7000多名三峡移民,他们带来了长江上游的巴渝文化,使盐城的移民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相比而言,盐城的八次移民以“洪武赶散”和“废灶兴垦”两次规模最大,对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最深。大批移民的涌入,改变了盐城传统的经济结构、价值观念和乡风民俗,使盐城逐渐成为一个海纳百川、包容并蓄的城市。同时,艰苦的生活环境也铸就了盐城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性格特征,无论是民国初年在一片荒凉的盐碱地上废灶兴垦、种植棉粮,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与新四军一起浴血奋战、共度难关,抑或改革开放后发展汽车工业,都是这种精神的生动体现。如今海盐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基因已经在年轻一代人身上得到了传承,相信再过几十年后,盐城这座移民之城还会创造出更多令世人惊叹的奇迹!

猜你喜欢
洪武盐城江南
书法
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春满人间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