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跃军
摘 要: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一直是园林、园艺工作者重点要思考的问题,在园林、园艺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养护工作中,植物配置和造景是集中体现其整体景观效果的重要内容,而良好的植物配置和造景,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提升社会经济、价值效益。
关键词:园林设计 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
1导言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很多地区开始建设园林工程。园林工程建设中做好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尤为关键,应引起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积极结合设计经验,设计出更多优美的景观,给人们提供一个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良好环境。
2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2.1植物配置缺乏整体性。植物配置是植物造景的基础因素,对园林设计具有重要作用,若植物配置不能满足园林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园林设计的整体性就会出现偏差,会出现植物搭配单一、重复的现象。
2.2植物造景艺术理念不足。在植物造景过程中,需要园林设计者具备专业的设计理念,有准确的设计方向,更需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对于艺术理念有自己的想法与理解。园林设计者在植物造景时,如过于重视时间观念,会导致最终的设计内容单一,不能体现出当地的园林特色,缺乏艺术性,植物造景整体设计缺乏品味。
2.3对植物生态理论的理解不够透彻。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园林设计者需要了解植物的特征与生长环境,若在植物配置中将两种相克的植物放在一起,会对植物生长造成阻碍。植物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如环境出现变化,会对植物造成损伤。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较多的外界因素干扰,如虫害等,会对植物及园林景观造成影响。
3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及植物造景控制要点分析
3.1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控制要点
3.1.1植物配置强调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虽然生态学更多的是被运用到园林设计中,但是植物的配置更加讲究自然理念,只有符合生态要求,才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植物配置要遵守自然的植物发展规律,植物的多样化也要满足生态规则,搭配要尊重南北环境的特点。在生态自然群落中,植物的外貌、季相、结构等,要达到关系匹配,自然协调,才能真正满足环境的特定要求,人们身处其中,也能感到自然的美感和真实感,而不是刻意为之,最自然的体现才是最科学的配置。
3.1.2明确植物配置需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一,植物对环境要有良好的适应性。园林设计涉及植物选择问题,因为植物的种类非常多,究竟要选择哪些植物,需要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挑选植物的过程中,要想达到错落有致的美感,植物种类要多一些,以满足人们对美感的要求。同时,植物的挑选要把握乡土性,因为乡土植物对气候条件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能确保植物、环境、生态统一性,否则就会导致植物的存活率低,或者是植物生长状况不理想,从而影响园林造景效果。最为关键的是,乡土植物具有地域代表性,能让观赏者感受到地域特色,同时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能让园林植物景观更具有层次感,让其成为园林的一道特色风景线,每个季节都能呈现出不同景观。此外,设计园林景观的时候,挑选植物不能过于单调,会直接影响植物景观的整体效果,所呈现出来的植物群落达不到艺术效果。所以,园林植物挑选要遵循多样化和多元化特点,在考虑植物对环境适应性的基础上,结合植物的形态和颜色,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段达到更好的造景效果。
第二,协调统一性。园林设计中配置植物时,必须明确植物呈现出来的效果能带给人们舒适感,同时要展现意境美。所以设计时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一个是艺术性。科学性要先于艺术性,也就是说在植物配置的时候科学性是前提条件,其次才能考虑植物配置的艺术性。科学性要求植物配置时要考虑生态性及与环境的适应性,同时要确保各类植物的协调性。园林景观中植物种类比较多,将不同植物搭配起来呈现出不同效果,要尽量让植物搭配创造出更好的视觉效果,这对于设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要掌握植物的生态特点,让植物配置達到协调统一的目的,园林植物景观更具有欣赏价值,否则就可能成为园林最大的设计败笔。此外,园林植物配置还要树立艺术性理念,设计时既要保证植物的观赏性和生态性,还要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只有让三者协调统一起来,通过艺术构图手法让植物形式美展现出来,人们在欣赏的时候才能产生意境美。园林设计要通过不同植物带给观赏者错落感,而且要有丰富的色彩变化,这样的植物景观会更有层次感,观赏性和艺术性会更强。
3.1.3注重对植物环境资源价值方面的运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的建设让世界瞩目。在这种发展的背后,带来的却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植物破坏。如今,中国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慢慢意识到植物的重要性。城市绿化给人带来美感,还能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分解杂物,总的来说,让居住环境变得更健康、更舒适。植物配置形成的人工自然植物群落,有效提升了城市环境的可观赏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现代城市植物造景通常利用大面积绿化的方式集中改善,优化生活空间。
3.2植物造景的主要形式
3.2.1突出观赏性和功能性 。园林景观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生活需要,设计时必须结合人们的要求,并要发挥出园林的功能性。不同园林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公园主要是用于休闲娱乐、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植物造景在突出美观性和艺术性的同时,还要有躲避太阳的阴凉处,为人们带来舒适、惬意的体验。在古典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重点要突出园林的艺术性,植物造景的美学价值要高。园林植物景观不但要美化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要为人们创造亲近自然景观的空间,陶冶情操。
3.2.2按照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植物造景要有美学理念,例如多样化与统一性,平衡和错落、比例和范围等,都是有美学依据的,要体现植物造景的美,融入美学理念,打造令人舒适的绿化环境。例如一些城市会在活动区域两侧选用形态差不多的植物,符合了统一平衡的原则。当然,植物造景也不是一味的追求美,也要考虑植物的功能性,例如净化空气,遮阳降温等,形式和实用的统一,是中国园林美学的综合内涵。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不仅要打造良好的植物生态,还要体现人与自然的统一,植物造景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与居民生活需求、城市建筑、道路有密切联系,有选择地进行植物配置,才能相互借景、相互衬托、协调与柔和。
3.2.3园林植物创造意境美。园林景观中,植物造景除了根据传统文化和传统手段,还要融入创新,打造优化自然环境背景下的意境营造,让人身处其中,能减轻压力,释放情怀。实际上,城市的各个区域环境是不同的,有老城区、新城区之分,也有居民区和商业区之分,在不同的环境下,通过植物造景合理搭配,不仅丰富了植物所在空间的灵动性,还能有效让人们感受到植物的形态美、季节美和变化美。现代一些城市流行的做法是,在一些高端密集的商业区,会打造出一些休闲小公园,丰富的植被和错落有致的环境,让繁忙的上班族能感受到城市的一丝宁静。此外,有的城市还喜欢打造主题情景,为了烘托主题,实现情景交融,使用容易搭建效果的植物,例如专门为情侣休闲打造的主题公园等,多使用容易修剪和悬挂的植物,搭建一些心形植物、草坪等。这些做法都是将情感转化成一种意境,既有美感,也有意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是植物景观,植物的配置和造景直接影响着城市园林设计的科学性、美观性、艺术性。园林设计要抓住植物特点,通过艺术手法巧妙地布置植物,这样就能创造出完美的植物景观,提高园林植物景观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参考文献
[1] 徐颜.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居舍,2017(21):97.
[2] 赵娜.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探究[J].现代园艺,2018(10):122.
[3] 陈钰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分析[J].现代园艺,2017(08):104.
[4] 王燕平.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1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