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保罗
最近,有一部韩国电影很火,叫《国家破产之日》。
故事梗概是,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国家紧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助。在IMF的压力之下,韩国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这些措施都以损害小企业主和普通国民为代价,而大型财团反而在危机中拿到“改革”带来的好处。
这部片子颇有人文关怀,关注股民、打工者和小企业主的財富、人生悲剧,抨击了官僚和财团的沆瀣一气,比较过瘾。但片子也颇为“民族主义”。
按照情节描述,IMF受到了美国人指使,要求韩国开放金融市场和扩大外资持股比例的条款,完全是美国人的花招。这有利于美国资本在韩国资产价格暴跌之后,大规模收购企业股权和优质资产,损害了韩国人民的利益。
其实,这种指向值得商榷。两大国际机构世界银行和IMF分别是美国和欧洲的势力范围,后者长期都是欧洲人担任总裁,美国的影响力并没有那么大。更重要的是,让受助国开放金融市场,这本身就是IMF的一贯做法,并无阴谋可言。
而且,对外国投资者开放金融市场,等于废除了财阀在金融市场的特许经营权,引入竞争。同时,也会带来巨额外汇,稳定本国货币。这些对韩国金融体系的重塑是有好处的。
韩国电影总会有着一种习惯性的民族主义情绪,见惯不惊。而片子真正的可取之处,在于对财阀经济的鲜明态度—憎恶。
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韩国的国家领导人已经决定接受IMF援助,却对公众矢口否认。而国家领导人私下告诉了财阀的儿子,让他和家族要做好准备,以应对IMF方案推出之后的金融市场之变。让人吃惊的是,国家领导人见了财阀的儿子,竟然一脸谄媚,点头哈腰!
财团崛起带来大企业效应,会快速带动经济发展,因此政府也容易路径依赖,越走越远。
财阀兴盛是后发经济体的一个普遍性的现象,但韩国人的反思最激烈。这一点,应该和韩国的民族性有关。
那么,后发经济体为何容易产生财阀呢?按照经典经济学的解释,是因为生产有规模效应,所以越大的企业越有成本优势,最终能打败对手,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大。但这个解释不酷,太大路货了。
我们按照“政治经济学”理解,可能更为透彻和深刻。后发经济体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市场的不自由,政治上都存在着“威权政府”,政府会“售卖”特许经营的牌照,而财阀在崛起之初,往往都获得了这种牌照。
韩国几家财团的第一桶金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政府没收日本人财产之后,对私营企业进行折价销售。100万的日本工厂卖给你20万,但官员拿回扣,或者政府直接提成。
二是朝鲜战争之后美国的资金援助,私营企业经过政府“选拔”,可以获得低利率的美元资金,这使得他们更容易获得外国设备和原材料,在国家工业崛起之初即斩获“先发优势”。三星、LG等财团,最初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那么,政府为何要扶持财团呢?很简单,政权在成立之初,根本无法建立起有效的财政税收体制,而直接向私营经济收取租金(政治献金、回扣等)是成本最低的“征税手段”。与此同时,财团崛起带来大企业效应,会快速带动经济发展,因此政府也容易路径依赖,越走越远。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财团最终会遏制经济的活力,而这个时候,它们尾大不掉,政府早已失去制衡它们的能力。
而唯一的制衡,只存在于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