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暴雨两重天

2019-07-18 01:40于佳卉
食品与健康 2019年7期
关键词:气象暴雨灾害

于佳卉

七月的天气往往不那么平静,高温、暴雨天气接连出现。那么,面对七月的这两种迥异的天气,我们该如何与它们相处呢?

-高 温 天-

七月暑气正盛,随着太阳直射点的逐渐北移,“三伏天”的炎炎烈日便随之到来。不过,就像把食物做熟可以选择“蒸、煮、烤、炸”等多种方式一样,由于各个地区的湿度不同,人们也会有不一样的高温体验。在我国北方地区如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北京、天津等地,气温极高,太阳辐射强而且空气湿度小,高温天气给人们带来的是如铁板烧一样的炙烤感。这样的高温天气,被称为“干热型高温”。而在我国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地,由于水汽丰富,空气湿度大,桑拿天往往会令人“出门两分钟,流汗两小时”。这种与“干热型高温”对应的高温天气被称为“闷热型高温”。

气温达到多少摄氏度会被定义为高温天气呢?一般来说,气象部门将日最高温度达到或超过35℃记为一个“高温日”,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即可称作“高温热浪”天气。高温天气,特别是高温热浪会对人体健康和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使人们感到不适,工作效率降低,并诱发中暑、肠道和心脑血管等一系列病症。因此高温天气下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暴 雨 天-

七月除了高温天气惹人烦之外,还有另一种常见的气象——暴雨。每年暑期媒体都会报道各地遭受暴雨侵袭,出门便能看“海”的情景。其实,很多人对暴雨存在一定的误解。由于暴雨听起来往往像是雨势很强的降水,人们便觉得暴雨来袭就一定是瓢泼大雨。实际上,气象学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就能称为暴雨。如果50毫米降雨均匀分布在24小时,给人们的感觉雨势并没有很大。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气象局预报了暴雨,但人们觉得降雨并没有那么强烈。相反,如果9毫米降水在1分钟完成,给人们的感觉则更像是大雨倾盆,但从降水量来说,9毫米只能算为小雨。暴雨进一步按降水强度可分为3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50毫米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一般能够导致一个地区看“海”的降水,基本都是大暴雨或特大暴雨的级别。

暴雨天气来袭时,在城市中很容易引发内涝,在山地处易引发泥石流等一系列次生、衍生灾害,所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七月份高温和暴雨这两重天的威力不容小觑。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及时了解天气的转变信息呢?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部门为了提醒公众和政府各机构注意即将到来的灾害天气,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而发布的预警信号,共有包含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等灾害天气在内的16种灾害预警。在高温天气时,对应的就是高温预警信号,暴雨天气则是暴雨预警信号。

气象预警信号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在天气预报、气象网站中都能够及时得到气象台发布的预警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不仅说明了气象灾害的名称,还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划分出了不同的颜色等级,并将未来某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的严重程度和防御措施一一给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一般分为蓝、黄、橙、红四个等级或者黄、橙、红三个等级。颜色等级越高,灾害性天气的程度就越严重。

以高温预警为例,当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时,代表接下来会出现连续3天最高气温高于35℃的“高温热浪”天气,这时人们需要及时采取防暑措施。当高温预警升级为橙色时,代表气温在24小时之内会升高到37℃以上。相比于黄色预警,橙色预警提示的高温天气的气温更高,情况也更为严重,相关的防御指南也从人体防暑向社会性群体防范延伸,政府部门需对应采取保障措施。当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发布时,表示气温将在24小时内升至40℃以上,由于这时最高气温将高于体温,因此政府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措施来保证民生安全,如露天作业人员和高温作业工厂甚至需要停工避暑。

由此看来,即便七月的两重天威力巨大,有了预警信息的提示,我们就能够提前掌握变天的信号,及早做好防护准备了。

·应对高温天气的小贴士·

1.当高温天气来袭时,人体排汗较多,要及时补水。

2.清淡饮食,新鲜的瓜果和蔬菜可以帮助我们在解暑的同时得到所需营养。

3.高温天气下,特别是温度已经高于體温时,非常容易引起中暑以及热射病。因此人们要减少出门,特别要避免在正午阳光最强时外出。即便需要出行,也要选取阴凉处行走,携带遮阳伞,避免日光直晒。

4.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是高温天气的合理防护法。

5.高温天气时,很多人贪凉喜欢开空调降温,此时需要注意室内外温差,小心空调病的出现。

·应对暴雨天气的小贴士·

1.暴雨天时,人们出门携带雨具自是不用多说,城市地区预防小内涝,可以在门口放置挡水板,并关闭门窗。

2.雨天外出,遇到积水路段时要及时绕行。特别是出现小漩涡的地区,很可能存在下水口。

3.应当避开一些久经浸泡的建筑物,防止垮塌伤人。由于暴雨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因此还应避免到山地、丘陵地带。

猜你喜欢
气象暴雨灾害
气象树
暴雨突袭
文章有象
暴雨袭击
灾害肆虐
暴雨过后房屋渗漏,接水“神器”们责无旁贷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猛兽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