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北大才子弑母案和上海17岁少年跳桥事件登上热搜,全民哗然!同样是4月,在我院接待的来访者中,有自虐行为和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数量已经上升到两位数。
在我们进校园心理科普公开课现场调查问卷显示:80%的孩子有情绪控制问题的困扰,58%的孩子有过激语言或行为的经历。
国奥心理数据分析显示:在国奥心理诊疗的来访者,63%的青少年家庭条件都很优越,家长多为公司高管或企业家。
您是否听说:13岁的孩子因为手机能否使用,和父母发生争执后,喝下一杯洗衣液,從此开始长达三年的自残自伤行为;16岁的高中少女与40岁的网友私奔,父母通过关系全城寻找,三天后才在酒店找到自己的掌上明珠。此后,她与父母形如陌路,根源是她从小严重陪伴缺失;一位海归女孩自述:由于母亲强势,母女经常冷战,后来她盲目成婚,离异后携孩子自杀被及时发现,母亲这才放下企业,四处诊治,陪伴5年……
以上真实案例只是冰山一角。他们的极端行为看似由单纯的问题引发的,但背后与他们成长中的各种经历息息相关。
每次笔者问企业家来访者,其创业的原动力是什么?答案无一例外都是“家庭、孩子”。但当孩子出现极端思想和行为,愈管愈烈,效果欠佳时,被求助的心理专家看到更多的是曾经叱咤风云七尺男儿含泪的沉思,以及雷厉风行巾帼女士无奈的哭诉。
笔者通过对6岁-18岁青少年进行亲子关系问题成因性分析,以下几个方面属于矛盾重要引发点:学习问题、行为习惯、陪伴缺失、教育方法、压力、情绪、音视频信息无限制获取、早恋等。
当亲子关系出现负性端倪时,家长能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干预方式呢?
1.关注孩子的信息获取渠道,尽可能避免孩子在适龄过程中接触到超龄化潜在风险的音视频内容。
2.通过父母的经验或心理健康测试题,尽可能判断出孩子心理承受力的临界点,适时适度调整教育方式。
3.真正走进孩子心里,给予其情感上的信任和支撑。尤其是当孩子在不同环境中心理受到负性能量冲击时,愿意让父母成为其最重要的依靠并愿意求教。
4.准确地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及心理动向,让孩子欣然接纳教育的过程。
5.培养孩子建立正性认知的模式,让正能量的获取和给予成为习惯。
6.已经出现明显压力及躯体性障碍,情绪控制力差,造成亲子关系困扰时,及时找心理专家进行早期干预,并给出认知教育方案并落实。
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一起用心、用爱给予成长中的青少年真正的心理健康支持,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家庭分忧。让创业者们后顾无忧地为国家经济奋战在一线,为国富民强,社会稳定和谐增添助力!
(来源:经济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