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杰
近日,以“文旅融合,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中国旅游日”在北京拉开帷幕,倡导文化旅游融合,继续提升文化旅游服务品质,让文化旅游真正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新动能。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厚,文化节事展会更是亮点频现、精彩纷呈,以旅游为载体,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也极其重视文化资源和文旅产业发展,近期以推动中轴线申遗保护、发布长城文化带保护规划、举办高标准世界园艺博览会为抓手和契机,不断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了文旅融合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文旅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
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文旅进入了全面融合的新阶段。2018年3月13日,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旅游局与文化部合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留原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至此,伴随着发展主体、机构改革、行政改革层面的融合,文旅融合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行政机构上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扫除了机制障碍。
实际上,文旅融合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主要是产品层面的融合。新阶段的文旅融合,是包含产业、理念、职能、市场、服务等在内的全面融合。在文旅融合过程中,文化和旅游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文化是核心,旅游是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动力,旅游是文化的平台和依托。有了文化的注入,旅游的发展便有了灵魂,能够走得更远,更加容易得到市场和游客的认可;有了旅游的平台,文化便能得到更好的挖掘和传承,更有利于释放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丰富文化发展的空间。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加强、相互支撑、共生共荣,形成以文化为魂、旅游为骨的新型文旅产业。文化与旅游融合,不仅有助于文化与旅游资源优势互补,起到保护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保持旅游业旺盛生命力的作用,还能够为当地带来就业和收入,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历史人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地域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乡土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创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几个方面。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摆正文化和旅游之间的关系。既要避免保护至高无上的文化原教旨主义,又要避免强调开发忽视保护的利益至上主义。盲目的保护对于生产生活的限制红线不明,执行尺度不一,不利于当地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严重的甚至造成地区发展水平的倒退。恰当地对待文化遗产的方式是要形成一个好的利益关系和保护机制,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才会使文化得到真正的保护,旅游得到良性的发展。主要做法是集合政府和社会力量,以文旅融合发展推进相关产业和事业发展,使传统文化得到现代解读,使之变成现代的产品,赋予其市场的价值和商品的价值.共同推进经济发展、产业提升与民众利益共享。
北京文旅融合亮点频现
北京作为千年占都、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长城、运河、故宫、中轴线、三山五园等为代表的大量文化遗存,同时还形成了光辉灿烂的现代文明,文化资源丰厚独特。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不断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大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在做好文化保护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丰富宜人、充满魅力的城市文旅发展空间,形成了多主体多文化多类型多点开花的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局面。
以故宫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激活成文创旅游大1P。故宫作为一个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文化符号,拥有众多皇宫建筑群、文物古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象征。近年来,在文创产业带动下,故宫化身成为“网红”,受到众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据统计,2018年故宫接待量突破1700万人次,其中30岁以下观众占30%,“80后”“90后”已成为故宫游客中的主力。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主要就在于通过挖掘故宫丰富的传统文化,开发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搭建起了自己的商业版图和一条基于IP价值开发的产业链,开发出了挂历、宫廷娃娃、口红等万余种爆款文创产品,2017年故宫文创年收入超过l5亿。加强跨界合作,与稻香村、农夫山泉等知名品牌合作,与阿里巴巴、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达成合作,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开发出趣味十足的APP,通过增强现实技术(AR)、互动沉浸技术(MR)、3D等科技手段,提升其文化价值,传播故宫文化内涵,受到了大众的青睐,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标杆。
以首钢为代表的工业遗产重新焕发生机活力。首钢作为我国冶金工业发展的缩影,首钢搬迁之后,遗留下的工业遗产利用成为实现新首钢地区文化、产业、生态、活力复兴的重要一环。新首钢复兴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持续推进文化融合传承,实现文化复兴,要对百年首钢工业印记进行展示和传承。深度挖掘老工业区历史文化遗产与工业遗存人文价值,融入现代元素,释放传统工业资源的生命力;推进首钢主厂区、二通厂区等工业遗存保护利用改造,重点建设3号高炉改造工程、脱硫车間改造工程,因地制宜建设博物馆、产业孵化基地、休闲体验设施;利用铁轨、管廊、传送带等工业遗存建设铁轨绿道、空中步道,营造城市特色公共空间。利用新建体育设施和工业遗存空间,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节庆赛事活动;结合首钢工业遗址公园建设,打造工业旅游精品工程。
主题公园成文旅融合重要载体。以迪士尼为代表的国际主题乐园,内容涵盖了电影、文学、动漫等文化产品,同时延伸出餐饮、住宿、会展、教育培训等产业,而贯穿这些产业的核心正是IP。近年来,北京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已经明确指出,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资源整合、业态融合,提升旅游内涵质量,丰富文化旅游新业态。不过,在主题公园方面仍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IP和产业的串联和整合能力。主题公园如何更好地发展,更有效地带动文旅发展,也是北京一直在探索的命题。在这种背景下,通州环球主题公园应运而生,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发展的核心依托项目。环球主题公园主体已于2018年底动工,未来将主要引进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演艺娱乐、文博非遗、影视制作、国际交往、艺术品交易、高端服务、文化融合、休闲度假等一批上下游产业,形成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全产业链。该项目的落地将会产生聚集效应,形成产业集群,带动北京文旅产业的发展,进而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