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魏 翔
丰收在即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退休后任道义是位“闲不住”的老人。2018年6月,西部枣业研究所所长任道义等人,在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街道杨家湾村,试种的“长寿菜”长势喜人,谁见谁夸好。原来,这种“长寿菜”不是别的,正是甘薯叶。在过去的一年里,任道义四处张罗,信心满满,在别人眼中不起眼的红薯叶子,在他眼里却是个“宝贝”。“已经有采购商在和我们合作了,前景看好。”任道义对记者说。
任道义退休前任甘肃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退休后,他自费到全省各地农村调查研究,并赴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五大老枣区及新疆新枣区参观学习,建成了陇枣第一园——兰州红枣品种示范园,指导农民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广种枣树,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红枣老人”。取得如此业绩,任道义并不满足,如今又看中了甘薯叶这一绿色产业,成了“红薯老人”,面对记者的询问,任道义道出了个中缘由。
行家现场做指导
良种良法效益好
砂田,是甘肃农民独创的抗旱农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类型。即在土地表面覆盖一层十多厘米厚的粗沙碎石,使土壤增温保墒,用以种植瓜菜和粮食作物。兰州、白银干旱区的砂田面积达百万余亩。
由于铺压砂田费工耗时,工程量大,种植作物的最佳使用年限只有20来年,人们戏说是“苦死老子,富死儿子,饿死孙子”的苦命田。现存的砂田基本都是三十年以上的老砂地,土砂混合,不宜种植,大部分被弃种荒芜,成了“人造戈壁”,导致生态危机。
为了给生产力低下的老砂田寻找出路,早在2001年,任道义就提出了在废弃的砂田种植枣树的设想,他和枣研所的同事们于2003年与皋兰县林业局合作,在水阜乡涝池村试点,结合退耕还林试栽枣树。这成了他最大的心事,最重要的工作。
那年春节刚过,他就到村里办砂田种枣培训班。村民渴望尽快改变面貌和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深深打动了任道义。他满怀激情地给村民讲立足当地资源,广开生产门路,讲党的惠农政策和种枣致富技术,调动了村民发展旱砂枣业的积极性。
种树时节,为确保苗木质量安全,他现场组织起苗、包装和运输,到造林地精心指导农民栽种。第一年,全村就栽植了550亩枣树,栽后十几天,看到90%以上的幼苗都发芽成活了,他和村民们高兴极了,大家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天天到地里查看枣苗。
任道义隔三差五从30公里外的兰州市往村里跑,发现有虫子危害幼苗了,他自己就跑去买药防治,有的村民没有修枝剪,他就买来修枝剪送给村民。
功夫不负有心人,涝池村的砂田种枣试验获得了成功,振奋人心。在国家和省市林业部门的支持下,县上做出了发展十万亩旱砂枣林的规划,作为生态治理和富民强县工程,抓实抓好,做出成效。
村民王成虎也尝到了“甜头”,他家里的23亩旱砂枣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村民们称赞旱砂枣是生态树、脱贫树。皋兰县的5.6万亩砂地枣林被树为全省林业十大优秀科技示范园区之一。新华社资深记者林田现场采访后感言:“砂田种枣好,废地变成宝;春采枣花蜜,秋收大红枣;枣郷景物美,旅游兴起了;世代受苦人,走上小康道。”
2007年,在省扶贫办的支持下,任道义又在白银区武川乡进行旱作种枣试验。他指导村民在荒芜的砂地栽植枣树1500亩,成活率达96%,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6年间全乡发展旱砂枣林1.5万亩,成为一个新的生态富民产业。
深入田间地头
专家地头考察
发展旱砂枣业,从设想提出、实验研究、典型示范到组织推广,任老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多次自费到全国各枣区考察学习,引进良种,满足枣业发展需求。十多年间,经西部枣研所规划设计和指导栽植的枣林达十多万亩。他自立课题,自行投资,坚持8年完成的“旱砂地枣树栽培研究与示范”课题,经专家鉴定,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获省科技进步奖。任道义获得省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兰州市好人明星和绿化奖章获得者等荣誉。
枣树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和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果树。近十多年来,枣树以其特产我国、抗逆性强、早果丰产、管理容易、营养丰富以及可兼顾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等独特优势,发展迅速,栽培面积达3000万亩,年产枣果50亿斤,产值300多亿元,成为一个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和广阔出口前景的民族产业,绿化环境与农牧民增收的生态富民产业。
“枣树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适宜在西北的风沙干旱地区生长。西北既是枣树的适生区,又是枣树的优生区。西北气候干旱、严寒,枣树病虫害少,大面积营造农田林网和枣园,能够保证枣树成活和生态安全。”任道义告诉记者。
位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腹地的民勤生态环境治理,牵动着任道义的心。他先后8次到河西沙区和民勤考察,确认那里的风沙线,不仅是枣树的适生区,而且,由于光照足、温差大、积温高,有利于枣果糖分的积累,也是枣树的优生区,可建成全省规模最大、品质最好的枣业基地,收到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任道义在他撰写的《沙区枣业大有可为——关于建设河西沙区枣业经济带的调研报告》《关于建设民勤绿洲枣树林网的思考》等文中,建议结合防沙治沙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60万亩生态红枣产业带,增强防沙治沙和防护林建设的活力和后劲。为解决种枣建园中存在的问题,他主动和武威市林业局联系,与位于民勤县的石羊河林业总场合作,建立河西生态枣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红枣品种观赏园,进行典型示范,助力枣业发展。
任道义根据数年的调研和实践经验,提出在河西、陇中和陇东地区,结合农田林网改造,沿渠路建设小网格的枣树林网,实行枣粮间作,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2014年末,任道义应邀多次赴内蒙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调研毛乌素沙地发展生态枣业,指导建立了毛乌素枣业研究所和蒙枣第一园——毛乌素红枣大观园,提供良种和技术,为内蒙枣业发展破题引路。任道义和他的同事们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先后编写出版了《绿色之梦》《甘肃枣业》《沙地枣业》等专著,为发展生态枣业提供经验和技术。
去年6月,西部枣业研究所栽种在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街道杨家湾村的“长寿菜”,长势旺,品质好,受到大家的关注,三个月后便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品尝了“长寿菜”的人都交口称赞。
原来,这“长寿菜”不是别的,正是红薯的叶子和嫩尖,统称甘薯叶。
据介绍,甘薯(红薯)营养丰富,老少皆宜。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发现,甘薯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维生素、钙、钾、镁、硒等的含量都位列前茅,而且其抗逆性强,比其它叶菜类较抗暴风雨,病虫害少,基本不需要农药,百天左右就可采收,是夏秋叶菜的佼佼者。亚洲蔬菜中心将甘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在欧美和东南亚掀起了“薯叶热”,在香港、台湾,甘薯叶更是被誉为“长寿蔬菜”“抗癌蔬菜”和“蔬菜皇后”。
任道义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甘薯叶是一种优质、无污染、营养丰富的绿色蔬菜,食用方便,口感上好。甘薯叶生长采收期长,不施加任何农药,这是其它叶菜难以比拟的。目前,在甘肃还没有种植叶用甘薯的蔬菜基地,价值可观,前景广阔。”
据悉,西部枣业研究所已连续9年开展枣、薯间作试验,先后引育叶用、烤制和淀粉型甘薯良种9个,在兰州的西固、皋兰、城关、榆中等县区试种,长势良好,薯块丰收。薯叶在兰州的几个蔬菜市场很受欢迎,货到即空,亩产值达到五六千元,加上薯块的收入,产值上万元。
林下种植甘薯,尤其在幼林地间作,能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林地早期收益,可谓短平快,效益好。在丰富市民“菜篮子”的同时,还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枣研所将继续引育适生良种,创新栽培技术,实施“基地+农户+营销”的模式,推进陇中地区甘薯种植规模化、产业化,任道义告诉记者。
目前,不少商家也看好这一产业。甘肃亿家康农产品有限公司与西部枣业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在西固区青石台大坪建立甘薯产业科技示范和种苗繁育基地,今春育苗获得成功,指导更多的农户种植甘薯,脱贫致富。
甘薯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