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张颖川 赵皎云
第四届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以“智能+ 生态”为主题,紧扣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线,聚焦制造企业物流优化升级,与会嘉宾们齐聚一堂,围绕智慧生态圈、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厂内物流系统规划建设、物流信息化技术、自动化物流系统应用等行业热点进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为我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中的物流系统改善提供了新思路。
5月23~24日,由《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主办的第四届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MSCLT 2019)在苏州隆重召开,得到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家居物流分会、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技术应用与工程服务分会的大力支持,吸引来自汽车与零部件、家电、家居、IT等行业的制造企业,以及物流服务、技术装备、软件信息化领域的企业,共同探讨制造行业供应链与生态圈建设,深度剖析目前制造行业物流面临的痛点,展望面向制造行业的智慧供应链与物流发展之未来。
近年来,“智能制造”成为制造行业的热门词汇,也成为催动制造物流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的供应链效率提升有了新的实现路径,以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型供应链成为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物流开始向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转型,并着手开展智能物流系统及智慧供应链建设。而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智能+”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词,面向制造领域的智慧物流再次掀起蓬勃发展新浪潮。
在此背景下,第四届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以“智能+ 生态”为主题,可谓紧扣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线。
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王继祥先生在大会致辞中针对“智能+生态”的会议主题进行了进一步阐述。他将“智能+”解读为1个系统、2个“物/务”联网和3个集成。1个系统是指CPS系统,它是是智能制造最基础的系统,也是德国工业4.0基础的系统;2个“物/务”联网分别是物联网IoT和“务”联网,其中,“务”联网意为服务互联网,即制造业服务化,是把制造业从生产延伸到服务领域;3个集成则是指横向集成、纵向集成和端对端集成,代表智能制造体系的搭建。同时,通过“4化”—数字化、网络化、柔性自动化、智能化最终建立起整个智能制造的生态。而在整个生态的建立过程中,物流与智能制造相伴而生,并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智能制造的发展为物流技术装备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带来大量场景化应用机会。《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主编、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李苏剑先生指出,《中国制造2025》自2015年提出至今已经有200多家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相继落地,一部分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这些项目中,各种智能化AGV、物流机器人等几乎已经成为标配,成为当前智能制造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物流装备技术及其应用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会议主持人、《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副主编江宏女士在致辞中表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智能+”的概念,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所以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智能+生态”,希望为参会企业在智慧供应链的发展、智能物流系统的打造等方面带来启示。
以汽车、机械、家电和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离散制造行业是近年来智能制造的前沿阵地,众多优秀的企业围绕智能制造展开的探索颇具代表性。为此,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相关领域的先进企业分享成果。
在本次会议上,来自深圳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精益制造&工业互联网的首席专家李锦辉先生就分享了美的对于智能制造的思考及其从传统制造向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他指出,目前传统制造业普遍面临一系列挑战:(1)成本优势不再;(2)互联网的冲击;(3)商业环境发生变化;(4)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来临。同时,在国家倡导智能制造大行业背景下,美的从2012年开始加快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步伐,并在2015年正式立项动工了美的实验型的数字化工厂。
据介绍,美的第一个数字化工厂历时四年建设,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自动化改造和IT投入,目前已经完成了所有物料的自动化入库、检验和存储的无人化作业。在生产环节,总装线从原来的20多人现在减少到2个人,基本实现无人化运作。整个成品生产完以后,成品标箱、托盘都实现了整个系统的绑定,自动进入成品库。
谈及建设数字化工厂的经验,李锦辉提出了以下关键点:
(1)精益化是整个数字化工厂建造的必然基础,是一个基础体系;
(2)构建数字化体系,实现内外互联、虚实互联、信息互联;
(3)开展一系列标准化工作,包括:汽车运输工具,承载工具,承载柔性和包装方式是美的搭建物流体系高速运转的重点所在;减少业务场景;对旧工厂的设备进行标准化革新;在极致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个性化,丰富整个制造业端所谓的柔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项目中,美的通过对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包括了机器人、视觉技术、装配技术等,实现了整个流程的自动化。同时,自动存储技术、自动分拣技术等先进物流技术装备的应用帮助该项目实现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程不落地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效率及质量极大提升。
来自圣戈班(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亚太区数字化经理路增毅先生也分享了圣戈班的数字化转型经验。据介绍,圣戈班是一家有着350年历史的法国公司,拥有高功能材料、建筑材料、建筑分销三大业务领域。圣戈班的领导层很早就开始考虑将数字化转型整个集团最高的战略发展方向,并从客户、员工、制造三个层面展开一系列探索,建立了一个新的数字化生产平台。该平台的目标是要能够实现卓越制造、卓越的物流和卓越的客户服务。关注的功能点包含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生产过程的优化,生产过程以及质量控制的可追溯性、自动化流程化、预防性维修、无纸化等。同时,关注整个生产平台的效率和用户体验,保证关键任务的实施,以及灵活性和模块化。
为此,圣戈班与上海科箭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了一个以WMS和TMS系统为核心的物流管理平台。该平台涉及整个在供应链管理当中的各个参与者,包括供应商、生产部门、仓库、承运商以及司机还有客户,向上通过OMS系统通过链接定单系统,ERP网上商城把定单和物流对接。依托这样的物流管理平台,圣戈班形成了一系列标准的物流作业流程。
在传统制造业当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行业也是大规模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同时活跃程度较高的群体。本次会议上就有来自上汽通用、舍弗勒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一汽物流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的代表分享其物流智能化探索的经验和成果。
上汽通用生产控制与物流部新业务拓展与发展经理徐浩亮先生指出,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汽车销量增速放缓,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减弱等是目前中国汽车生产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国六排放标准即将正式实施,将对车企原有供应链体系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快速应对不断变化的大环境,尽可能减少外部因素对整个供应链的冲击,是车企现阶段需要面对和积极响应的一点。”他说。
据介绍,作为国内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上汽通用从自身特点出发,一开始就制定了明确的智能物流发展方向,即全局自动化和全局数字化。并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具体包括:(1)通过全局互联,包括IoT、NBLT等技术打造全局数字化共通,为数字化共通做更多基础的铺垫。(2)打造一系列核心平台,包括一体化库存管理,包括计划,包括工厂一体化的人机料,以及整车成品销售发运端的平台的打造,这些版块也是通过下面一系列的子系统子平台的共同支撑形成这样的平台和系统的数字化网络,最终来实现和引导整个物流运作当中的精益效益。
此外,徐浩亮还提到,人才队伍、流程体系、创新文化方面的打造是支撑未来智能化转型改革的基础。在人才队伍的培养方面,企业应结合未来得发展方向建立双轨制专业人才的同步发展策略,为支撑未来潜在技术应用储备知识和人才;在流程体系方面,持续完善物流标准体系和规则将有利于后续产品的快速迭代和快速推广;在创新文化方面,通过公司各项创新文化的平台激励机制,催化更多基础领域的应用和实践。
作为一名在汽车行业拥有20余年工作经历的“老兵”,舍弗勒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物流副总裁朱瑞先生对汽车行业的升级转型有着独特见地,他在题为《科技遇见未来 创造和智造并行》的演讲中以更广阔的视角分析了不同国家对于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关注点和做法,建议企业在“埋头苦干”的同时,也要关注“外面世界”,学会思考目标,进而尝试通过创新引领未来。
朱瑞认为,制造企业仅仅探索智能制造是不够的,还要多去考虑目标和方向,并通过创造引领制造。而对于供应链物流技术的发展亦是如此,随着制造企业跨界和融合趋势的出现,将催生出更多物流装备技术及其应用模式,物流服务商的角色、定位、技术服务能力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他在总结中指出:智能制造的未来需要众多企业的共同参与、思考,我们不仅仅关心于智能制造,也要关心于创造,改变自身的同时,营造新的生态环境。
物流对整个汽车产业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整个汽车制造生态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汽物流有限公司在汽车物流智能化的创新和实践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在该公司技术部高级主任师高跃峰先生看来,物流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客户需求、企业转型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均要求供应链效率的提升,而技术本身的发展为变革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一汽物流结合全球物流技术发展趋势,基于技术通用性和应用形式,将所有物流技术分为三类,即基础技术、工具应用技术和数据应用技术。公司于2018年建成智能物流技术研究中心,验证8项物流技术,为先进技术的批量投入提供验证和保障;强调技术驱动、创新驱动,用技术创新驱动物流发展,促进公司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驱动型企业发展。目前一汽物流在红旗小镇物流系统升级、大众一汽(大连)发动机厂全程自动化等项目中取得众多自动化物流技术的应用成果,并成功开展了整车仓储中无人机盘点技术、商品车智能立体城市共享仓、基于智能搬运的整车无人仓、基于UWB定位的商品车透明仓储技术等众多汽车物流智能技术创新实践。
头脑风暴
探讨生产制造转型升级中的物流痛点、难点以及解决方案
共话智能制造供应链生态圈的构建
对于智能制造来说,智慧工厂建设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实现路径。那么,智能制造的基础是什么?未来智能工厂建设又涉及哪些关键点?针对这些话题,水和科技有限公司集成供应链总监唐亚卓先生在会上做了深入分享。
唐亚卓分析认为,智能制造主要系统框架由体系管理、数字化管理、软件和硬件等组成,其中数字化管理是重要基础,包括订单流程数字化、产品图纸处理无人化、BOM精细化管理等。
唐亚卓列出了智慧工厂的基本构成元素,即:智能制造+自主学习+万物互联=智慧工厂框架。在他看来,未来智慧工厂应该具备三大支柱:
(1)管理透明化:信息流、物料、资金流透明。通过捕获来自于设备、员工、生产系统等多种类型数据,统一对工厂的24×7生产、仓储和运输过程提供可视化;提升运营和管理效率,对时间和紧急情况响应速度获得提升。
(2)流程标准化:有多个标准化通道,应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不断完善的售前标准化流程,完成各级别员工的各阶段训练;标准化系统工具的使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事项的可追溯性。
(3)系统“可进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系统需要不断地升级更新迭代;生产设备也会随着技术的改进而进行更新,控制设备的系统需要有更新的能力;另外,物流方式也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改变。
智能制造的核心在于,通过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数字技术的结合,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制造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运行。其中,作为连接物料供应和生产的重要环节,智能物流系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智能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订单交付能力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保证产品品质、提升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面对制造行业对智能物流强烈的市场需求,看到智能制造广阔的市场空间,物流装备企业开始将发展的触角向制造业延伸。本届研讨会上,一批来自国内外领先的物流系统集成商、物流设备供应商、软件服务商等,便结合成功案例,分享了自己在智能制造领域关于智能物流的真知灼见。
作为国际领先的物流系统集成商,德马泰克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资深系统顾问苏彤先生分享了德马泰克在生产物流仓储规划方面的智慧化探索。
据介绍,生产物流规划主要包括生产前端物流规划和生产后端物流规划。其中,出入库流程主要体现在收货-包装-质检-入库-存储-出库-拣选-排序-集单-排序出库,这里面应用到的自动化技术包括:(1)码盘:机器人单一SKU层码、机器人单一SKU码垛、机器人多SKU码垛、多穿配合机械臂混SKU码垛、十字坐标码垛机器人等;(2)入库:缓存技术、码垛技术、输送技术等;(3)存储:高位叉车、托盘或料箱堆垛机、多穿系统等;(4)拣选:亮灯拣选、语音拣选、货到人拣选、货到机器人拣选、货到机器人零拣等;(5)排序:AGV排序、地链排序、输送线排序、分拣机排序、多穿排序、机器人排序等。总之,不同的解决方案适应不同的场景和过程。
苏彤认为,企业探索智能制造和智能物流不能一蹴而就,并非一次性就要跳到很高的工业4.0阶段,而是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和发展阶段来定位。企业应该一步一步去做,从自动化,到高度自动化,再到智能化,把整个供应链全部打通,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山东兰剑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林茂先生围绕“智慧物流如何服务智能制造”作了深入阐释。他在演讲中指出,先进制造业的转变是中国由传统生产制造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物流装备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目标是为智能制造提供决策、分析、支持的建议,满足整个供应链体系的发展需要。他认为,智慧物流服务智能制造要做到三方面,一是要做存得更多的军需官,整个物流为生产制造服务,全面满足企业生产制造业务的物流需求。密集存储,做到全程自动化,进而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二是做拣得更快的先锋队,储分一体解决方案,通过多层穿梭车实现了储分一体,货物根据订单需要进行自动分拨,机器人效率大大提升;三是做算得更细的诸葛亮,通过货位分配优化算法、智慧物流信息系统等,为智能制造提供决策、分析等支持,满足整个系统的物流需要。目前,针对不同行业的物流应用场景,兰剑已经可以实现从入库端、存储端、拣选端,到搬运端全流程的自动化,可以实现机械式的拆码垛,也可以实现机械手视觉识别的自动拆码垛。如,存储端AS/RS的利用深入各个行业。同时针对特殊的行业实现密集存储,在有限的空间内大量提高存储的能力,并且实现了储分一体化。
颁奖盛典
制造业物流创新技术奖
制造业突出贡献人物奖
制造业物流创新技术奖
制造业供应链创新方案奖
在智能工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智能机器人的身影,它们穿梭于生产物流的各个环节,在帮助制造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次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研讨会上,北京极智嘉科技有限公司(Geek+)全球供应链解决方案专家曹晓刚先生便以“智能机器人助力制造物流升级”为题发表演讲,描绘了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工厂蓝图,并以“柔性制造、智能搬运、智能拣选、无人仓库”这四个场景为切入点,分享了极智嘉的产品特点、国内外成功实施的案例以及显著效果。
曹晓刚认为,目前制造业面临诸多挑战,具体包括:产品迭代加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定制化产品越来越多;对制造端产品高柔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人员流动特别快,管理难度和培训难度在不断提升;此外,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执行力低、异常频发、数据缺失、安全隐患等带来的隐型管理成本,都是多年困扰制造企业的问题。而针对上述痛点,智能物流机器人解决方案具有突出优势:(1)快速部署,可以在短期内完成部署;(2)短期的投资回报效率高;(3)兼顾柔性和灵活性;(4)减少人工的同时,作业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升等。
近年来,苏州艾吉威机器人有限公司在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发展方面也做出了不懈努力。该公司副总经理周汝壮先生结合企业实践分享了AGV在推动智能物流发展方面的突出优势。他认为,智能AGV系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数字驱动+系统管理;(2)高度柔性化,与现场工艺深度结;(3)深度学习,通过数据分析进行自我提升。
演讲中,周汝壮着重分析了AGV在推动厂内智能物流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厂内智能搬运系统是《中国制造2025》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关键环节,是连接厂内实物流和信息流的关卡,也是智能化改造率最高的环节之一。他认为,新导航技术AGV的研发和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是厂内智能物流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通过AGV的应用,厂内物流可以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各工艺之间物流自动化和智能化, 甚至可以实现与厂外物流工具的无缝对接。
在制造企业发展进程中,精益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操作是更好地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基础条件。上海携赁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李波先生以“智能自働化(IAS)—机巧改善”为题,从物流精益化管理角度对智能制造领域关于智慧物流的实践之路。
在李波看来,所谓机巧改善,主要是指用最简单的力学原理、机械原理,巧妙地利用机械设备,以低成本的方式取得比较大的改善成果,包括品质改善、作业效率改善、故障降低、设备保全改善、物流效率提高、安全性提高等。而改善的具体思路是改善思维方式,有必要开发简单、手工制作、低成本且保全性好的设备、装置。作为改善的目的,活用“无动力”,对设备作业中的浪费、不合理、不均衡进行改善。据介绍,目前携赁物流的机巧改善方案在汽车制造行业应用较多。
对于制造企业智慧物流系统升级以及智能工厂的打造,智能化硬件设备固然重要,但同时也离不开软件系统的支持。此次研讨会上,上海科箭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市场营销副总朱庆华女士从软件服务商角度分享了科箭对于制造业变化的理解。她表示,制造业明显的调整是供应链从线性变成网状,需要敏捷高速协同,所以也带来新的挑战,需要用新的技术构建与之匹配的数字化供应链网络。对此,科箭推出了云计算、移动社交IoT等新技术。例如,在圣戈班数字化供应链项目中,就是采用了科箭供应链云平台中的TMS运输管理系统等产品。值得一提的是,科箭从2018年开始进一步丰富了原有的供应链执行一体化产品,从订单管理开始,接入订单执行、补货计划、全局库存管理,以及最后的物流费用结算、成本分摊,目的是充分利用物流中的所有数据。
项目参观
参观富强科技智能制造项目
参观智能自働化(IAS)-机巧改善道场
从整个会议的内容来看,“头脑风暴”环节无疑是大会的点睛之笔,行业大咖们就“生产制造转型升级中的物流痛点、难点以及解决方案”、“制造业生态圈的构建”这两大核心议题展开热烈研讨,聚焦“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智慧化发展如何落地”,进一步深化了本次大会“智能+ 生态”的主题,引起与会者积极响应。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专家分享的核心观点,那就是:数字化,智能化,柔性自动化,精益化,标准化,系统化,一体化。
在享受了一场制造行业供应链与物流领域的智慧饕餮盛宴之后,2019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荣誉评选颁奖晚宴精彩上演。
为了弘扬和表彰在我国制造行业供应链与物流领域不断创新的企业和人物,推动我国制造行业供应链与物流转型与升级,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组委会特举办了2019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荣誉评选颁奖活动,荣誉奖项分别为“制造业优秀物流工程奖”、“制造业供应链创新方案奖”、“制造业物流创新技术奖”、“制造业突出贡献人物奖”,以感谢各位优秀专家和企业在中国制造业供应链和物流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第四届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富强科技智能制造项目”与“智能自働化(IAS)-机巧改善道场”参观活动也于研讨会期间同步举行。
其中,富强科技智能制造项目是苏州首批三个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之一,也是省3C行业中的第一个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18年,富强科技又获批省级“两化融合”创新示范试点和贯标试点。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座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智能工厂,共有20条生产线,每10台加工中心、5至6台机器人组成一条生产线,每个机器人可管理2到3个工站。物料分配—上线生产—质量检测—仓储管理,整套生产流程全部由机器人完成。参观过程中,整个车间里看不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一辆辆黄色的AGV小车装载着原材料或成品,有条不紊地来回穿梭于产线和仓储之间。在生产线上,机器臂将不同元件拼装在一起,完成高精度加工。眼前这些景象让参观者们感到惊叹不已。
智能自働化(IAS)-机巧改善道场同样吸引诸多嘉宾参观,其主要功能是设备展示及操作培训,让大家对上海携赁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巧改善解决方案有更深刻的认知。“机巧改善训练道场”由多个分区组成,包括功能模组展示区、无人化自动拣料区、配件存储区、型材切割区、产线投料区、功能研发区、空箱回收区等,而且每个区域都配置有相关设备。工作人员表示,机巧改善的动力来源主要是重力、人力、磁力、弹力、膨胀力、浮力、压力、自然力(风、水、太阳能)等,尽可能减少动力机构的使用,尽量不使用电力等动力源,更侧重于搬运改善、搬送改善、治具改善、换模改善、安全改善、节能改善等。对于制造行业的物流系统升级来说,相比自动化物流设备,机巧改善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回首过往,从聚焦“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到 “转型与融合”,到“智能 协同 创新”,再到今年的“智能+ 生态”,“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已连续举办四届,规模逐渐扩大,研讨更为深入,影响力愈加深远。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出《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对于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发展的持续关注,也反映出制造行业智能物流发展的广阔前景。作为亚太物流领域的权威媒体,《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汇聚更加丰富的行业资源,筹备更加精彩的学习交流盛会,推动制造行业智能物流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