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英普
摘要:平阳木版年画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蕴含着高超的技艺水平和独特的美学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平阳木版年画的发掘与保护一直是非遗传承人的研究方向,但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在传承方面仍存在诸多困境。本文将从平阳木版年画的发展、困难、保护三方面展开论述,为平阳木版年画的传承寻找新的道路。
关键词:平阳木版年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一、平阳木版年画的兴衰历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瑰宝,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该地区独有的历史性格和文化脉络。临汾,古称平阳,平阳木版年画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承载了平阳地区的悠久历史和特色艺术,是民间艺人智慧集大成的产物。
平阳木版年画的发展历程上可追溯至宋金时期。唐朝时期,雕版印刷术发明,其后广泛应用,至宋代时,更是如日中天。宋代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推动了经济和都市的繁荣,相应地,文化娱乐生活日益丰富,再加上雕版印刷技术的逐渐成熟,无疑都间接或直接地促进了木版年画的产生。金、元时期,统治阶级重视印刷业,平阳在官府的管理和扶持下成为雕版印刷的中心,平阳木版年画也随之蓬勃发展,至明、清时达到鼎盛阶段。明、清时期,市民阶层扩大,精神层面的需求大大增加,小说、戏曲、绘画等文学艺术百花齐放,为木版年画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素材,进一步刺激了木版年画的发展,平阳木版年画产量大幅提升,成为全国各地木版年画的供应地,故而明清时代被誉为平阳木版年画的“黄金时代”。
平阳木版年画取材来源众多,充满神秘色彩的神话故事、想象奇特的民间传说、情节紧张富有张力的戏剧场面、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相沿成俗的风土人情、灵动自然的花鸟走兽等,皆构成木版年画的“底样”。而诸多素材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有以下三类:一是戏剧场面。临汾享有戏曲之乡的盛名,在元代时就已成为戏剧中心,至今拥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这种戏剧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木版年画的创作。戏剧主题的木版年画,捕捉戏剧冲突的精彩定格,重现舞台人物的服饰身段,是二维绘画和三维戏曲珠联璧合的杰作。二是历史人物。如秦琼、尉迟敬德、钟馗等,人们通过艺术加工的手段赋予历史真实人物传奇色彩,从而达到驱凶辟邪的心灵慰藉。这类木版年画的内容反映出劳动人民的英雄崇拜心理和朴素的精神信仰。三是风土人情。民间艺人创作了大量的“年年有余”、“福寿三多”、“麒麟送子”、“龙凤呈祥”、“五谷丰登”等民俗主題的木版年画,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充满着浓郁深厚的田园气息,与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相吻合,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素材的特点决定了平阳木版年画的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色彩大胆,对比鲜明,手法夸张,具备瑰丽的想象和深刻的象征。正是凭借这种不受拘束,自由奔放的创作手法,使平阳木版年画在中国版画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平阳木版年画的传承困境
抗战结束,平阳木版年画的保护工作陆续恢复,至今颇有成效,并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事实上,平阳木版年画的传承之路道阻且艰,在发展上仍存在诸多困境。
(一)社会意识的薄弱
近四十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各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区的政府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缺乏经费投入。时代大环境也着眼于物质文明的进步,社会没有营造出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非遗保护的社会意识不强烈。近年来,国家开始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但是仍然缺乏民众自下而上的反馈,没有形成良性互动。从整体看局部,平阳木版年画的传承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平阳木版年画本身是小众的艺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社会参与度不足,只依靠政府的支持难以立足市场,来源单一的保护经费对平阳木版年画的传承来说,着实不是长久之计。
(二)现代工业的冲击
工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工业现代化稳步跃进,对传统手工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现代工业的自动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年画制作的效率显著提高,产量上升,成本下降,导致传统木版年画市场缩小,利润降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重利轻价值,缺乏成熟产业链的木版年画不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一度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机。
(三)传承主体的缺失
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年青一代的生活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发达的互联网拓宽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外边的世界变得十分具有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入大格局高层次的城市谋求发展,人才的流动导致平阳木版年画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再者,物质生活飞速发展,现代生活的休闲方式五花八门,影视、网络、游戏占据了人们生活的绝大部分,年轻人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致寥寥,二者间产生距离。更重要的是,平阳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做工精细,要求严格,画稿、雕刻、手工印刷,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艺人具备娴熟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技术门槛对传承人的选拔又是一层考验。
三、平阳木版年画的保护对策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上,要发挥政府力量,贯穿各个方面。经济上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持资金,保障平阳木版年画拥有稳定的经济支持。文化上,深入开展地方上的文艺活动,借助官方媒体强化人民群众对平阳木版年画的认识程度、喜爱程度。自上而下地为平阳木版年画的传承打造良性的社会条件。
(二)推陈出新打入市场
对平阳木版年画进行创新,拓宽年画的选材内容,使其不局限于传统艺术。与时代接轨,将眼界放宽至新兴的文学作品、影视艺术,创作当下大热IP的周边产品,借力打力,让“平阳木版年画”成为品牌。了解市场,其次打入市场,最后引导市场,达到经典与新生的完美融合。
(三)注重传承人的培养
将平阳木版年画引进校园,引进课堂。充分利用新媒体,打破传统的时空界限,在校园举办年画展览,宣传木版年画的发展历史,让年画面向年青一代,凭借自身富有的艺术价值吸引它的受众,以此寻找传承人、培养传承人,为平阳木版年画的保护提供人力支持。
平阳木版年画的保护不应仅仅是小部分非遗传承人的坚守,而应是大众的共同目标。政府和社会应该大力培育非遗传承的土壤,人民群众要具备保护平阳木版年画的自觉意识,让其焕发新的活力,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