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春蕾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1)
肝癌手术是治疗肝癌的一种方法,但肝癌患者对手术认知不足,并且对手术应激不耐受,配合度不高[1-2]。为保障手术的顺利完成,重视做好手术室相关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本文中,我院在部分肝癌手术患者中实施优质化护理方式,现将护理情况汇报如下:
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行肝癌手术的80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选患者均由临床系统检查确诊为肝癌,年龄在30~79岁范围,平均年龄(58.11±3.21)岁;男性女性分别有56例和24例以随机抽签的模式进行研究分组,常规护理组与优质化护理方式组各40例,采取统计软件处理常规护理组、优质化护理方式组间基线资料,P均>0.05,适合进行统计研究。
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定期清洁与消毒,术前指导肝癌患者做好各项辅助检查,术中积极配合等。
优质化护理方式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接受优质化护理方式,包括:(1)术前护理:①术前1d,安排护理人员到病房访视肝癌患者,综合评估肝癌患者的病情与身心特点,为肝癌患者及家属普及肝癌、肝癌手术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病理知识、手术安全性、麻醉注意事项等,使肝癌患者全面了解自身病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向肝癌患者列举成功病例,使肝癌患者增进治愈信心,调整身心状态。②叮嘱肝癌患者在术前1d改成流质饮食,并做好肠道准备。(2)术中护理:①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尽量为肝癌患者取舒适的体位。②入室后,及时为肝癌患者建立输液通路,同时配合麻醉医师,妥善贴好麻醉深度检测仪,做好相关麻醉工作。③术前备齐相关精密手术器械与抢救物品,术中严密监测肝癌患者的心率、脉搏等基础体征,术中加强保温,并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操作等。(3)术后护理:术毕继续密切观察肝癌患者的生命体征,在肝癌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且恢复清醒后,将肝癌患者送返病房。搬运肝癌患者时应事先固定各管道,并保持动作轻盈,送至病房后,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工作。指导患者进行术后早期进食,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不宜进食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因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会加重肝脏、肾脏的负担,辛辣刺激、粗硬的食物也应避免。
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以百分制记录,同时观察两组下述指标:①开始进食流食的平均时间,②术后胃肠道排气时间,③术后住院的平均时间。
此次课题研究选择SPSS19.0软件对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作处理,具体经卡方检验与T检验,P值<0.05,说明组间/组内数据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满意度评分显示,优质化护理方式组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进食流食的平均时间、住院的平均时间等记录显示,优质化护理方式组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常规护理组与优质化护理方式组临床指标的调查与记录结果(±s)
表1 常规护理组与优质化护理方式组临床指标的调查与记录结果(±s)
住院的平均时间(d)常规护理组(n=40) 84.21±3.21 12.72±0.56 15.21±2.11 8.57±2.04优质化护理方式组(n=40) 93.11±4.11 4782±0.21 12.21±1.83 6.34±1.56组别 护理满意度(分)术后指标开始进食流食时间(h)胃肠道排气时间(h)
在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床学者多推荐对肝癌患者优先实施手术治疗。但采取肝癌手术的风险与难度同样不容忽视。有资料发现,在肝癌手术期间辅以精心、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于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改善护理质量有明显的帮助[3-4]。认为该护理模式较常规护理更利于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组课题中,我们对优质化护理方式组肝癌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方式,结果显示,该组护理后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显著提高,在开始进食流食的平均时间、胃肠道排气的平均时间等方面较常规护理组显著缩短,提示优质化护理方式组取得的护理成效更为理想,与上述文献观点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在肝癌患者行肝癌手术期间开展优质化护理方式,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