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儿戏

2019-07-16 20:10马继远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儿戏糖纸藏品

马继远

看孩子们忙活着过“六一”,忽然想起了我小时候在乡村经常玩的儿戏。那种自己寻找快乐的儿戏,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先说跳绳吧。现在的孩子也玩跳绳,我们那时的不同在于绳子需要自己用嘎巴草编。嘎巴草生命力极强,耐旱,叶子少而小,茎细而长,伏地生长,很短时间就生出些根须,扎到土里吸取养分。在路边或地头,随手拽些,分三股,像小姑娘编麻花辫那样编起来。绳子编成,可一两个人一起跳,亦可三五个人一起玩。跳法很多,印象最深的是“挽花”,一人跳着,忽地左右手臂交叉,双手继续绕,人就被收进了草绳形成的小圈里。想象一下,在青草香气包围中快乐蹦跳的感觉,该是何等愉悦。

毽子也自己做。从家里养的大公鸡的尾巴上拔下一些华丽的翎羽,翻箱倒柜找来几个外圆内方的铜钱,套住羽毛,固定住就可以了。不过,公鸡的叫声会招来父母的呵斥,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做纸毽。找一些废弃的作业本,自下而上卷叠,留出拇指长的粘连部分;将叠起来的部分剪成条状,手一抖,纸条就如姑娘的发一样波浪起伏了。粘连的部分捏叠成疙瘩,用绳子绑牢,纸毽即做成了,形状有点儿像现在足球宝贝跳舞时手里拿的絮团。踢毽子时,纸条会雪片样飞舞飘落,也是一道风景。

玩“抓子”用的石子儿,当然可以到小河滩捡些光滑漂亮的小鹅卵石来充当。但因离小河挺远,我们一般是自己找些残砖破瓦,敲成杏核大小的颗粒,磨光了再用。比较有趣的,是趁下雨天,弄些干净的湿泥,捏很多圆圆的小泥蛋,晾干后玩耍。湿泥还可以用来捏泥人、小汽车什么的,做工肯定是粗糙的,色彩也單调,先是湿湿的红,水分干了就变成土黄色,虽不像现在孩子们玩的橡皮泥那样五颜六色,但是简单且让人快乐。现在想来,这些泥玩具应该称得上绝对的原生态。

当然,那时我们也有“高雅”的爱好,比如收集烟标、糖纸。谈不上什么兴趣,因为有小伙伴玩,自己就收集,否则会显得落伍。为了多得到点儿“藏品”,须处处留心,家里、路上的糖纸、烟盒都不放过,收来后擦净、熨平,规规整整地夹在书本里,不时还拿去和小伙伴们比较,也会相互交换,补充自己藏品的种类。还收藏过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树叶,这个相对简单,田野里树叶多得很。也做过蝴蝶标本,捉几只漂亮的花蝴蝶,钉在墙上让它风干。只是觉得太残忍,便没有多做。所有这些珍藏,在自己年纪稍大自以为成熟时,全部扔掉了,现在想来真是可惜又遗憾。

如今,家里的玩具成堆,电脑游戏也花样繁多,孩子仍抱怨没什么可玩的。想想我们那时清贫却快乐的童年,就会明白,儿戏的快乐,终归得让孩子自己去争取。

选自《洛阳晚报》

猜你喜欢
儿戏糖纸藏品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一张陪伴余生的糖纸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髦(猫、毛)儿戏”名实之辨
罗妍妍藏品欣赏
结婚证设“有效期”是拿婚姻当儿戏
困难就是剥开一张糖纸
糖纸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