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及作品的生命多样性

2019-07-18 07:14王晓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02
流行色 2019年5期
关键词:观者艺术家艺术

王晓明 中国美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2

一、综合材料作品的语言性

综合材料被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家应用于创作中,然而这种应用不是当代才发生的,在此之前,特别是所要表达的图式和符号高于物质存在时,这个时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文字出现之前,比如自然界的贝壳用于图腾的拼凑[①河南濮阳古墓中用贝克摆成的龙虎和北斗图案。],绘画的介质,也呈现出多样性,从岩壁、皮类、树皮、树叶、石头等等可见。所以综合材料的提出对于艺术而言并非陌生事物,也绝非是某种流派或者是技法的新事物,它是一直存在着的艺术表达形式,他在某一时期被“文化权威”的“定义”忽略,但是他一直没有缺少历史传承的延续性,比如民间常见的用竹篾的正反面来编织图案,比如用木纹的自然造型来组合图案的家具等等,当“定义”背照相机、数码等科技和技术不断更新观念后,艺术家开始关注艺术的语言构成,材料的语言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被关注。

材料从广义上讲,并没有局限性,任何可以作用于作品的都可以纳入此范畴,于是突破了绘画只和颜料介质发生关系的局限性,物理的、化学的、现成品、自然材质等都作为了创作的材料出现,它暂时让照相机这类时代产物显现了“不会思考”的局限性,艺术的新的气候和主流,重新回到了人性和语言的探讨上。

综合材料作品的语言一般都依托材料属性的语言上,材料特有的属性,比如铅、铁等氧化或者保持一定化学稳定状态时所呈现出来的特性不是“模仿”的过程,艺术家借此肌理或者视觉、记忆特性来唤醒观者与作品之间新的沟通可能,这种沟通是强化或者是提炼后的暗示功能,当画面出现粉状锈铁,这种视觉传达直接唤醒了观者对材料的记忆,由此引入画作的语境则不需要更多的作品名称的暗示。

艺术家对材料的各种组合,色彩、肌理、质感等所构成的直观与虚拟之间来回跳动的心理审美过程,对于观者来说是一种奇妙的审美过程,其中不可或缺的是艺术家的语言: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观者对材料属性的感知,比如软硬轻重,当视觉从物象到视觉转换,然后经过经验的理性分析后,艺术家的绘画主题自然就成为观者的独特的个人审美趣味和审美经验。

综合材料对艺术家而言,是无穷的材料库。艺术家在对材料的探索实践中形成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这种类似巧合天成的形式如果被艺术家驾驭,那么作品可能会获得意外的效果。比如古代的“窑变”工艺,正是摇摆于不确定性,所以作品得到了非人力可为的“天工”效果。在景德镇有一次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习惯于纸面、布面绘画的艺术家面对陶瓷素胎时,有些手足无措,釉彩是完全不确定和不可能稳定控制的材料,灰色的釉彩经过烧制后可能会变成蓝色,以及其他各种可能。在这样的条件下,艺术家开始尝试各种材料,包括非常规陶瓷材料,比如图钉、铁钉的运用,比如陶泥与瓷泥的混搭,等等,所带来的不确定的魅力让艺术家充满好奇和天马行空的遐想,传统的色感和色彩语言在此成为难以稳定的因素。艺术家的活动并没有产生陶瓷专家认为的极品,但是他们的作品展出时,却意外的得到了非陶瓷专家群落的好评,这样的案例不能说明不懂陶瓷的人推动了陶瓷专业的发展,但是作为艺术而言,综合材料艺术把陶瓷从器物中解放出来,让型和器有了更多的语言能力,或者说,绘画材料的属性延伸把陶瓷作为了材料,而非成品。

杜尚曾说:现成品放在那里不是让你慢慢去发现它的美,现成品是为了反抗视觉诱惑的,它只是一个东西,它在那里,用不着你去作美学的沉思、观察,它是非美学的。劳申伯格所利用的创作材料包括雨伞、自行车轮、绳子、硬纸板等这些日常可见物品,他以三维立体的方式组合拼装或直接挪用实物到画面,再涂绘色彩,对实物进行改造的同时他在弱化运用美学原则,尽可能让物品自身的物质性、真实性去说话。艺术家罗伯特·莫里斯在画廊的地板上随意扔些废工业纱线、服装厂的边角料及其他琐碎材料,视觉效果的呈现建立在碎片规则与混乱之间。观众穿行其间,空间中强化了雕塑所扮演的角色而作品则弱化了形式,但是“时间性”和具有体验感的“身体性”进入了观众的心理视野成为一种新的审美范畴,观众被引导走向了一种特定的情境。一些艺术家放弃成品概念,把现成品作为作品材料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张强踪迹学的作品系列中石膏几何体是材料,人体也是材料,展现的环境也是材料之一,他甚至把报媒的报道和对作品(事件)形成的热点评论,也作为整个作品的材料[②张强,收视反听——张强艺术自述、合作者对话【M】重庆出版社2008.12],类似于“社会雕塑”的作品构思,材料的选取已经不再是可描述和可控制的范畴。

当然作品的综合材料所形成的语言是传统材料所不能取代的,在一次与水的互动中,笔者把墨迹未干的书法作品放置在浮板上,浮板随波逐流,笔者在下游得到了作品的最终形式,当然经过水流刷新的书法是作品构成之一,漂流的过程也是构成之一,当过程再现,书法作品的漂流对观者进行重现后,观者认为作品是在仿效曲水流觞,也有人认为这是在借水这种材料进行创作,事实上暗示所能带来的意趣不仅于此,当然经过水流改造后的作品是不是一定成为好作品,并不是行为的关键,重点在于材料的自然属性给了作品新的语言方式。

二、当代艺术的精神和意志

在一段时期,艺术受环境和艺术形态的影响,作品的创作形式和主题因此受到影响,当艺术家提出在精神世界的自由的主张后,艺术创作在外力的引导下,材料呈现多样化,甚至出现一些闪现的恶作剧式的粗糙抄袭,这也是需要艺术界去反省的问题。比如过于关注材料的形式和技巧的研究,标新立异甚至是哗众取宠;比如过于关注材料的世俗价值,可以引导贵重金属决定作品的价值,是在混淆价值和价格的概念。

艺术家在创作时,对材料的形式的关注是为了特殊观念的语言符号和信息,在选择材料和对材料的实验和体悟中,艺术家的内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所以艺术家使用材料的同时是有意无意的弱化材料本身的属性,让观者暂时离开材料的属性,由此转换成对作品内在的欣赏,比如内在的精神性的需求,压抑或者畅快是一种精神表达,相对应的厚重和轻灵或许是一种有效的符号语言,而材料在选择时便被艺术家设定了正确的用途。

自从艺术家塔皮埃斯对生活中的材料的关注形成独特的语言模式,并被艺术界广泛认可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对材料进行多维度的实验和实践。材料成为语言或者是符号使作品“让人沉思的支托,一种用来集中注意力,平慰或激发精神的手段”。于是新的作品语言从表层往深层意境发展,他开始服务于艺术家的精神和意志。

综合材料在表达精神和意志时,把常态化的作品带入了小众化的局面,比如顿子斌为影子的幻境着迷,大家无法理解光影中的局部为什么和水墨有着关联;比如笔者的书法在抒情和达意上的关注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碑帖和宗流的关注;比如张强在双面书法上的符号和踪迹是不是书法本身。小众化使认同狭窄化,但它不影响整体的视觉感官,顿子斌的影子成为持续列阵时,确实是一种令人震撼的作品;笔在的版画的空间和架构以及水墨表达上使作品得到了预想的视觉效果;张强的双面书法开卷在各种自然场景后,时间、空间、符号、文化意味开始渐渐被人理解。

精神和意志的表达,很多时候不受材料所限,但是材料无疑可以解放艺术家无穷重复的解释,比如版画创作时为什么放弃木板、石板及雕刻的手法。其实只是另一种语境的生成需要新的材料而已。艺术的世界是感性的世界,它并非由计算公式可以生成,所以诸多变数在综合材料的语言体系中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直指人心,看似是佛家的学问,它其实也是艺术的真谛。当然艺术指向谁的心,也就是观念,它是让作品丰富起来,打破成规的前提条件。综合材料把艺术家内心所要表达的精神和意志进一步解放出来,而精神和意志正是作品除了艺术家思想之外还可能会独立存在的形式。比如,形似与神似之间,在没有暴力定义的前提下,观者从视觉上受到的启发和感受或许是独立存在的,比如陶瓷的天青色和三彩,观者感受到的或许会是儒雅清淡和盛世富足的独立感受,而这些并非是创造这些颜色和釉料的人想要表现的初衷,他们更多的是依据现有的工艺和地方性材料完成了一件作品,他们或许是想在器型上有所作为,但是材料赋予新的精神和意志却因此生成。

综合材料的使用,使艺术家的感性世界更加具备“不科学”性,艺术家不是科学家,至少不是特别关注逻辑性的群体,他们更多的是关注来自内心的主观判断,对自我的精神和意志痴迷。综合材料的运用使形式变得敏感,从细节上反映出各种精神倾向,由此抒发自我的内在情感并企图去影响观者的情绪。事实上,观者对材料也越来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笔者在绘画语言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问及名作的材料问题,也许是学生面对印刷品的原因,他们很多时候不明白综合材料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当然观者和观者之间的复述使信息变得诡异,此时我觉得学生应该尝试是综合材料去实践和体悟,因为综合材料所能表达的精神性是很难以一个人的语言去定义和统一所有人的观念的。

三、艺术的生命与生存

传统版画曾经拥有过辉煌的历史,也拯救了不少今日“边缘艺术”的境遇,难道这就是他复归原位蜕变成为纯粹艺术所必须承受的孤独?[③王晓明,中国版画地位的变迁【J】美术大观,2006.11]很多艺术家开始以综合材料的新语言形式来改变版画的孤独局面。综合材料绘画是运用综合多种材料达到综合的艺术效果,其中包含了各画种、各学科的综合。材料的综合性并不是目的,它是实现艺术的手段之一,所以,它体现出画种的综合、创作形式的综合、媒介的综合、技法的综合、审美思维的综合、基底的综合、信息的综合、工具的综合、颜料的综合、情感的综合和表现手段的综合、思想文化的综合等。

杰克逊-波洛克说,新的要求需要新的技法。现代美术家找到了表达他们自己思想的新方式、新手段。他觉得现代画家无法用文艺复兴或其他任何一种往昔文化的古老形式来表现这个时代,表现飞机、原子弹、无线电。每个时代都会找寻自身的技法,波洛克的早期作品就有运用综合材料的“滴色画”先例,在他的作品中会运用油画颜料、钉子、纽扣、钥匙、硬币、香烟、火柴之类的东西,综合材料体现出特有的肌理,还增强了在创作时的随意性,综合材料明显表达了作品的反传统思潮。

艺术史无时无刻不是在对传统美学提出质疑,一部分当代艺术家去寻求艺术所带来的真实性,一些作品从原始性上探索新的生命形式,同时一直让西方艺术所陌生的东方美学开始发力,东方艺术和儿童艺术一样让“艺术探索精神”的艺术家们找到了新的方向即自然主义的视角。波洛克放弃画架和调色板,他将大量非绘画材料引入绘画后,材料在绘画中的角色彻底改变了。波洛克体现了在丰裕的物质财富面前,不仅仅满足工业物质财富,而且利用物质财富的工具材料来获得丰富的精神世界。波普的材料是现成品,其中罗伯特-劳森伯格对材料的运用十分自由,这和他的生活环境和知识影响有关,作品《贮藏所》是采用了油彩、铅笔、布、木材和金属综合材料,将一套日常用品醒目地放在被涂刷的背景下面。杜尚、波普艺术提出让材料具备文化和社会的意义,材料脱离物质本身,它拓展了人们的想象,使材料变得具有生命。

材料文化对艺术生命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和立体化,艺术表现不再是单一视角的评价,它把传统的绘画理念继承和发扬的同时,从视觉语言上重新架构新的视觉意义,综合材料在创作过程中克服了传统材料在视觉传达、内涵表现上的局限性,引发新的语言生命,它所带来的视觉感受和审美、美学的探索是具有前瞻性和时代精神的。综合材料绘画也是中西艺术的一次融合,它包含了绘画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探索,将来的综合材料势必突破当下的材料局限,或许声波、光波被选择也是可能。黑格尔说,艺术的美是源于精神再生之美。它的创造超越自然的时候程度越高,那么艺术超出自然的美就越大。自然本身就是最为合理的存在形式,艺术的美学超越自然,那么艺术生命才可能延续。

猜你喜欢
观者艺术家艺术
端午节观龙舟赛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