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明
一个湖北的流浪人员来到我所在的城市,将罪恶的刀子刺向两名无辜路人,一名当场遇难,另一名身负重伤。
这时一个网名叫“棉花糖”(真名邱波,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的女孩挺身而出,一边给伤者止血,一边请周围一个正拍着视频的男子给120打电话,然而,此人冷漠地拒绝了。
两人想在旁边的米粉店坐一下,老板连声赶她们走。后来,“棉花糖”叫了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医院,伤者才得救。
自私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人生的正常选项。就拿那个拍视频的人与米粉店主说事吧。别人遇了急难求到门下,你拒绝帮助,表面上看省了事。
现在是个信息社会,什么事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得到广泛传播,这样的事一旦被人知道,周围人对你的道德评价肯定会大幅降低。在强烈的舆论谴责中,你的良心真能那么安然吗?
他人的现在或许就是我们的明天,善待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
想起我们如今的某些教育,我们的课堂有许多品德方面的内容,但往往比较空洞、抽象,更多地似乎是要求学生去“以天下为己任”,而不是首先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和社会上的好人。
所以,我們中的一些人可以在公开场合用无数美丽的口号为自己贴标签,却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极端的自私。不改变这种现象,类似的事还可能出现。
不过,对于价值观已经比较确定的成年人,机制上的约束也许更加重要。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好人法,规定公民必须救死扶伤,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我们也不妨试一试。人性有天性的成分,但更多的时候是被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