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贵仁,王倩
【摘 要】亨利·大卫.·梭罗是一名哲学家、思想家,同时和爱默生一样都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传世佳作《瓦尔登湖》中吸收了诸多中国儒家思想的观点。本文尝试从结缘与择取两个角度寻觅儒家思想影响梭罗的真迹。从最初的接触到后来的谙熟择取,中国儒家思想与梭罗的关系愈加紧密。
【关键词】超验主义;梭罗;儒家思想;择取
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7-0238-01
梭罗1817年出生在美国独立战争的首城——康科德城,在当时的那个年代里,追求物质财富的美国梦泛滥肆意。物欲横流的社会引发了梭罗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时候他将目光投向了东方异域文化,悄然间燃起了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关注。对于梭罗与中国儒家经典《四书》的关系,常耀信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到,“梭罗曾说过他对东方经典的熟练程度胜过圣经,那些东方经典里就有孔子的学说。在他的名著《沃尔登湖畔蛰居记》里引用儒家经典《四书》达十处之多,每条引言都使用得恰到好处。爱默生和梭罗受孔子影响颇深。”美国超验主义派传记作家小罗伯特·D·理查森撰写的著作《梭罗:充满激情的生命》中,谈及有相关的资料表明梭罗阅读过中国儒家作品《四书》。从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对孔孟思想引用这一点,也不难证实这一点。因此本文基于前人对梭罗接触儒家思想的实证表明之上,叙述梭罗是怎样与儒家思想结缘以及择取了哪些观点。
一、梭罗接触并了解儒家思想
梭罗在21岁的时候,在一篇日记里就提到了孔子。虽说没有实在的证据表明梭罗在哈佛求学期间接触过中国书籍,但是受到儒家思想气息感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梭罗作为著名超验主义代表家爱默生的学弟,在大四时期读到《论自然》这篇超验主义宣言时,深受感动与启发,这也为后来他接触儒家思想打下了基础。梭罗了解中国文化始于欧洲人所写的一些旅行札记,终其一生梭罗也没有来过中国,也无中国朋友。而真正产生兴趣还是在阅读了《四书》之后。
管窥《瓦尔登湖》中摘录的引用,探测梭罗不仅细细品读过《四书》,而且对其中的深刻内涵进行了深究。梭罗在担任超验主义俱乐部喉舌刊物《日晷》栏目編辑期间,还负责介绍了东方文化。这项工作让梭罗对中国儒家文化的理解有了一大步的飞跃。因为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在引用孔孟语句表达自己人生观和个人道德追求的时候,并没有借助自己在编辑《日晷》时早已熟稔于心的英译本,反而选择了法译本,即博迪耶的译本。这意味着梭罗对于依靠自己在哈佛上学期间积累的语言功底理解儒家思想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自信心。
二、梭罗对儒家思想的择取
基于梭罗本人对人性道德革新的追求,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儒家思想的择取都是以此为出发点。在《瓦尔登湖》的“春天篇”中,梭罗描述了春天来临后的瓦尔登湖,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生命开始自己新一轮的生活。其中可以找到梭罗节选了《孟子·告子章句》中的一段:“牛山之木尝美矣,……是岂人之情也哉。”关于梭罗是站在何种必要性的角度上对这段话大费周章的引用,《瓦尔登湖》的中国首位译者徐迟是这样认为的,“梭罗是应用鲍蒂尔(即博迪耶)的译文的,不太准确,但尚能达意。”当然也有其他学者认为,孟子是从“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上来表达以一个的行为并不能反映性格的全部,因为人心之初都是向善的。而梭罗对孟子的这段话是从大自然的角度理解,取其中“大自然存在着于人有益的气息”(也可认为是超验主义的“超灵”)这一含义。结合该引文所处的上下文语境,可以看出这里实则是孟子以“伐木”喻“伐性”。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人心就好比牛山之木,固有的本性就好比大自然中的树,皆是美的象征。但如果人心不进行及时的反省修缮而是让其堕落在社会的污秽之中,便如同牛山之木被人滥砍滥伐之后还被牛羊践踏蹂躏,慢慢就失去了美。
“春天篇”中梭罗还发出这样的赞美之声:“春天的来临,就像混沌初开,宇宙创始,黄金时代的再现。”这里可理解为梭罗所表达的和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点不谋而合。纵观《瓦尔登湖》的整体脉络,梭罗在一定程度上和孟子之意是想通的。都坚持“人性本善”,都注重道德修养,也都推崇人性重返高尚的观点。
三、结语
追溯梭罗与儒家思想的发缘,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儒家古典文化的兴趣和研究贯穿始终,并择取了儒家思想中“人性本善”的观点并推崇人类应当追求高尚的道德观和思想情操。可以说儒家思想的性善论和梭罗所代表的超验主义对人类的乐观主义实在是“性相近”的主张。也正是梭罗之后浸淫儒家文化多年,才体味其中真谛,才会被学贯中西的林语堂这样评价道,“梭罗的人生观,在所有的美国作家中,可以说最富中国人的色彩”,从此,梭罗就与中国儒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参考文献:
[1]李杰.梭罗对中国《四书》及儒家思想的认识与接受[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刘略昌.祛魅与重估:对梭罗与中国古代文化关系的再思考[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6(3).
[3]苗琴.论儒家思想对梭罗的影响——以分析《瓦尔登湖》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8).
[4]王琴.梭罗与中国文化的早期接触[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