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辉 刘丹凤
摘要:气候变暖已成为当前全球性的问题,降低碳排放成为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鉴于工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首先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进行简要概述;然后将能源消耗、水泥和垃圾处理及绿地规模等影响工业碳排放的因素作为指标,构建碳排放计量模型,以此为依据,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其降碳形势较为严峻;最后从政府、企业、产业集聚区内外部环境层面提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低碳化发展策略。
Abstract: Climate warming has become a global issue, and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for experts and scholars. As we all known, industry is the main source of carbon emission, this paper firstly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industrial cluster area in Henan province. Then, by tak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cement and waste disposal and the scale of green space as indicators, the carbon emission measurement model is constructed. As followings, the carbon emission situ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area in Henan province is analyzed, and we gained that the situ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s severe. Finally,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enan industrial cluster are proposed from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the environment.
關键词:碳排放计量模型;产业集聚区;低碳化发展;河南省
Key words: the measurement model of carbon emissions;industrial cluster area;low carbon development;Henan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10-0007-03
0 引言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自2009年部署建设以来,经过近9年规划建设,已成为全省经济重要增长极和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发展成效日益显现;但同时也存在着主导产业不突出,企业规模小,产业定位低等问题。结合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及省域产业集聚区存在的突出问题,适时开展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低碳化发展策略显得尤为必要。
1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概述
自河南省委、省政府2009年部署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来,经过将近9年的规划建设,数量已达180个,规划面积达3190.66km2,单位总数已达11125家,其中工业类为7608家,占总数的68.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1%,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7%;主营业务收入31263.81亿元,增长19.8%[1];其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但也存在主导产业不突出,企业规模小,产业定位低,产业粗放式发展,资源浪费严重,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初级产品多,中间产品多,高科技产品少等问题,需进行产业集聚区碳排放计量分析和发展策略的探讨[2]。
2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碳排放情况分析
2.1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碳排放计量模型构建
结合娄伟、李萌等[3]已有的相关碳排放计量方法,构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碳排放量计量公式为:
CO2排放量= CO2排放总量—CO2吸收总量
《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指出,温室气体排放源主要有能源、工业生产过程、废弃物、土地利用变化(碳汇变化)等方面[4]。根据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的产业类型,其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能源消耗(化石类)、工业生产过程中等方面。
能源消耗产生的CO2排放总量=K×E
式中,E为不同类型能源使用量,可按标准折算为标准煤;系数K为碳排放系数,其因国家地区及技术条件和能源结构而定。根据我国的能源利用实际情况,采用“能源燃料折标准煤后CO2排放系数”,即燃烧1吨标准煤排放的CO2总量为2.42-2.72吨,文章取值为2.45吨,由此可得:
能源消耗带来 CO2排放总量= E×2.45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工业生产碳排放源主要以生产水泥、钢材、化工、有色金属冶炼、食品加工等为主,钢材、化工、有色金属冶、装备制造等生产过程的碳排放主要体现在能源使用上,已统计能源使用的碳排放,故不再统计;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包括主要原料石灰石中碳酸钙分解生成的CO2和煅烧水泥熟料及烘干原料所用燃料燃烧产生的CO2。为了不重复能源消费带来的CO2排放量,故水泥生产过程的CO2排放量一般采用以下公式[5]:
水泥生产的CO2排放量=M×0.6
式中,M表示水泥生产量,系数0.6表示生产1吨水泥熟料,水泥原料分解带来的CO2排放量为0.6吨。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类园区是以高、精、尖等产业为主,还有园区以食品加工、纺织等轻工业为主,此类园区化石能源消费很少,碳排放统计以耗电为主,电力属于二次能源,《IPC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统计,电力碳排放系数为零,故不予考虑。
园区垃圾产生的CO2排放总量计算公式为:
废弃物(垃圾)CO2排放总量=S×0.3
式中,S表示垃圾总量,0.3表示1吨垃圾产生的CO2排放量为0.3吨。
随着当今社会对环境的重视,园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也重视绿地和绿色开敞空间建设力度;绿地植被属于碳汇。因此,绿地植被吸收的CO2总量也应考虑。绿地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计算公式为:
植被吸收的CO2总量=F×0.95
式中,F表示区域地表植被的面积,包括林地和草地面积,单位为公顷。欧盟环保署的研究[6]表明,世界化石能源消费所排放碳元素中,大约有65%被地表植被所吸收,其中1公顷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为0.95吨。
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CO2排放总量=能源消耗产生的CO2排放总量+水泥生产的CO2排放量+废弃物(垃圾)CO2排放总量-植被吸收的CO2总量。
简化为:CO2排放总量=E×2.45+M×0.6+S×0.3-F×0.95
式中,标注与前文一致。
2.2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碳排放情况分析
通过收集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能源消费量、水泥生产量、垃圾、绿地面积等资料,结合构建的碳排放计量模型,通过计算得出碳排放总量如图1所示。
据图所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自2009年规划建设以来,碳排放量居高不下, 2009-2014年持续增高;2015、2016年有小幅回落。由此可以看出,产业集聚区碳排放形势还较为严重,低碳化发展势在必行。
3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低碳化发展策略
对于全省产业集聚区来说,影响低碳化的因素主要涉及政府、企业、环境等三个方面。政府可从低碳规划编制、政策机制等角度来降碳;企业是产业集聚区的主体,主要从生产技术、创新机制、管理等方面影响碳排放量;环境主要是周围自然环境、内部绿化,可发挥碳汇功能降低碳排放量。
3.1 政府层面
政府在产业集聚区低碳规划编制、產业类型引导等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从这两个方面加快产业集聚区低碳化进程。
3.1.1 产业集聚区低碳规划编制
按照“三规”(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合一原则,加强产业集聚区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程度;相关部门要对产业集聚区规划集中联审,确保产业集聚区布局、用地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一致。同时,将低碳理念贯穿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过程中。
①产业集聚区低碳交通规划。园区道路规划渗入“低碳”理念;规划或改建内部货运车辆专用道;大力发展以可达性水平高的内部公共交通为主导的机动化职工出行方式,配置接送职工上下班的公共车辆;规划或改建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提高园区居民的幸福指数,道路的尺度要适合行人和自行车使用,完善内部道路非机动化系统网络布局,提高交通网络的通达性。通过合理规划引导人们选择低碳的外出方式,降低小汽车依赖性,减少园区交通碳排放,建立环境友好型交通系统;同时,园区中的步行道路以透气地面为主,以免影响碳汇容积量,做到园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实现产业集聚区土地混合利用。充分考虑产业集聚区不同功能土地的兼容性,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合理布局工业、居住等各类功能用地,形成以短路径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方式,并强调是“有效混合”[7],减少长距离出行;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减少不同功能用地使用者的出行距离。结合河南产业集聚区实际情况,在保障产业集聚区用地指标需求的前提下,按照集约、节约的原则利用土地,杜绝集聚区土地资源闲置;个别地区结合省域农村建设规划,通过农村居民点拆并置换的土地指标,优先用于产业集聚区建设,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上要酌情给以考虑。
③完善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配置。在产业集聚区内,按照相关标准规范,配置一定数量和等级的公共服务设施,减少无效交通,实现内部职工生活低碳化,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用于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集聚区内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员工的居住、商业、教育、医疗等需求,创造宜居、宜业的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产业集聚区内的基础设施需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考虑安排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合理衔接。积极筹措资金,支持产业集聚区内道路、环保、给排水、消防、通信、燃气、电缆、污水处理与废物收集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个别地区结合政府资金引导力度,形成多梯度、多领域、多维度和社会化、市场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同时,逐步加快集聚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④开展产业集聚区低碳建筑设计。
产业集聚区厂房建筑在设计时应贯彻低碳理念,加快推进建筑节能,促进绿色建筑体系向低碳建筑体系的提升,制定低碳建筑设计标准,全面推进低碳建筑的设计、建造及使用[8]。建筑材料选择尽量选用天然石材,采用节能的围护结构;根据地域气候特征,配置太阳能、风能及地热等清洁能源利用装备,有条件的地区将太阳能电板安置于厂房顶部,同时,采用“坐北朝南”的方位设计,以充分利用自然日照,减少照明时间,降低能源消耗;最大程度利用自然通风,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
在省域产业集聚区范围内积极开展绿色厂房建设与整治,以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为原则,厂房以三层和单体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为主,鼓励各个集聚区建设标准化绿色厂房;同时,对于标准化绿色厂房建设情况好的集聚区,在满足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给予用地指标奖励。
3.1.2 产业集聚区产业类型选择
产业集聚区在进行产业定位时,应选择能耗少以及综合效益好的低碳产业,构建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产业体系;园区中的产业尽量形成专业化分工,构成一体化产业链,发挥集聚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减少相互之间交通联系过程中的碳排放。结合河南省的自身实际情况及当今低碳发展趋势,产业类型在选择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突出发展主导产业。支持有条件的集聚区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级装备制造业和高新产业;按照环境保护标准,严格产业项目准入门槛,逐步淘汰三类工业项目;充分考虑本地实际,突出产业特色,培育主导产业。
积极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类型选择应在省域适宜区域内,在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前提下,按照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尽可能地选择与同门类、同环节的产业具有协作关系的产业,形成产业链,提高集聚区发展效率。加快高能耗产业转型升级改造,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同时,深入系统地研究本地区的资源要素禀赋,分析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可能性;在此前提下,因地制宜地确定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及配套产业,实现地区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步形成规模化、特色化产业集群。
3.2 企业层面
企业是产业集聚区的主体,主要从创新体系、生产技术、日常管理等方面影响产业集聚区碳排放量。
3.2.1 构建产业集聚区低碳创新体系
创新是产业永葆活力的制胜法宝,故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引导园区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尤其是高等级的国家、省级研发中心,在资金扶持、项目立项、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以支持。各地集聚区要结合当前发展机遇,加大产业孵化园、产业创新基地建设。同时,各地市产业集聚区要和地方高校加强密切合作,推动技术向产品的转化。
加大集聚区高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各地市相关部门应结合自身经济实力,设立多渠道的人才引进补助办法,特别是对于高层次人才及紧缺人才的引进,在科研资助、福利待遇及家庭安置等方面酌情给以政策优惠。逐步优化人才培育环境,以形成多元化的人才成长格局,重视人才的经济地位与应有福利的分配,为园区创新体系提供内在基础。
培养自主创新机制。产业集聚区要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尝试与省内外高校、科研单位等建立研发合作关系,建立创新合作组织;提高对高新技術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自主创新中心和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3.2.2 改进产业集聚区生产技术
落实集约节约发展和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是产业集聚区改进生产技术的内在要求,按照“集约节约、循环高效、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集聚区提供示范[9]。集聚区要采取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技术,使用低碳能源和氢基能源,实现集聚区低碳和零碳排放。
3.2.3 加强产业集聚区日常管理
强化产业集聚区企业管理,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技术进步。集聚区管理部门建立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分明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加快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和推广。集聚区内部广泛宣传低碳理念,树立职工低碳生活生产意识。
3.3 优化产业集聚区内、外部环境
绿地系统可发挥碳汇功能,集聚区应重视绿化建设,为绿色开敞空间奠定基础;结合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做好园区各个功能分区的绿地布局,根据功能区的产业类型,配置不同的植被;绿化树种的选择以成年树种为主,并选择种植碳汇系数高的植物[10]。因地制宜地加大集聚区周边绿化、防护绿地建设及周围森林的保护力度,逐步形成绿色开敞空间布局结构。
4 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产业集聚区低碳化发展是必然的。政府不仅为低碳产业集聚区的构建提供政策引导,同时也为低碳产业集聚区的顺利建设提供政策保障;企业是产业集聚区的主体,建设低碳产业集聚区,企业必须参与进来;自然环境中的绿色植被作为碳汇,可减缓产业集聚区的碳排放量,为产业集聚区低碳化发展提供内外部保障。
参考文献:
[1]胡五岳,俞肖云,刘朝阳.2015年河南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陈娟.河南省产业集聚发展问题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
[3]娄伟,李萌.低碳经济规划理论·方法·模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2006.
[5]娄伟.城市碳排放量测算方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5(3):104-110.
[6]赵震宇,宋冬林.中国化石能源使用可持续性评估: 基于1990-2006年数据[J].地理科学,2010,30(1):75-80.
[7]潘海啸,等.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6):57-64.
[8]张会恒.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几点思考[J].财贸研究,2011(01):156.
[9]韩亮.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2):27-28.
[10]刘丽荣,刘婵,李欣原.低碳工业园区规划的碳排放计量分析系统构建[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3,3(1):69-73.
[11]刘丹凤,胡俊辉.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对外经贸,2016(8):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