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时期西域的毛纺织艺术

2019-07-17 11:26周菁葆
新疆艺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西域墓葬织物

□ 周菁葆

插羽毡帽(据今3800年,若羌县小河墓葬出土)

西域境内史前时期的毛织品存量较多。考古资料表明,西域编织从青铜器时代起,就表现出独具魅力的西域特征。百年以来,在西域地区曾出土了大量的编织遗物,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比较有把握地确认属于史前时期有编织遗物发现的遗址,主要包括古墓沟墓地、铁板河墓地、小河5 号墓地和扎滚鲁克第二期文化墓葬。这也就是说,除此之外其他许多遗址中发现的有可能属于史前时期的织物遗存,由于缺乏相关的年代学证据,因而不能将它们笼统地纳入史前时期染织和服饰艺术的范畴。

西域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毛织品,出自罗布诺尔地区的青铜器时代早期墓葬。二十世纪初,斯坦因和斯文·赫定在罗布泊西北发现的墓葬中,或多或少都出土了毛织物残片。不过,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现要属贝格曼在罗布泊西南发掘的小河墓地。贝格曼发掘了12 座墓葬,墓中死者的服饰大多保存完好,头戴毡帽,身裹毛织斗篷,腰围或编或织的毛布腰衣,足蹬短腰皮靴。1939年,贝格曼在斯德哥尔摩发表了《新疆考古研究》一书,认为墓地所属文化等同于斯文赫定和斯坦因的上述发现,这些墓葬都具有典型的土著特征。

考古发现表明,先秦时期,随着西域畜牧业的发展。毛纺织业也逐步得到了发展,生活在西域的人们,主要以动物皮和毛作为服饰原料。他们擅长纺织各色毛布,还用彩色颜料在毛布上绘染图案,惯于用鸟、禽羽毛作为服装的配饰。当时西域各地的服饰文化,都表现出区域特色。罗布泊人的主要衣着有皮衣、毛布斗篷、插有翎毛的毡帽、腰衣、皮靴。这些服装虽然比较简陋,但流露出原始自然之美。伊州、伊吾(哈密)出土的皮裘大衣皮质柔韧,形制完善;毛布长袍、裤装和皮靴古朴大方;彩色毛织品及毡制品上装饰图案凸显几何纹特色,色彩搭配艳丽和谐。且末居民的毛布服装,无论是开襟长袍、有裆裤子,还是妇女裙装,都色彩鲜艳。说明当地居民掌握了较高的毛纺织及染色技艺,其交领、镶边工艺,对后世的西域服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生活在吐鲁番地区的姑师人,冬季多着毛皮大衣、连裤长筒毛皮鞋,夏穿圆领毛布衫。女性服饰款式新颖,喜穿裥色条纹裙装,高尖帽独具特色。

先秦时期西域的皮革鞣制技术、毛纺织技术、染色工艺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服装款式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起来。综上所述,西域居民的服装鞋帽,衣装款式粗犷奇特,装饰古朴,形成烂漫、绚丽的奇异服饰风格。

另外,还发掘出残存一半的圆帽一顶。毡厚约1.5 厘米。表面残存横向缝缀的数道加捻的合股浅红色毛绳,绳粗约0.3 厘米。帽檐用浅红色线锁缝牙边,线脚宽1.5—2 厘米。此帽质地厚实,形制古朴,用红色毛线缝缀排布的装饰面别有一番风情,是中国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帽子实物之一。

女性毛织腰衣和男性腰衣式样不同。为平纹组织。经纬均采用羊毛纱,用棕、白两色相间织出竖向条纹。腰衣两端的饰穗由延长的棕色纬线构成,并合捻成两对粗绳,于右胯处系结。腰衣下面的饰穗长而细密,由延长的棕色经线和间隔出现的四组白色经线构成,穗下端呈绳套形。

女性毛织腰衣(据今3800年,若羌县小河墓葬出土)

毛织斗篷(距今3800年,若羌小河墓葬出土)

毛织斗篷为原白色,中部有残缺。在平整的织面上,用红色毛线绣出四道与幅边平行的经向红色条带,条带下端编结成穗,与斗篷一端边缘伸出的原色饰穗等齐。这种在原色平面织物上绣缝红色条带的装饰法,不但显现了色彩对比的装饰性,而且使原本平淡的织物面料,因条带的凸起给人的视觉以适度的冲击,达到了既简洁又不落俗套的装饰效果。

毛织斗篷均为平纹组织,大部分斗篷都有手工编结的绳状幅边,在保存完整的斗篷经尾部分,则一律用延长的经线拴结出长十余厘米或疏或密的流苏。斗篷底边都发现有用红色毛线以通经断纬技法织出的短线条,贝格曼认为,这种红线条在织物上几乎不被注意,不能将其视为装饰,可能具有其他方面的意义。毛织腰衣上见通经断纬技法织出的阶梯图案,这种阶梯图案与墓地发现的众多草编篓的图案相似。贝氏由此分析,这些织物“是当地织造的,而织花技术却源于西方”。

幼儿腰衣为窄条带形。合股的原白毛线以二上二下斜编法织成,两端延长出饰穗。这种腰衣为幼儿使用,与上述女性腰衣的形制有所差别。两端有长长的饰穗,而下端不留饰穗。使用时将腰衣的编织部分围在后腰上,两端饰穗部分在腹部相互扎结,饰穗垂在腹部中间,别有情趣。

古墓沟墓地出土的织物,为中国目前所发现最古老的织物标本,它也是史前时期织物艺术的早期典型样式。这些毛织物的原料大都以羊毛为主。从羊毛的剪取到毛布、毛毯或毛毡的制成,其中有较复杂的工艺过程,包括净毛、弹毛、纺纱、织造、染色及图案设计等主要步骤。毛纤维的充分利用是人类社会技术文化进步的一个标志。

在东疆的哈密五堡青铜器时代晚期的古墓中,也发现了大量精美的毛织品。五堡各墓葬的墓主人服饰大致相类,头戴尖顶毡帽或尖顶毛线编织帽,身穿毛皮大衣或皮革大衣,内穿毛布袍、裤,足蹬长统皮靴或高腰皮靴。同小河、古墓沟出土的纺织品相比,这一时期的织物普遍精细,毛纱均匀,组织细致密。除了平纹外,还出现大量2/2 斜纹。

幼儿腰衣(距今3800年,若羌小河墓葬出土)

咖啡色刺绣毛布裤(距今3000年,哈密五堡墓葬出土)

刺绣毛布裤是用一幅完整而织制精细的平纹毛布对折缝合成的裤管,裤管上端由延长的经线编出流苏,并缝一条用于系缚的腰带。咖啡色底,以黑色毛线织出宽窄不同的横条形纹饰,并且在裤腿外侧用合股的白线绣出三列曲折纹。这件毛布裤与中国古代史籍中记载的“胫衣”类同。无腰无裆,穿套在胫上,所以把它叫做“胫衣”。“胫衣”在文献史料中记载颇多,但实物十分少见,这件毛布“胫衣”的出土,填补了这一空白。

这件上衣的款式特色是衣身宽大而衣袖窄短。虽然有多处残损,但款式特征基本上得以保存。衣料为平纹毛布,在棕色底上显浅黄色宽条纹,中间有蓝、绯色细条纹。色调搭配和谐中透出明暗对比强烈的风格。宽细相间的条、道形装饰纹样,使面料显出典雅的韵致。衣物经纬线均为“Z”向加捻,且粗细均匀,经密9 根/厘米,纬密26 根/厘米。

竖条纹毛布上衣(距今3000年,哈密五堡墓葬出土)

古代西域人的社会经济生活是以畜牧业为主,有少量的农业经济。畜牧业生产是他们经济生活的基础,同时也构成了他们物质文化的面貌。西域出土的毛织物数量较多,有毛布毯,原料主要为羊绒、羊毛,均为平纹织物。制作较好的毛毯,所用毛线粗细均匀,毯面组织平整。

西域出土的毛织物品种,主要有毛布毯、毛毡和罽、褐等类型。毛布毯是纺织较为粗疏的一种毛毯,中国古代将毛毯称之为氍毹、罽褥、毛褥等。毛毡为无纺纤维,《天工开物》记载有制毡方法。罽、褐类均为毛织布,细者称罽,粗者称褐。《说文》言:“罽,西胡毳衣也。”《尔雅》郭璞注曰:罽为“胡人织羊毛作衣”。西域地区所发现的史前时期毛毯、毛毡和罽、褐等,无论从工艺技术或纤维艺术方面都成为中国早期编织文化的典型样式。

西域早期铁器时代的毛织品发现更为丰富,其中且末扎滚鲁克二期文化墓葬出土最多。在于阗克里雅流域的考古调查发掘中,也发现了与扎滚鲁克二期时代风格相近的一批毛织品。在扎滚鲁克墓地1985年的发掘报告中,对出土毛织物的纤维、纺捻、组织结构、织物规格、染色、显花等特点进行了分析概述。

黑褐色尖顶毡帽(距今2800年,且末扎滚鲁克墓葬出土)

尖顶毡帽是用两片近似三角形的黑褐色毛毡对缝。下宽上尖,顶端特意缝出鸟头状。黄色缝线均匀细密的针脚,成为装饰帽上特殊的装饰,帽的口缘外翻。从帽缘到帽顶呈斜坡状,情趣盎然。这种帽顶高尖的尖帽,是古代塞种人喜欢戴的帽类之一,尖顶高帽在古代西域各地流传甚广,一直到唐朝盛行不衰。

棕色斜褐长袍是用四块织成料缝制。织料为特殊规格的整块织物,根据需要织出衣服的不同部位,不需剪裁,直接缝制出服装。此件为两块长290 厘米、幅宽55 厘米的织料前身对折,与后背的左右片并缝,留出袖部,腋部稍内折,由两块长45、幅宽55 厘米,分别折缝为束口衣袖接缝到预留的袖部。这四块织料均织出一段枣红色饰边,巧妙地装饰在衣袖边和下摆处。前襟边缘均缝有用三色五根粗毛线组成的装饰线。这件衣服为已知年代较早的用毛织料缝纫的衣服,织料的规格尺寸、经头经尾的处理技术等,反映出古代西域的毛纺织工艺特点。

款式为开襟短袖,衣身比较宽大,袖窄小且短。面料为白色底上饰有棕色竖条纹,显得古朴大方。这件衣服的显著特点是衣袖长度仅为臂膊的一半,故称半臂。这种款式在后来西域古代居民的服装中,演化为著名的半臂衫。

款式为开襟半长衣。面料色泽鲜艳动人,以三条横道为一组连续排列的装饰纹样,使毛纱在轻薄飘逸中又添加了几分稳重感。虽然衣服只有半边保存较完好,但开襟的大体形制可以看出来。在衣襟的边缘有蓝色牙线作为配饰。衣袖缝合处的斜向针脚,简直就是一道美妙的装饰工艺。

毛纱帔巾呈长方形,用浅篮色毛纱缝制,轻薄柔软。帔巾四周包缘,两端出穗,穗子用毛纱合股而成。帔巾的表面横行分别缝缀三条平行的红色窄条毛布,既美观,又可增强其牢固性。帔巾也叫帔帛、帔子,是绕于肩上起装饰作用的一种衣饰。《释名·释衣》曰:“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中原平民百姓经常戴这种衣饰,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云:“秦有披帛,以丝帛为之,汉即以罗”。这件毛纱帔巾是中国目前时代最早且保存较好的帔巾,对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研究极具价值。

棕色斜褐长袍(距今2800年,且末扎滚鲁克墓葬出土)

棕条纹毛布短袖上衣(距今2800年,且末扎滚鲁克墓葬出土)

红色毛纱衣(距今2800年,且末扎滚鲁克墓葬出土)

浅蓝色毛纱帔巾(距今2800年,且末扎滚鲁克墓葬出土)

蓝色斜褐缂织花纹毛布裤(距今2800年,且末扎滚鲁克墓葬出土)

毛布童裙(距今2500年,且末扎滚鲁克墓葬出土)

斜褐缂织花纹毛布裤,宽腰、裤腿较窄、微喇叭,腰部和裤边有两道红色饰边。裤腿用幅宽55 厘米的毛布一折为二缝缀而成,接缝在内侧。在裤腰和裤腿底边用“通经断纬”的缂织法织出组合菱纹和回纹饰边。饰边为红色地,蓝、茄紫、土黄、姜黄、紫红等色毛线显花纹。裆为一块十字形的毛布料,对折呈三角形缝合在裤腿的裆部。

另有一条毛织衣裤为高腰、直筒裤。裤腿用幅宽62 厘米的毛布一折为二缝缀而成,接缝在内侧。裤腿底边织出宽4 厘米的红色饰边,以增加裤腿的美感。裆为一块十字形的毛布,有保存完整的两面幅边,边缘呈逐渐内收的阶梯状,对折呈三角形缝合在裤腿的裆部位。裤腿和裆的毛布组织相似,皆为2/2 斜纹,经纬线皆“Z”捻向,经线细、纬线粗。

毛布童裙形制为圆领套头式连衣裙。用红、浅黄、褐、蓝等多种颜色的毛布拼缝而成,下摆两侧各缀加一块三角形毛布,使其宽大。该裙装保存较完整,虽历经2500年,但色彩依旧鲜艳。拼图式的巧妙设计,使裙装显出活泼俏丽的风格。它是古代西域裙装的早期形制之一。

两头残,从下往上展开来看:酱紫色毛布,长140、幅宽22 厘米;蓝色毛布,长123、幅宽17 厘米;红色毛布,长166、幅宽16 厘米;黄色毛布,长105、幅宽24 厘米;蓝色毛布两处有接缝,黄色毛布一处有接缝,都不在一条横线上。尽管残破严重,但依然不失华美典雅的韵致。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绞经的纱罗织物,一般借用丝织物中的词汇,称之为“毛罗”。其结构基本为有固定绞组的二经绞,常见绞纱组织与平纹组织结合,利用纬线在不同纠经梭口的变化,形成小块实地与孔隙相间的表面效应。有意思的是,在平纹部分还发现以通经断纬技法织出彩色花纹,极有特色。青铜器时代早期就已发展起来的通经断纬技法,此时应用十分普遍,织物图案也越来越丰富。

扎滚鲁克史前时期的织物和服饰艺术,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色彩,这亦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必然反映。在史前时期,扎滚鲁克的经济是以畜牧业为主,畜养的牧畜为马、牛、羊、驴、鹿等,也有部分农业生产,种植粟、麦等粮食作物,手工业生产有木、角、毡、纺织、皮革制作等。尤以毛纺织占有重要的地位。毛纺织品数量之多,质量之精,可以说是跨时代的进步。其服饰款式和织物纹饰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面貌。服饰款式在实用的基础上,形成了朴素、简洁的格调。织物纹饰风格大体与该地区史前时期木雕艺术风格相一致,动物纹样依然是艺术表现的主体。史前时期的动物纹饰与鄂尔多斯艺术和斯基泰艺术有着某种渊源关系,林梅村先生亦指出扎滚鲁克墓葬出土的动物纹织物与蒙古人民共和国诺音乌拉匈奴墓出土的织物及山普拉墓地出土的动物纹织物应同属斯基泰文化。

不仅如此,动物纹饰中的争斗图式还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有着联系。有学者指出诺音乌拉毛毯上所描绘的场景:牦牛与有角狮之间的搏斗,以及半狮半鹫怪兽袭击一头鹿。牦牛表现得高度图案化,头异常大,低垂,吐出长舌。猛兽攻击偶蹄目动物的场景,乃是很早时期以来西亚诸族艺术的特征;这一母题从美索不达米亚传入小亚细亚,又通过塞人而传播到南西伯利亚,后传入匈奴人中。

织物纹饰中动物纹样的反复出现,也证明了这种具有草原文明性质的艺术模式在扎滚鲁克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亦非外来文化短暂的输入,而是远古扎滚鲁克人在接受外来文明的同时,将其融合为具有本土特征并持续发展的一种民族形式。其次,在扎滚鲁克墓地出土的织物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扎滚鲁克人对矿物染料和植物染料的熟练应用,不仅如此,有专家认为还存在一种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混合使用的情况。许多织物至今依然呈现着鲜明而饱和的色彩效果。在编织工艺方面,采用平纹、斜纹、缂织、植绒、缀织等组织结构,织造的毛布、毛毯、褐、罽、带、地毯等,品类多样,技艺精湛。特别是采用斜纹和缂织织造的毛布,堪称织造技术的一大进步,它的工艺要求比传统的平纹组织要求高,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另外还发现有以编织带联缀的方法组成整幅面料以及以类似漏印、版印或手绘的方法表现织物纹样的技巧,这都体现出扎滚鲁克远古居民的聪明才智,也反映出该地区多样化的文化特征。

猜你喜欢
西域墓葬织物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丝绒织物》等103项纺织行业标准发布
张骞探西域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散章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