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 添
赵忠贤说:“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作为一个中国人去做一些贡献,这本身就是对国家的贡献。”
在高温超导领域,中国长期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这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及其团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起步到追赶,直到跻身国际前列,赵忠贤的人生与中国高温超导技术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赵忠贤曾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校期间,“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的事迹给赵忠贤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其日后钻研科学的引路标。“两弹一星”事业骨干不畏艰难,终有所成的精神也让他感受到了科研人员所必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964年赵忠贤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其间,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研究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科研时光。当时,中国超导研究刚刚起步,他日夜攻坚克难,没有设备就自己制作,经费不足便设法淘换相对便宜的二手货,“虽然很土,但很管用”,而连续加班加点则成为常态。
终于在1986年,赵忠贤带领团队获得了40K以上的高温超导体,突破了认为“超导临界温度最高不大可能超过40K”的麦克米兰极限。一时间,多年来被奉为经典的理论被推翻了,世界物理学界可以说是地动山摇,赵忠贤也因此一举成名。“北京的赵”成为赵忠贤的代名词,频频出现在国际超导界。之后,超导电性低温环境的创造、发现并创造大块铁基超导体55K最高临界温度纪录等研究让赵忠贤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1987年赵忠贤获得第三世界科学物理奖;1989年和2014年,两次拿下中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柏德诺兹称赞,“赵教授及其同事们的研究成果是举世瞩目的,感谢他们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和超导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们熟悉的磁悬浮列车,医院里的核磁共振成像仪的核心部件,与传统基站相比大大改善了通信质量、服务于手机基站的高温超导滤波器等等,都离不开超导材料。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超导的确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世界科技的进步。
2017年 3月31日,“世界因你而美丽 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北京举办,赵忠贤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提名
赵忠贤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介绍旧实验室
“北京的赵”让中国人站到了世界超导研究前沿,在两次世界高温超导热潮中均完美展示出了中国成果。当年的年轻人已年逾古稀,同时也用自己的科技生涯使中国的超导研究从稚嫩发展为全球领先,“中国高温超导领军人”的称号,赵忠贤当之无愧。
虽然赵忠贤研究的领域“高高在上”,让人难以接近,但他常常说自己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
赵忠贤喜欢滑雪,爱好音乐,常去博物馆。对电影、名著等话题也能跟人热聊。出身东北的他带有当地人天生的幽默感,是学生眼中的段子手,“听他的课总是笑声一片”。
他会在参加美国物理学年会,为几千人做完演讲后,回到家立马脱下西装,蹬起板车去买蜂窝煤—“生活中我就是个普通人,物理所的领导干部照样也得去买冬储大白菜。”爽朗可亲、接地气的玩笑时常逗得人们哈哈大笑。
在众多爱好里,赵忠贤的最爱便是科研了。在许多人眼中无比枯燥的工作对他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他形象地把做科研比作打麻将,“科学研究是会有突破的,每一次新的突破,就像麻将和牌,会带来特别的喜悦和快乐。”
在赵忠贤看来,超导研究充满了挑战和惊喜。“能将个人兴趣与生活结合起来,是最理想的选择。”他说,“我每研究一段时间后就能看到新的东西。虽然有时生活苦一些,干活累一些,但做自己愿意做的事,能够看到崭新的世界,我感到很快乐。”
爱好在此,便不会觉得难以坚持。高温超导材料的探索曾经一度陷入低迷,一些研究者纷纷离开这个领域转投他处。难度极高,道阻且长,赵忠贤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坚守一生不辍,不仅仅是兴趣使然,浓厚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是他一路走下来的精神支柱。
2017年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赵忠贤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该奖项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自2000年正式设立至今,全国仅有27位科学家获奖。
超导体对信息通讯、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很大影响。赵忠贤认为,高温超导是科技前沿,有重大的科学意义,一旦成功,将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并且在探索过程中,它还能解决跟超导有关的其他问题。高温超导必将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他说:“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作为一个中国人去做一些贡献,这本身就是对国家的贡献。”
多年的成就使赵忠贤已然成为中国在国际物理学界的一枚鲜明符号,在国际超导界享有盛誉。第5届国际超导大会主席、第26届国际低温物理大会主席、第12届国际超导大会主席,各种国际身份纷至沓来,但赵忠贤对此并不以为意。同样,对于诺贝尔奖这项无数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他也并不热衷。赵忠贤表示,获得诺贝尔奖不是自己的目标。他培养和影响了大批领先全球的中国高温超导研究优秀人才,桃李遍天下。“我愿做铺路石子,让年轻的朋友大展宏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所说:“知识分子要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建设科技强国的重担落在了新一批青年科研工作者的肩上,不忘初心,方能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