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健康守护者

2019-07-16 11:44王漪王梅霖
投资北京 2019年7期
关键词:援外几内亚医疗队

王漪 王梅霖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健康是发展的核心。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卫生及健康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发展“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卫生事业,增进人民健康,深化地区间友谊,并为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对建设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北京市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医疗援助、设施共建、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合作,促进文明互鉴,守护当地民众健康。

五十载医疗援助架起健康之桥

北京市派遣援外医疗队始自上个世纪。196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几内亚的拉贝地区,20多万几内亚群众上街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在了解到当地对医疗卫生领域的需求后,我国决定向非洲国家派出医疗援助队。1968年6月,36名来自北京市不同医疗机构的专家,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踏上了西非几内亚这块陌生而又充满热情的国土,在大西洋沿岸的几内亚海湾拉开了北京援外医疗工作的序幕。此后,一代又一代北京援外医疗队员将这一使命延续至今。无论是在抗击埃博拉的特殊时刻,还是与当地医疗机构开展日常诊疗,北京援外医疗队始终展示出热爱和平、珍视生命的良好形象,为促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加深我国与受援国人民的友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巨大贡献。

截至2018年,50年间,北京市已累计向1 1个国家和地区派出援外医疗队50批,总计939人次。这支队伍跨洲越洋,不畏艰辛,通过临床诊疗、防病防疫、药械捐赠以及传统中医等方式,架起一座健康之桥,将北京的医疗卫生服务带到受援国,为当地百姓消除病痛,被亲切地稱为“中国白求恩”。同时,他们还通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对口项目等各种形式为受援国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医疗队”。

2012年4月,由我国政府援建的中几友好医院建成投入使用,从此中国医疗队就在这家医院里和当地医生一起工作,为当地百姓服务,显著提升当地医疗水平。2018年4月,北京市卫健委在几内亚举办纪念援外医疗50周年系列活动,组织了首届中国西非医学论坛,与来自西非6个国家近200名医学同仁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开展神经外科理论授课、脑室镜技术培训、手术演示、志愿医生团队服务等活动。几内亚总统孔戴出席了相关活动并高度评价北京市援几内亚医疗队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的贡献。

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组建的第27批中国援助几内亚医疗队今年初开始在中几友好医院展开工作。3月的一天,普外科接待了一位女患者,由于以往多次感染疟疾,导致她的脾脏严重肿大,几乎占据了大半个腹腔,随时有生命危险。但类似病例在国内很罕见,因此如何摘除这个“巨脾”,成为医疗队面临的严峻挑战。手术中,医生们发现,患者巨大的脾脏已经与周围组织器官严重粘连,其间形成数量众多的侧支血管,剥离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致命的大出血。普外科医生王欣一边小心翼翼地操作,一边向几内亚的同行讲解术区隐患和解决之策。在中几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这块巨大脾脏被成功摘除,患者术后情况良好。

而这只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北京市援外医疗队治疗的众多疑难杂症之一。每一天,他们都在用精湛的临床技术与严谨负责的态度为当地带来健康福音。

创新援外医疗模式

在巩固传统援外优势的同时,近年来,北京市更加注重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援外医疗服务,搭建新的援助平台、创新工作模式。

目前,北京市在几内亚中几友好医院建立了重症医学中心、创伤救治中心、汉语培训中心,带动医院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将打造几内亚乃至西非较高水平的医学中心;重症医学中心开展多次理论与操作培训,使几方重症医学科专业医护人员熟练使用和管理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等多种设备,具有重症患者监测及救治能力。中几友好医院20多名医务人员赴北京进行短期业务培训,显著提升了自身的临床和管理能力。此外,北京市还支持和帮助10名几内亚医务人员来华学习深造,培养了一批具备良好中文交流能力、熟悉中国文化医疗技术能力专业突出的非洲医务人员。市卫健委表示,未来3年,力争将中几友好医院打造成几内亚乃至西非地区集医、教、研、防一体的卫生旗舰机构。目前神经医学中心、血液透析中心、远程医学平台、几内亚医务人员来华培训等6个项目均已启动。

同时,依托专家资源,北京对对口医院合作项目中学科建设、几方人员培养以及中非友好医院建设项目进行实时跟踪评价和评估,为援外医疗顶层设计和理念转变、路径规划与方案实施提供经验借鉴。

除了几内亚,北京市还组织天坛医院、宣武医院向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派遣短期专家组,重点开展神经医学等重点学科的帮扶和人才培养工作,带动加勒比海国家医疗水平提升。在安提瓜和巴布达、牙买加分别开展355例、515例“光明行”白内障义诊手术,提高了当地医疗服务水平,促进了我国与加勒比地区的卫生合作交流。我国驻特多、安巴和牙买加使馆均发来感谢信,高度肯定援外医疗的新模式。北京市的卫生援外也由此呈现出多形式、全方位、立体化新格局。

中医药国际合作见成效

中医药这一传统医学诊疗方法以及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哲理,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国际社会也已被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医药能够为自己带来健康。北京市近年来不断深化国际中医药合作机制,并持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推进重点中医药国际合作项目。

2018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北京市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进行建设验收。同期,市中医局委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对北京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骨干企业建设验收,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了验收。目前,北京同仁堂集团已在2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130多家零售终端,在线销售平台也正式上线并可以支持l5种货币结算,通过国际交流平台促进中医药服务共享,让更多人通过中医药服务获得健康。

今年5月,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中医药专题展区围绕“智慧生活、科技中医”主题,通过生活方式引领、智能科技结合、社会领域融合三条主线,全方位、多维度展示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思路。中方企业代表与美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签署多项合作意向,整体签约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

伴随世界各国对中医药认知的加深,也促进了“一带一路”重点中医药国际合作项目的持续与广泛开展。

自2016年,欧洲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心项目启动建设以来,在医教研等方面已取得了明显进展。截至目前,中医学硕士班已培养三届,正在进行第四届招生宣传工作。今年1月,由市中医局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承办的“中国一西班牙传统医学科技合作研讨会”召开,来自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商务知识部、卫生部、奥斯皮塔雷市政府等機构的80余人出席了会议并就传统医药的发展和科技合作展开了深入研讨。

北京中医医院也与新加坡中医研究院合作,目前已开设心血管科、针灸科等6个专业。2018年共接待患者2200余人次,并将名老中医经验与学术思想传播纳入新加坡中医延续教育讲座项目,获得当地民众的好评。北京按摩医院则被确定为北京一乌兰巴托中医传统技法培训基地,将参与北京,乌兰巴托中医药儿童脑瘫康复项目。

持续加大国际医疗合作力度

近年来,北京市充分利用首都医疗卫生资源,服务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和“一带一路”建设。2018年,北京市首次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卫生合作项目资金,支持市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疾控中心等单位开展了“中俄基于大数据的肺炎患儿病原体快速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神经外科培训班”、斯里兰卡公共卫生官员培训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卫生合作项目,深化国际医学交流,助力沿线国家培养紧缺学科人才,提升公共卫生管理和疾病防治能力。

截至目前,北京市卫健委与3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政府间卫生交流合作。2017年至今,与捷克卫生部、泰国卫生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省卫生局等机构签署卫生合作协议9项,搭建了多个机制性合作平台,利用相关合作平台引进高端智力200多人次,培训培养北京市卫生专业人才4000余人次。北京市卫生系统推荐的阿尔弗雷德·缪克、托马斯·拉贝等境外专家先后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北京市政府“长城友谊奖”。

通过高层互访、项目合作、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形式,北京市持续深化与捷克,法国、以色列、泰国、土耳其、英国、丹麦等国的多双边交流合作,推动北京的航空救援、院前急救、科研创新及转化、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卫生政策、老年健康服务、慢病防控等重点工作水平提升。

未来,北京市将坚持全球视野,创新引领、质量发展、效益优先、系统提升的理念,围绕“一带一路”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立足首都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搭建世界一流的交流平台,强化系统外事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支持力度,通过深化与相关国家双边和多边合作、巩固发展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关系、创新开展卫生援外及与发展中国家的卫生发展合作等途径,推动形成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新格局。

猜你喜欢
援外几内亚医疗队
援外学历学位教育项目留学生满意度调查分析
武汉人的心声
援外
“疫”往情深
“疫”往情深
几内亚爆发流血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