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李建 杨江南
当前,国家在高校中大力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工具。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对高校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1]。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为了满足地方社会的需要,应该顺应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努力培养出更多创新创业能力较强的高水平人才,所以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尤为关键。现在,一些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正在致力于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然而由于受到来自多方面的约束,大多数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发展速度也不高,很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研究地方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在国外,很多国家早就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然而却没有明确给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概念,与此类学校发展方向比较相似的研究主要是对职业型院校的研究。1998年,“应用型本科”由龚震伟首次提出。中国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很多,2002年之后才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学者们给出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各不相同,但大多数觉得主要是用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四年制本科教育[2]。和专科相比,更注重基础教育以及后续如何发展,和普通本科相比,更重视技能性以及应用性[3]。关于创业教育的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在对学生的创业意识、思维以及相关技能等方面进行培养之后,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4]。创新创业教育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因此也会称之为“双创教育”,也就是说,为了顺应国家以及社会发展需求,需要培养出拥有创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一种符合当下发展的教学模式[5]。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依托于学科内容,面向地方经济,基于专业知识的教育,将社会需求作为教育方向,科学地把专业知识、创新和创业教育融合起来,不断开拓新型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充分了解自己,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拼搏进取心以及创业创新精神,发掘他们的潜能,逐步实现创新与创业。高校实行创新创业教育可以给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综合能力较强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推动国家更好地向前发展,同时也能让学生做到全面发展[6]。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学校也意识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都相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然而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很多院校的发展状况并不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般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师专或者高职,本科办学历史并不是很长,师资队伍、办学条件以及教学体系等都比不上老牌的本科院校,在地理位置方面也不具备优势。所以,和国内很多重点院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并不好,大多数院校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来自师资队伍、办学资金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影响,很难迅速发展起来。
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正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尚未形成比较完备的保障制度,而且在资金方面的投入也并不充足。由于缺乏相关政策的保障以及资金的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很难向前发展下去。
由于国家对创新创业越来越重视,再加上学校的发展需要,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尝试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很多高校已经逐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教育特色,但是从整体上来看,高校的教育内容以及形式仍然缺乏创新。首先,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教育形式都是灌输式教育,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定期开展专题讲座等,对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并不喜欢,因此很难获得明显效果;其次,教育内容主要是相关案例分享以及基本理论的讲授,学生很难通过实践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多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时,师资力量都不够强。尽管大部分教师的学历都非常高,但他们并没有在企业以及政府等地方有过锻炼,因此他们掌握的知识体系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据相关数据显示,现阶段中国有41%以上的二本院校中不具备专门负责创业教育的教师[7],尽管很多院校中设有创业导师,但是大多数都是外聘的兼职导师、校内经管类专业的教师以及学工人员等,而且导师数量并不多。开展创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但应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例如创业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而且还应掌握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具备创业实践能力和相关经历,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创业课堂。但是大多数教师仅仅是把他们从书本上看到的、从他人口中听到的创业经验讲给学生们听,这种纸上谈兵方法很难获得学生们的认同。
因为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制度保障以及资金支持都比较欠缺,相关实践平台的建设力度不足,在校内建设的孵化基地并没有较高的使用效率,校外实践基地也不多等,导致学生创新创业的了解仅仅处在理论层面,缺少实践,因此导致目前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没有较高实效性。
国家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更多具备创新力与创造力的综合型人才。所以,地方政府、社会以及各大高校都应该建立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共同为培养优秀人才做出贡献。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时,必须意识到最关键的是要做好素质教育工作,因为学校的根本目标在于“育人”,核心是提高学生创业创新以及实践能力,最终做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开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于社会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进行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以及学科培养目标,在给学生提供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充分融合起来,使学生们不仅具备加强的专业素养,而且拥有较高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在规划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到学生个性特点、思维方式以及专业特点等,而且要改变传统授课形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应具备国际化眼光,开设的课程应与国际化发展接轨,做到与时俱进。
现在,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不具备相应的管理平台,或者管理平台不够完善,导致学校并没有形成合力来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学校需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加入到学校重要议程中来,逐步构建并完善相关管理平台。为创新创业教育开设专门的研究部门,负责相关工作的开展和管理,例如怎样设计实施方案,负责管理、安排、组织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等。学生处、人事处以及团委等应和二级学院共同负责相关管理工作,实现“多方参与”的科学制度,充分整合学校上下的教育资源,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能够顺利地开展,并且获得明显的效果。
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离不开校外实践基地的配合与支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因此只具备校内实践基地远远不够,一定要努力开拓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努力整合多方资源,和企业之间建立校企合作,使学科特色以及专业资源优势能够充分体现在经济产业密集地区,例如科技园、经济开发区等,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基地。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多,例如创业投资、经济管理、政府经济等,因此师资团队必须拥多元化的专业素养。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应具备跨领域以及跨专业的知识储备,而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并不具备专职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所以需要外聘专职教师。但是大多数学校的资金力量不充足,专职教师很难享受到优厚的待遇条件,因此难以引进优秀人才。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外引内培”的方法。首先,由几位核心教师成立教学组,负责规划、安排创新创业课程形式以及内容。其次,聘请校内专业教师负责进行专题教学,例如心理、法律以及经济等。最后,在校内选拔出一部分青年教师,并为其提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理念以及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让他们逐渐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通过构建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师资团队,培养青年教师,逐渐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