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维豪兄的印

2019-07-17 08:04冯立
书画世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篆刻书法创作

冯立

要说维豪兄,得先从我俩认识开始说起。他本科比我长四届,他毕业,我刚入学,巧的是我们在同一个教室读书,后来又同一年毕业(他硕士,我学士)。我们这届本科与以往不同,有并行的两个专业方向(书法与篆刻、书法学与教育)。楼上楼下,我们常常相互串门,关系很好。一次我去他们班里,正巧他也在。简单聊了几句,便是第一次正式交流,從此交流愈渐深入,乃至直到现在我们有时还会疑惑为何我俩会走到一起来。

平时与他交流最多的,便是篆刻。他的篆刻作品早在读书时就已获得过各类专业展事的诸多奖项,实为我辈翘楚。近年来,我已经记不清楚多少次往来于乐微室(他的书斋),一起刻印,一起探讨,一起谈笑。我想,能与他玩到一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直率,这表现在对友朋的直言相谏。他常常要我们对他的作品提出看法与建议,不绕弯,不奉承,直抒胸臆,一针见血。要做到这点,似易实难。而时日久了,我们便会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交流学习。

他的篆刻,简要地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平(平实)、简(简约)、厚(浑厚)、古(入古)。因为太过熟悉,我得以翻看他的诸多印作,可以说从本科的临摹创作到现如今,他的印章都很“平”。这词儿似乎不太好听,但绝非贬义,而是给人整体的平实、质朴之感,无论对入印文字的经营布局还是最终的印面效果,这种平实恰如内心的真实写照,从骨子里流露到作品中。而“简”则是他一直以来在创作上不断实践的手法特征。虽然他的每一方篆刻作品风格不尽相同,但对于字法的选择,往往都是最为简洁明快的。而在刀法上,倘若你看过他现场的创作,便会了解,那些所谓的丰富“变化”都来自他“大刀阔斧”的挥运和看似“毫不经意”的敲敲打打,有时“简”到让你惊讶。“厚”似乎是习印者一致的审美追求,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充分,无论是其书法还是篆刻创作,都可以看到“厚”的影子。颜体楷书与西周金文是他近年书法创作的主要方向,与在篆刻中取法古玺、汉印风格一样,其点画的苍浑与结构的饱满都在诠释“厚”的内涵。最后一点是“古”,“入古”或者说“有古意”都是从作品气息上、格调上讲的。相比较前三点而言,要求也更高。说到维豪兄作品的“古”,便是他的好古之心、学古之能。他的很多作品似乎让人感觉很熟悉却又有点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取法于古代经典,这也是我们学习篆刻的必经之路,但要学好用好,却并非易事。在他的作品中,不论是古玺、汉印还是流派印风格,都能做到对经典的化用,尤其是通过对吴让之篆刻作品的长期研习,他能自如地将其艺术元素运用在不同的印章风格中。在创作上,我和他一样,都会有点儿“不自信”,有时会苦恼于“风格”问题,生怕刻出来的作品没风格。其实在别人看来,你的作品本身早就带着你的“味儿”,而刚才说的那点“陌生”感,我想大概就是维豪兄的“味儿”吧。

都说书如其人,印如其人。读了维豪兄的印,你便可知他真诚、平实、坦荡的为人。

猜你喜欢
篆刻书法创作
Jazz
诗书画苑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