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珥
摘要:以艺术视角通过对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形式和呈现方式的探究和展望,推动广东省内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新发展。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基于广东省内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目前的状态,设计水平,及外部环境驱动力的分析,通过国内优秀案例,展望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总结出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未来发展的六个方向。通过该方法和结果展示,望能为广东省内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陈列展览设计 未来 发展
中图分类号:J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7-0137-03
引言
陈列展览设计是博物馆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展览内容与公众之间传播的桥梁和纽带,对展览举办的成功与否,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和意义。随着当今时代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已经悄然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对文博单位展览信息接收方式和视觉呈现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艺术性的视角,展望未来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如何传播,怎样传播,怎样更好顺应时代的发展,去探讨,试作分析,望能为广东省内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发展迈入新台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为什么发展和探索?
(一)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省内各地的博物馆蓬勃发展,数量已多达上百余家。作为一名博物馆工作者,一名展览陈列视觉设计师,在观看展览内容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目前陈列展览设计采用的呈现方式和手段。总体来讲,省内各地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无论在艺术修养,艺术创造力,艺术表现力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陈列展览方式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等专家和学者立足于全国,肯定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目前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这些勿容置疑。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归结如下:
1.重数量而轻质量
一个成功的展览,无论是在展览大纲内容的编写上,还是在陈列展览呈现方式的设计和制作上都是需要拥有充足的时间去构思和筹备的,这是做好展览的基本前提条件。很多展馆为了业绩过度追求做展数量,在短短的时间里完成制作几套展览,导致陈列展览内容和设计都不成熟,展览的质量大打折扣,既影响其观赏性,又很难实现展览的价值和影响力。
2.重内容而轻形式,或重形式而轻内容
内容即展览所传达主题及信息内容。形式既展览的视觉呈现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内容与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事物都即有内容,又有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成功的展览,好的内容和好的设计呈现形式缺一不可。但大部分的博物馆要不就是在展览中重内容而轻形式,内容上很下工夫,做得很有深度,很全面,但陈列展览设计上草草表达和呈现。要不就是在展览中重形式而轻内容,把策展重点全部放在设计形式展现上,喧宾夺主,而内容上简单描述,空洞而无意义。
3.旧思维,旧形式难以突破
陈列展览设计传统意义上分为两个部分:(1)陈列展览的视觉设计部分,主要指展览信息的二维呈现形式,它也是博物馆陈列展览最常用的一种形式。(2)陈展方式空间上的布局,这里主要指三维及多维度空间上的设计。当你置身于各地博物馆的展厅中,给人观展的直观感受大部分是枯燥的,乏味的。目前,无论是二维,三维及多维度的展览呈现,旧的策展理念,旧的陈展状态很容易让人们在观展的过程中分神。好的陈列展览设计是可以增加整个展览的活力和吸引力,但目前设计思维的局限,表现形式和手法,材质选择的单一,都大大减弱了观众对展览的兴趣和吸引力。
4.缺乏互动性
展厅中大量常规的展板,文字信息和图片,常规的策展理念,常规的设计元素,排版方式,常规的文物藏品空间摆放,旁边也是常见的标注方法,关于它的名称,年代,出土时间,藏品编号等。常规的设计,常规的布展方式,观众观展的方式始终处于一种以视觉形式为主导,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展览与观者互动少之又少,也就不能将其带入到展览的环境气氛中。
5.地域特性薄弱
无论你去到哪一座城市的哪一座博物馆,其陈列展览设计元素的选择,表现手法和呈现方式很相似,这是目前广东省各地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地域特性薄弱的产生,很大原因在于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师只是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简单的学习他馆的设计方式来进行策展和设计,而没有从本地,本馆自身独有的特性出发,去做设计和创新。
(二)发展和探索的驱动力
1.时代背景决定
(1)从国家战略来看: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颁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规划》,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已经势不可当,地域间的融合,经济上的融合,也推动着文化间的融合,也会促进博物馆间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广东省内博物馆在各个方面的大发展和大探索。(2)从国家机构整合来看:2018年10月25日,廣东省文化厅和广东省旅游局正式合并,更名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这不仅是文化厅和旅游局两个机构的合并,更是代表着未来的日子里文化和旅游将会深度融合,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代表的广东的城市名片,必将在陈列展览设计上有新探索和新发展,来顺应时代的要求。
2.社会发展决定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无疑是对广东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推动,高科技手段,信息智能化,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已经悄然进入到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陈列展览设计视觉呈现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和顺应时代的发展,这些都将会促进未来博物馆新探索和新发展。
3.人文要求决定
(1)从人类的共性来看: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基础上,人们更加注重精神上的享受。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作为第二课堂的博物馆,在未来,也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度。(2)从人类的个性来看:以前的展览模式,受众为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展览展什么,观众就接收什么,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广度和深度的提高,观众也呈现出个性化发展的趋势,对于展览的信息内容是选择性接收,而并不是博物馆推出什么展览信息,受众就接收什么。无疑,这些都对未来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新探索新发展提供无限可能性和空间。
二、怎样发展和探索?
(一)明确其地位和作用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灵魂与核心不是在于陈列展览设计的创意有多天马行空,展示设备有多高端,展厅装修有多精美,而是在于被展示文物和文献资料的精美性和价值意义。人们来到博物馆参观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文物文献资料的展示,信息内容的传达,能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思想有更多的了解和领悟。因此,陈列展览设计的重点应放到如何突出展览的内容和展品上,设计形式更多的是起到一种衬托的作用,帮助观众更快更准确地接收展览信息内容,更深入地了解文物和文献资料的价值意义,感同身受地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环境等。
(二)未来发展模式探究
1.交流合作的开放与共享
这里的“开放与共享”包括设计理念的开放与共享,设计过程的开放与共享,设计成果的开放与共享,设计合作的开放与共享,它们都是要通过馆与馆之间交流合作来实现的。一个好的陈列展览设计是由思维的高度所决定,而思维的高度又是由我们目前学术上站的高度,理解能力,见识广度和深度所决定。转变原有的陈列展览设计观念,突破旧的思维模式,推动陈展设计思维和形式的新发展,必须要建立开放性的交流模式,即包括我们学习他人,他馆的设计理念,设计过程,设计成果,也包括我们自身的设计理念,设计过程,设计成果的共享。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和成长,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它是推动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共建人文湾区使未来粤港澳三地文化展馆交流,合作策展的机会大大增加,这都将为广东省内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注入新的活力,打开新的局面,推动新的发展。此外,也要打开国门,加强国际优秀博物馆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了解最新的国际国内学术前沿成果,把握陈列展览设计新的发展动态。
2.馆、校、企、社会人士跨界合作新尝试
一直以来,广东省内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是由博物馆自己的陈展设计师或者博物馆机构的陈展设计师来完成整个展览的设计与制作,这种工作模式的优点既安全又有保障,任何展览的设计理念,过程,成果都是由博物馆或博物馆机构自己来把控。但这种模式长期以往,弊端也会大大出现,即陈展思维的固化,陈展形式的一尘不变。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近几年也在各领域尝试作出新改变,值得借鉴。首先,在陈列展览设计方面,省博物馆为了能够引进新的思想,好的创意,留出小的展厅空间向社会招募优秀的陈展设计师,自己出场地和资金,让设计师尽情发挥,博物馆和社会人才这种合作模式,一方面,将社会上有创意,有才华的人吸引过来做展览,使社会上相关的优秀人才有了用武之地,另—方面,给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发展注入新的思路,新的活力。其次,在文创开发方面,为了能够设计出更多有创意的文创产品,省博与广东省高校师生合作,设计出优秀文创作品百余件,这种校馆合作的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学以至用,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结合,以省博为平台,让学生有了充分的锻炼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对于博物馆而言,设计作品,创意多元化,也更具学术性,可推动博物馆文创部门向更新,更专业的方向发展。第三,在信息化,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上,省博也积极与企业合作,无论是在本馆建设上还是在陈展需求上,都得到了企业最专业,最前沿的技术支持,对双方的发展都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学校是学术研究的前沿,企业是新技术研发的前沿,社会上拥有最多的专业人才,博物馆是最好的展示平台,从广东省博物馆近几年采用的新举措,我们可以看到利用馆,校,企,社会人士各自的优势跨界合作,共建共享新成果,互利互助,可推动双方朝更好方向发展,我认为这些新举措也同样适用于广东省内博物馆陈展设计未来的发展,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3.学术性与公共性并存继续深化发展
首先,学术性是博物馆陈展基本属性之一,其陈列展览是在尊重历史发展和自然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将资源整理,归纳,整合,并通过与之相适应的陈列展览设计手段和呈现形式进行专业的展示。提到“学术性”、“信息传达内容的准确性”,我们更多地认为它只是对陈展信息内容的要求,其实陈列展览设计方面也需要具有学术研究价值。陈列展览设计并不是单纯追求设计元素和展示形式的新颖,独特和美观,而是要在充分研究,理解相关展览主题的背景,价值,传达的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元素的整理,提取,归纳和设计,及其展示形式的准确呈现。陈列展览设计成果在学术价值上也需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与陈展内容更好呼应,使展览宣传的意义和价值最大化。好的陈列展览是内容与形式学术价值并存的,这也体现出一个展览的专业性。未来,对于陈列展览设计学术性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其次,观众是博物馆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因此,公共性也是博物馆陈展的重要基本属性之一。这也要求无论是博物馆陈展内容,还是陈展设计呈现方式必须具备公共性。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受众群分为两类,一类为与该展览主题相关的专业人士,包括该领域的教师,学者,文博同行设计师等,他们的特点是学术性强,出于研究,专业领域学习的目的来参观展览,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陈列展览内容表达还是设计呈现,都要具有专业性和學术性的特点,以此满足受众观赏研究的需求。另一类为非专业人士,他们参展的目的是抱着参观,游玩,开阔眼界和增长知识的目的来参观,儿童也占了一定比例,因此,在陈展设计表达和呈现上,要在满足具有学术价值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传达,便于不同年龄层,不同领域人群的理解。
总之,学术性和公共性是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两个基本属性,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会继续推动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深化发展。
4.绿色设计
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间交流合作机会的增多,绿色设计在未来陈列展览设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绿色设计又称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环境意识设计。它坚持3R的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意为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循环或者重新利用。作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利用好资源,避免展览过后,一个大的垃圾场的诞生。学者王飞在陈列展览设计中提出一定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包括材质的选择,空间布局的搭建,设备,灯光照明等,避免过分追求新、奇、过度的装饰。尽可能选择可再循环再利用的方式手段,降低展览的成本。要坚持“少就是多”的陈列展览设计理念,不要为了追求陈列展览设计内容的“多”,而忽略展览的本意。观众看的是展览,而不是装修。
5.新科技助力:多元化,趣味性,时尚性并存
学者吴瑾说“以人为本”中的“人”指观众,观众是博物馆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因此,陈列展览设计也应一切从人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出发,挖掘展览主题内涵,文物之美,站在观众的角度和需求去做设计。
首先,以人为本,陈列展览设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多元化包括陈列展览设计元素的多元化和陈列展览设计呈现方式的多元化。(1)设计元素的多元化:众所周知,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一直以视觉呈现为主要传播方式,设计师根据设计主题,生成设计概念,按一元化思维模式进行图形,版式的创意设计与制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思维也逐渐从一元化思维模式向多元化思维模式转变,根据展览主题,生成设计概念,转化为一个或一组设计元素基本形,将基本形按照一定构成原则进行排列、打散、重组等艺术形式开放性设计,产生无限可能性,貫穿于展览的始终。这种艺术效果的展示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展示的理念,同时也为展示效果增添活力。设计元素多元化的呈现方式逐渐成为未来陈列展览设计视觉传播的发展趋势。(2)设计呈现方式的多元化:近几年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高新技术冲击着各个领域,在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环境中,未来广东省内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呈现方式的多元化也离不开科技的助力。传统的以视觉传播为主,观众被动接受信息的观展模式在未来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设计呈现方式开始从视觉呈现为主逐渐转向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一起调动的呈现方式,从看展转向游展。学者郭钰莹提出多感官整合设计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技术的发展也为多感官整合设计开拓新空间。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的数字展厅为例,非常值得我们的借鉴和学习。书画作品《清明上河图》打破原有的以原作呈现的方式,不用原作,就可以让人们随时去看到和感受到它,运用老文物新玩法的设计理念,通过高清的巨幅互动长幕可以让人们清晰看到宋代人的表情和服饰,舟船楼宇的精妙结构,北宋汴京的先进与发达。挖掘文物藏品的内涵,连接历史与现实,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同时,在展厅二,展厅三的过渡地带,修建了LED互动地屏,通过新媒体环境下动态图形来展示主题“清明雨巷”,观众走在上面,会溅起水花,浮现片片涟漪,不时还有青蛙的跳动。最后在虹桥球幕4D影院,通过船型动感座席,虚拟游历感受汴河两岸的风光,人的身体跟随小船上下浮动,时儿有鱼儿跃起,时儿有海鸟飞过,从白天到黑夜,还时常伴随着险情的出现。学者张芸芸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接触新媒体的机会越来越大,动态图形通过特有的动态属性把枯燥乏味的信息变得更加生动,它呈现给大家不仅仅是视觉的震撼,更重要是情感上的互溶。从巨幅互动长幕到LED互动地屏再到动感座席虚拟游历汴河,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多感官整合设计,4D影院,动态图形等等,来加强人们对《清明上河图》全方位的感受,在丰富的感受下,也能更深刻地理解这幅画的含义。
其次,新科技助力陈列展览设计新发展,开创展览无边界化设计新局面。众所周知,展厅的面积决定了展览所要呈现内容的多少。信息化,科技手段的介入,展览内容呈现渠道也变得更加的多元化,官网、微博、手机APP、公众号、二维码……大大拓宽了展览内容的外延,观众通过这些渠道和平台不仅可以提前预知展览的信息和动态,还可以线上线下随时了解展览的内容和进展。观展中,如对某个文物和文献资料感兴趣,指尖动一动,二维码扫一扫,详细资料尽收眼底。展览无边界化设计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它不仅拓宽了展览的外延,丰富了展览的内容,同时也节省了展厅空间,节省了材料的消耗,这也是多元方式转换条件下可持续性设计的体现,学者李小利、郭惠尧在这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
最后,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陈列展览设计的多元化,也提高了展览的趣味性和时尚性。学者黄云燕认为,“让展品以直观,新鲜,生动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需要不断地创新展示方式”。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有声有色,打破以往观展呆板,枯燥乏味的局限性,从二维观展模式转向多维度观展模式,通过多感官整合设计,加深观众对展览内容的理解。有些博物馆为了增加趣味性,还特别设置了与展览相关的和观众互动的环节,增强参与性体验,如增加游戏拼图,通过LED屏幕设置闯关游戏等,达到欢乐学习的目的。未来的博物馆受众群更多的面向80后,90后,OO后……他们追求个性,追求时尚,追求自由,因此,陈列展览设计未来一定是需要多元化,趣味性,时尚性并存的,让展览如何变得更好玩?更时尚?更有趣?是未来陈列展览设计重点思考的问题,增加观众的参与体验,让观众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去学习,是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6.坚持创新发展,增强地域特性
各地的博物馆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博物馆陈列展览通常以“史”为线进行贯穿,以“物”为展示中心进行设计。因此,传统的陈列展览设计一直以来无论是策展思维还是呈现方式上都有着其固定的形式表达,各地不同展馆陈列展览设计特色差异薄弱。打破“传统文化做传统设计”的思维定势,将各地传统的文化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是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也是陈列展览设计师未来思考的问题和担负的责任。博物馆是人们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段历史的窗口,广东省内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也应坚持特色性发展理念,挖掘自身独有的设计元素符号,地域色彩和呈现方式,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以博物馆为平台,将岭南的历史及文化传播出去,扩大其影响力和辐射力。
总结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体系逐渐完备,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社会关注日益提高,人们对自身历史文化修养的需求增多,这些都推动着博物馆快速的发展和繁盛,在共建人文湾区的大环境下,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的未来也同样是一个变化,向前发展的过程。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只有充分了解目前省内陈列展览设计现状和水平,才能更深知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即需要高度发达的经济,也需要高度发达的文化和旅游,以博物馆为平台,让人们更深入认识当地历史,增强文化自信。打造精品文化,扩大岭南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是陈列展览设计师的责任和使命。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未来面临着更多的创新,机遇,挑战。本文立足广东省以艺术视角从六个方面分别对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设计形式和呈现方式进行探究和展望,以上观点希望能为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