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奶酪、东坡肉、腊肠、烤鸡翅、卤鸡爪、咸鸭蛋……2019年初,浙江大学一门充满美食元素的“吃货课”在网络上走红。在这门名为“动物产品加工实验”的课堂上,琢磨美食配方、控制配料和火候、研究改善口感的方法成为常规操作,与食材的亲密接触让不少选了这门课的同学大呼过瘾。
这门课的授课教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任大喜介绍,这是一门实验课,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乳、肉、蛋制品的加工原理和技术。课程按照乳、肉、蛋分类,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对食物的加工实验。在上课地点,冰激凌机、烤箱、灌肠机、奶酪匀质机、电磁炉等设备齐全,即便是从未下过厨房的同学,也能在老师和“黑科技”的帮助下烹调出美味的食物。
近两年,为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各大高校的老师们可谓高招频出。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一门“爆款”选修课《星际旅行101———科幻中的科学》,课堂讲解幽默生动、作业大开脑洞是这门课留给许多学生的印象。还有需要学生提前一天占座的上海政法学院陈丽天副教授的刑法课,虽然教学方式没变,仍是坐在教室里老师讲学生听,但是效果截然不同。其实,无论是别出心裁的课程安排还是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都是高等教育课程创新的有益尝试。轻松愉快的氛围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多维解读
角度一:一种教学创新方式
不可否认,在高校课程中,有些传统课程的确枯燥沉闷,教师照本宣科,课程内容实用性差。而有些高校课程之所以能成为“网红课”,正因为它们打破了大家对高校课程的刻板印象。不论是“吃货课”还是其他的“网红课”,它们都用创新的教学方式让枯燥的课程变得有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寓教于乐,让同学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角度二:关注内容
要真正成为吸引学生的热门课,不光要注重形式创新,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这些教授胸中有墨、心中有愛,他们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没有空洞的说教,拒绝老生常谈,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语言符合年轻人的表达习惯。这样的课程既有知识又有趣味,自然能吸引学生。
角度三:以学生为本优秀的“网红课”不仅考验教师的教学功底,还考验教师的教育理念。说到底,“网红课”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推出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吸引过来,再用心研究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获,只有这样,“网红课”才不至于昙花一现,才能有生命力,成为传播知识的优秀载体
(湖北省枝江一中贺小青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