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赵建,郭振慧,崔亿久,高鑫娣,杨许月
基于新工科理念下的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优化研究
冯赵建,郭振慧,崔亿久,高鑫娣,杨许月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0)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是提升师资队伍质量、适应高校改革进程的重中之重。结合新工科理念,构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是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新工科理念下的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发展现状为基点展开研究,深入分析了现存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从运行、制度、资源以及受训四个方面搭建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优化模型,提出了新工科专业需求导向、优化方案、研究志趣等多项较为成熟的举措。体系优化将推动新工科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助力师资培训体系完善,推进河北省地区师资队伍素质整体
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优化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2020年将从顶层设计入手建立健全高校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大学生成为技术创新和自主创业的主力军。这就要求高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队伍建设,为中国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与基础理论教育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内容丰富,操作性强,其核心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项目的深入开展,优化高层次师资队伍是关键。作为创新创业课程的创建者和实施者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者和理论研究者,教师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为推动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部和有关高校也在不断采取行动,有思想动员的“复旦共识”,带有行动计划的“天大行动”,以及组织实施的“北京指南”,学校和企业在高峰论坛上共同参加的“大学教堂”[1]。此时,新工科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新工科理念下的师资队伍培训体系模型优化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两者的有效结合直接关系到具有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新工科人才的培养。
新工科理念是基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新经济发展而提出的新型工程教育理念,以服务国家战略、面向未来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学科交叉融合、传统工科升级、探索新兴工科为手段,以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为研究内容,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引领型的工程科技人才。具有实用性、交叉性、综合性、创新性的特征。
当前在新工科理念指引下,河北省高校内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日渐完善,较高质量地服务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在新工科理念深入融合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培训管理机制不完善,培训运作过程不规范,对外交流引导策略有待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有待扩展,讲师培训队伍有待构建等问题,阻碍了高校师资培训队伍体系优化发展。
新工科要求高校的管理体制要科学化,强调教师培训体系的应用水平和发展效率。但目前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管理和培训机制普遍缺乏个性化和科学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培训结业机制的系统性较差,造成了培训管理机制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的培养以及人才选择采用宽进宽出的机制,结业标准低甚至无标准,课程完成后自动视为培训完成,缺乏严格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培训结业机制。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知识更新速度快,发展迅速,形势变化复杂,受众广泛,学生的个性特征尤为明显,缺乏外来指导政策。
在河北省部分高校中,培训职能交叉,管理部门的核心地位尚未形成,这使得创新创业教师培训的整体过程难以运行,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的素质。在团队状态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和对培训结果的客观评估,难以客观地了解培训的客观效果和绩效情况。经调查研究发现,河北省高校通常把培训作为一项简单而常规的任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比较模糊,缺乏长效机制,影响了课堂质量和课程建设,造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活力难以持续的局面[2]。从目标培养到过程组织再到平台搭建,体系的欠缺是培训运作过程质量较差的重要原因。当前,在新工科理念下,传统固有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培训管理体系与新工科发展模式相冲突。创新创业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缺乏教育实践基地,教与学相分离,缺乏相应的快速途径以及有效载体,政策运用不得当,显然与新工科理念的应用性要求背道而驰。在现有管理体系下,往往重“管”轻“理”、重视“秩序”轻视“质量”、形式多、落实少、条块分割,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有待进一步充实更新。
创新型企业家讲师的进入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入口处严格引进人才,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教师素质,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但目前大部分高校不具备固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队伍,授课教师多为根据培训内容临时借用的本校人员,或因工作需要临时聘请的国内外专家,致使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质量和效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教学及发展均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同时由于讲师培训队伍构建的临时性,还伴随着一定的成本风险。这显然与当前新工科理念教师培训体系的稳定性存在一定冲突,很难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对新工科理念的深化和发展,导致教师培训体系流于表面形式,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改革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新工科理念贯彻还有待深化的主要原因是落实过程中理念的融合渗透性不够。在新技术、新经济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工科对教师的要求是符合“优秀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内涵标准。同时,根据新工科的内涵和特点,重点突出“新”的工程学科,体现多学科专业的跨学科整合与学科的工业性质。因此,新的工程部门在知识、行业经验、产业能力、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方面对创新创业教师都有很高的要求。具体来说,要有广泛的知识面,不仅要关注自身专业的学科,还要关注新兴学科、跨学科和前沿学科,特别是与专业领域相关的涉及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学科;掌握先进工程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具有解决各种前沿问题的行业经验,并与行业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具备研发创新的能力、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挑战和处理未来问题的能力;要具备工程教育理念及教育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还要重视“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良好的职业敬业精神,高尚的职业情操。但在培养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的过程中,新工科理念的实施很难达到上述标准。
针对新工科理念的整体背景,以问题及原因分析为平台,通过运行、制度、资源以及受训4个方面搭建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优化模型(图1)。最终形成新工科专业需求导向、优化方案、研究志趣以及新工科国际前沿需求把握等多项较为成熟的举措。
图1 新工科理念下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优化模型图
结合新工科理念,推进工程资源的交叉组合,建立工科院校师资培训体系的学科一体化,深入了解师资培训需求,制定综合培养计划,以工程开发为背景的评估体系为核心。通过“质量工程”“优秀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和“工程专业认证”要求的专业院校以现有教职工为基础,培养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对教师提出终身学习的要求,使教师不断拓展知识,关注与专业相关的新型性、交叉性、前沿性学科;脱产培训要求建立行业领先的合作基地,可使从事本行业的教师有所体验,积累解决各种前沿问题的经验,并与行业保持紧密合作[3],甚至定期到基地学习实践。
新工科理念下资源整合的关键是多样化的教师培训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及基地建设、资源库整合。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一批国家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学院,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建设一批协同育人、共建共享的实践基地或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另外,评估和评估制度具有重要的功能定位,科学考评体系的制定也体现了管理者的智慧和层次。科学的评估考核制度对考核人员具有积极作用,建立考核队伍也是必要的,例如审查员的反向评估机制[4]。近年来,由于高校排名过分强调科研指标,迫使教师们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放在科研上,甚至出现“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根据大学自身的定位,有必要合理平衡大学教学科研关系,科学确定评估体系中教学科研绩效的重要性,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教师分类管理方法,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最终促进新工科有序建设,推动新工科理念的深度融合。
经过教师申请、部门推荐、学校选拔多层方式,保证教师受训队伍的科学性。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借鉴学习最新研究成果,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向学力”。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建立以大型在线开放课程为主导的教育平台、以课程应用和教学服务为代表的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促进以教师创新再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此外,高科技公司聚集了产品设计开发、测试、销售服务各方面的精英,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科技公司具备现成的人力资源[5]。新型工科院校通过产学研合作与合作教育,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和分享社会资源,直接聘请所需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专家,但考虑到公司在职人员的工作性质,教学任务安排应具有灵活性。
新工科的发展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同时坚持发展育人观,推动传统工科的转型。教师培训体系应完善管理系统,严格培训制度,推动培训机制、培训流程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要实现我国工程教育由大到强的根本性转变,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实现全面超越,必须站在国际前沿来考量人才培养,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体系[6]。在招聘和人才引进方面,可借鉴国外成功有效的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操作性强的招聘流程及人才引进流程。结合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不仅要重视培训教师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真实性。重视对培训教师当前成绩的分析,并注意教师的成绩变化,重视个体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对在职培训教师,要做好师范教育工作,加强职业培训的系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明确课程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几大领域,使培训教师尽可能快地融入新工科项目的具体工作中。
新工科理念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创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建设适应新型工程复合型和转型观念下的教学团队是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灵魂,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后,据不完全统计,至2017年,国家发布了20余个相关文件,以促进创业和创新为内容并针对高校建设的文件达12个。其中,2016年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高校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创新创业政策发展作为根本目的,提出在创业教育改革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育人为导向[7]。在客观上推动了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新工科理念的提出为教学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优化创新创业教师培训体系的研究模型和后期应用,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学生的兴趣转化为方法,加强了内部和外部资源的科学整合,促进了新工科概念的调整和发展。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职工队伍建设,引导专业教师和职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在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课程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但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推进,高校师资匮乏问题日益突出,难以全面有效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因此,对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的优化进行研究,在“新工科”理念的基础上,将新工科进行相互参照,引入课程改革的稳定性框架,优化创新创业教师师资培训体系模型的构建。
教师素质的提高取决于人才培养和培训人才的引进。优化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加强评估定位,提升人才素质,促进了河北省教师素质整体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培养体系优化是一个系统的保障机制,通过对保障机制优化的建议,促进了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战略发展体系的建立。从运行水平、资源水平、制度水平、培训水平4个维度出发,结合新工科理念的“五个提升”,新工程人才素质的核心定位,教育教学评估定位,加强国家战略体系责任追究,追求价值促进和国际标准引进,以完善整体教师培训战略体系。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师资队伍就像“火车头”,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引擎,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无论是传统工科建设还是新工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是开展学科领域学术研究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和保障[8]。针对河北省当前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培训体系的问题,挖掘内容和形式两个范畴的原因,搭建新工科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的优化模型,最终实现助推新工科发展,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完成理念深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契合。
[1] 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 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2] 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3] 林健. 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35.
[4] 朱晓芸,梅伟惠,杨潮. 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2012(9):82-85.
[5] 田玉敏. “众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困境与对策[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18(2):102-105.
[6] 黄盈盈. 工匠精神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J]. 当代教育科学,2016(17):49-51.
[7] 张翔,杨川. 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的素质要求及培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8,39(5):66-69.
[8] 陈莉. 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9(6):64-67.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raining system of Hebei province based on the conception of new engineering
FENG Zhao-jian, GUO Zhen-hui, CUI Yi-jiu, GAO Xin-di, YANG Xu-yue
(College of Marxism,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0, China)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adapting to the reform process in universities. 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build a long-term mechanism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new engineer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facul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Based on the new engineering concept, this paper research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bei province, conducted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set up a targeted optimization model of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bei province from four aspects of operation, system, resources and training. A number of mature measures such as new engineering specialty demand orientation, optimization plan and research interest were studied. Finally, it explored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ystem optimization. It will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under the concept of new engineering, help improve the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n Hebei province.
new engineer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optimization
G645
B
1008-5394(2019)02-0101-05
10.19640/j.cnki.jtau.2019.02.023
2018-10-09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808020202);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JRSHZ-2018-03008);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2017CXCY016);河北省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F201703001)
冯赵建(1985 -),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创业就业教育。E-mail: zhiyeshengyake5@163.com。
责任编辑:宗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