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明友 焦琦若
抒情议论,同学们很熟悉,无须多言。题目中“点睛之笔”一词已把它的作用完全表达清楚了,也无须赘言。
很多同学不会运用抒情议论等写作手法,主要是在写作中不够重视“思”“情”“随”这三个方面。思,动心思,动脑筋;思所遇所见之人、事、物的内涵,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价值。这意义便是抒情议论的“因”。情,即情感。凡动笔为文,应对所写之人、事、物具有丰沛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爱恨悲喜。随,即随文而发,随人、事、物的发展而动情议理。这是水到渠成之事,没有一定之规,一定之位,也没有字数限制。
要做好这几点,我们不妨平时认真阅读,注重积累,学习他人是如何描写的,并学而用之。
下面向同学们展示几例,以资学用。
一赏景抒议
微选段
那片湖虽不大,也有数华里的周围,因其位于万山深处,高峰顶上,人迹不易到,所以湖的四周,长林丰草,麋鹿出没,又汊港歧出,芦荻丛生,凫雁为家,那苍莽中的妩媚,雄浑中的明秀,疏野中的温柔,倒像一个长生蛮荒的美丽少女,不施脂粉,别有风流;又似幽谷佳人,翠袖单寒,独倚修竹,情调虽太清冷,却更增其翛然出尘之致。但我们所爱于她的,则是她所泛的那种灵幻之光。湖水澄澈,清可见底,本来碧逾翡翠,映着蔚蓝的天色,又变成太平洋最深处的海光。再抹上几笔夕阳,则嫩绿、明蓝、浅黄、深绛,晕开了无数色彩。不过究竟以蓝为主色。那可爱的蓝呀,那样明艳,又那样深邃,那样流动,又那样沉静,像其中蕴藏着宇宙最深奥,最神秘的谜,叫你只有坐对忘言,莫想试求解答。
———苏雪林《春山顶上探灵湖》
微点评
苏雪林的名字,大多数同学不熟悉。其实,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她就以《绿天》和自传体小说《棘心》闻名于世了。她与冰心、凌叔华、冯沅君、丁玲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五大女作家。
选文所记的是法国庇伦尼斯丛山里的戈贝湖。作者在介绍了湖的大小、位置后,就连用了五个四字短句描绘湖的景色,简洁明快。接着作者用“妩媚”“明秀”“温柔”三个感受性的词,对之前的描写进行总结性评价。为使这评价更富感染力,又把这美景喻为“别有风流”的少女、“翛然出尘之致”的佳人,随后,她又着力描写湖天一色的美景,更用四个“那样”结构的短句,给予天光湖水构成的让作者深爱的“灵幻之光”欣赏性的评价,更“叫你只有坐对忘言”!整段文字融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且都是感情的自然流淌,都是随着对美景描写的自然生成!这就是大家的手笔呀,是我们要认真读细细嚼,学着用的!
微仿作
如今,外婆已年至八旬,重病在身,经常住院,我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和外婆一起快乐地生活,岁月留给我的只是一段充滿懊悔的回忆。现在想想,当时幼稚的我,扔掉的岂止是一块棉花糖,我深深刺伤了一位老人慈爱的心哪!我没有珍惜那一段美好的日子,更没有珍惜那份温馨的爱。
…………
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我们不曾珍惜的,亲情也好,友谊也好,快乐的时光也好,就像一件精致的工艺品,美丽却极易破碎。当你没有好好珍惜时,它会立刻碎裂,即使修复,也难免留下令人心痛的裂痕。拥有时,毫不在意,失去了,才倍感珍贵,难道我们总要在追悔中忆起曾有的美好吗?
微点评
“拥有时,毫不在意;失去了,才倍感珍贵”,这是一篇随堂练笔,主题是“珍惜”。亲情、友情、师生情、邻里情……都是我们该珍惜的,可偏偏要等到失去或快要失去时我们才懂得这一点。作者在记叙拥有时的不珍惜的基础上,片段后半部分运用议论抒情,反思道:“亲情也好,友谊也好,快乐的时光也好,就像一件精致的工艺品,美丽却极易破碎,当你没有好好珍惜时,它会立刻碎裂,即使修复,也难免留下令人心痛的裂痕。”这样的议论抒情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也更能衬托出失去后的懊悔,用适当的抒情和议论,表达自己的感悟,对“珍惜”的领悟才能水到渠成。
二叙中抒议
微选段
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了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儿,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儿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老舍《养花》
微点评
对于抒情、议论手法的运用,特别是议论,有些人有种误解。他们认为,议论应该放在行文的结尾处,或是在行文中独立一段。其实不然。无论抒情还是议论,都应随着行文推进,随文而迸发。这时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几句话、一段话,总之是情感的宣泄,是认识的宣示。你看,老舍的《养花》不就是这样吗?在叙事过程中夹着抒情议论。作者先说自己腿有病,“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于是他在园中种花,早早晚晚,晴天雨天搬出搬进,借此活动筋骨,健身写作两不误。在此叙述过程中,顺势引出他的议论:“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这多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两句话朴实无华,有情有理,从有益身心自然而然上升到人生哲理。巧!无独有偶,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也是如此写法,最后也是由就事而议到哲理:“爱,我想,比死和对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是靠了它,只是靠了爱,生命才得以维持、得以发展呀。”
微仿作
我收到一盘巴洛克音乐的专辑,是一位在大学主修建筑设计的堂姐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谛听着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我流连于那一个个音符自由而华丽的变幻,发现那种自由是抒情的、是富于美感的,更是严谨的。它仿佛是在阿波罗沉静的注视下,那自然神狄俄尼索斯欢快的舞步。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它打破了带有宗教色彩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巴洛克虽然突破了严肃和古板的窠臼,但它的旋律中流淌的自由依然受到限制。
…………
我又想起朱光潜先生的一句话:“文艺是蕴含在人生世相中的。”又想起他说过:“人生本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艺术在自由中需要限制来规范,在感性的抒情中需要理性的叙述。人生不也是如此吗?枯燥的练习才能换来纯熟的技艺,单调的节拍器机械声成就了绚丽的乐章。这些看似限制了我靠近曾梦想过的自由,实则引领我靠近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艺术。
微点评
作者在原文中记叙了自己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学习古筝,只学习两年,便想模仿王中山先生的《高山流水》,结果却似东施效颦;学习小号,历经艰辛通过了演奏级考核,却仍无法达到炉火纯青的演奏水平。”作者渴望跳过受“限制”的基础练习阶段,一跃踏上自由演奏的台阶。通过聆听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作者豁然明白了限制和自由之间的关系。作者在行文中边叙事边不露痕迹地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用点睛式的议论,表达出巴赫的音乐让自己理解到的“限制”和“自由演奏”之间的关系———没有绝对的“限制”和“自由”,为下文“我”回忆朱光潜先生的话,顺理成章地理解了“限制”和“自由”的关系做了铺垫。
三观赛抒议
微选段
我对着这一场力的活剧,活动的表现,一点儿思想都不起,仅有一种感觉,略如以下的情形:我感觉这十个人如涌而来,如涌而往,竟如潮水那么伟大。皮球的一回抛,身体的一回运动,完全与各个人相互呼应,正如潮水的一波一浪,与全潮水的呼吸相融合一样。他们这样的无心,什么胜利、荣誉、贪婪、欺诈的心都没有,简直可以说他们没有各自的我,他们的心已融合为一个了!他们又这样的雄健,什么困疲、伤残、痛楚的顾虑都没有,简直可以说他们没有各自的身体;他们的身体也已融為一个了!他们就是力!他们就是活动……
———叶圣陶《篮球比赛》
微点评
从本段中,我们不但能看到比赛的影子,也能从作者的描述中,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热爱之情,清晰地看到作者的赞美之意。在运动员如潮涌般往来之间,作者仅用了一个分句来点赞:“竟如潮水那么伟大。”多么简洁明了,惜墨如金!再看“他们这样的无心”以下的句子,是抒情,是议论,无不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却又是那么精要!
微仿作
在观众席上观看比赛的我,禁不住为其鼓掌喝彩。中国旗袍典雅,琵琶古韵纷飞;美国穿衣随性,街舞摩登时尚,竟……如此和谐!这兴许就是中美文化结合的魅力,古今同台,中西合璧。这正是我为之向往的,期待着更多新兴元素与我的青春擦出火花:随爷爷听京剧,也关注欧美流行乐;儿时学过民族舞,如今时不时也学学街舞;爱看四大名著,也喜翻“哈利·波特”……中西文化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融入我的生活,点亮并丰富着我的青春!正是因为你,深邃多姿的中西文化,让我的青春与世界温暖相拥。用心追梦,以谊会友,我用我的风格谱写着青春,用我的青春拥抱温暖的世界。
微点评
作者参加了一场中美学生交流活动,活动中有一个节目,中美学生各表演一个展示本国文化的节目。虽然我只选取了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但是我们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这场中西文化较量的激烈程度。这场比赛,没有输赢,只有各具特色,各显神通。
作者在观赛中,不断借助议论抒情表达自己对中西文化的认识。我们从作者的议论中,能感受到她对中西文化的思考和认识,更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正融入中学生的灵魂,他们正传承着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借鉴、学习世界各国优秀文化。这段议论和抒情,让我们感受到新生代正用海纳百川的胸襟,学习、生活着,他们定能肩负起国家的未来。
四见人见物抒议
微选段
“苦难中的朋友!在这黑黝黝的长夜,希望在哪里?你们这样嘎达嘎达地往哪里走呢?”在失眠的辗转反侧之中,我总是这样痛苦地想。
但是鲁迅的几句话,也常常闪光似的刺进我黑暗的心头。“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就这样,这清空又坚实的木屐声音,一夜又一夜地从我的乱石嶙峋的思路上踏过;一声一声、一步一步地替我踏出了一条坚实平坦的大道,把我从黑夜送到黎明!
事情过去十多年了,但是我还常常想起那日那时日本横滨码头旁边水上的那只木屐。对于我,它象征着日本劳动人民,也使我回忆起那几年居留日本的生活,引起我许多复杂的情感。
———冰心《一只木屐》
微点评
作者之所以称日本人民为苦难中的朋友,是因为那时是“二战”结束之初,日本为美国所管制;之所以“悄悄地离开”,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国民党反动派纠合美日等反动势力,阻挠在外的进步知识分子回国。当时冰心夫妇在日本讲学,回国受阻,故有此情状。
四段文字用抒情的笔调充分表达了冰心对苦难的日本人民的深爱。这是冰心所有作品的基调。第一节一开头就深情地用一呼告句,表达了对日本人民的同情、关爱。接着两个问句揭示了当时日本人民的生活状况,“痛苦”一词再次表现了作者对日本人民的爱,以日本人民的痛苦为痛苦。随后,引用鲁迅的话作议论,鼓舞彷徨中的日本人民脚踏实地去奋斗。这种奋斗精神也鼓舞着作者———“把我从黑夜送到黎明!”
微仿作
自从我学会上网,网络便成了我另一片停靠的港湾。课余时间,小憩片刻,一边品着香浓的咖啡,一边做一只网上的“大虾”,和同龄人聊天儿,与心理学家谈谈,岂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妈妈,您不妨也尝试一下,那种在海里潜泳的感觉不同于那平淡无奇的游泳池,对于拥有惊涛骇浪的大海来说,它只能算是一方小小的水潭。网络的博大和宽广,真是无可比拟的呀!
更重要的是,我正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女孩,慢慢长成一个有知识、有修养的少年,这其中或多或少也有网络的功劳。网络让我了解外面的世界,网络更让我不断自我更新优化……
妈妈,千言万语,我最想说的是:上网的感觉真的很好!
微点评
作者偷偷上网被妈妈发现后,写了一封书信,表达自己对网络的感受和认识。作者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说服妈妈,委婉的语言,特别是由衷的感慨、议论让读者能体会到作者发现上网的益处后由衷的喜悦之情,又画龙点睛地表达出自己对网络的赞美,最后的抒情议论句,怎能不让读者赞同作者的观点:“上网的感觉真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