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丽,陆维军,李 燕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胃癌作为多发性机体恶性肿瘤,发病率占据各类肿瘤疾病的首位,是引起患者死亡的核心诱因。目前,常见治疗方式为根治术和姑息性手术等,但围术期护理工作的施行,对患者术后恢复、生活质量的意义不容小觑。例如:快速康复护理是以针对性护理为前提,通过生理和心理层面的干预,预防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对此,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时间段执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时间段执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以随机分配的方式纳入甲组30例、乙组30例。其中甲组男患者17例、女患者13例;最低年龄为31岁,最高年龄为72岁,中位数为(54.0±17.8)岁。乙组男患者16例、女患者14例;最低年龄为35岁,最高年龄为75岁,中位数为(54.4±18.7)岁。各数据间比较相似(P>0.05)。
甲组为围术期常规护理,乙组为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具体内容为:
(1)术前护理。术前不采取常规备肠、麻醉给药等操作,而是通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该药的方式,以68.56g剂量对患者予以导泻处理,且叮嘱患者多饮水;术前不采取禁食、操作,仅于术前2h口服500ml 10%葡萄糖溶液;术前不采取备皮操作,仅对术区予以清洁消毒;术前不采取抗生素救治、胃肠减压和营养支持等操作,而是于术日置于三腔喂养管,直至胃部[1]。
(2)术中护理。借助中胸段硬膜外麻醉、全麻麻醉操作,以此减少麻醉药剂量;通过无血术野技术的使用,即以超声刀为前提,完成组织剥离、血管解剖、淋巴结清扫等操作;科学调整喂养管位置,其端部应位于空肠管内;合理把控手术室温度和患者体温,输注液温度约为37℃,但不可超过2000ml;通过温蒸馏水的选择,完成患者腹腔冲洗工作;以可吸收为核心完成切口缝合操作。
(3)术后护理。若患者表现为术后疼痛,则可通过镇痛药口服、镇痛泵泵入等操作,减轻患者疼痛,且术后4h禁止补液;麻醉时效6h时,可口服生理盐水,约为500ml;术后24h食用清流质类食物,约为500-1000ml;术后48h,可食用流食或半流食,约为1000-2000ml,且依据患者自身情况逐步过渡到普食;倡导早期活动锻炼的必要性,例如床上翻身和双下肢活动等;术后24h可拔出尿管,禁止使用抗生素[2]。
比较各组术后康复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其中术后康复评分涉及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涉及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分[3]。
取统计软件SPSS 20.0,对本文研究数据加以汇总处理。即表示±s计量资料,组间数据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数据用x2检验。P<0.05时,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甲组术后康复评分显著低于乙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各组术后康复评分[n、±s]
表1 比较各组术后康复评分[n、±s]
组别 排气时间(h) 排便时间(h) 住院时间(d)甲组(n=30) 3.44±1.23 4.47±1.04 18.31±2.19乙组(n=30) 2.69±0.43 3.58±0.72 16.30±1.26 t 3.1526 3.8538 4.3573 P<0.05 <0.05 <0.05
乙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甲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各组生活质量评分[n、±s]
表2 比较各组生活质量评分[n、±s]
组别 物质生活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总分甲组(n=30) 48.10±10.54 52.43±11.22 47.30±11.21 50.19±13.22 45.29±11.11乙组(n=30) 62.07±11.37 68.81±12.77 62.25±12.33 64.19±14.14 60.80±9.87 t 4.9353 5.2778 4.9138 3.9613 5.7164 P<0.05 <0.05 <0.05 <0.05 <0.05
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是以减轻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创伤为前提,促进患者预后恢复的护理模式。特别是在胃癌患者中,因根治术各项操作使患者存在不良应激源,不仅会增加手术风险,还会提高术后并发症,危及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是通过健康教育、运动干预和饮食干预等方式,对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等方面予以护理干预,以此在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同时,促进各器官功能恢复[4]。总之,于胃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康复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