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教育 实现路径探索

2019-07-15 01:16马艳艳任曙明
关键词:通识教育思政教育

马艳艳 任曙明

摘    要:“经济学原理”是大学人文社科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将思政教育贯穿于“经济学原理”通识教育的全过程,深入发掘通识课程思政教育理论资源,推进通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健全通识课程思政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提出“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三位一体的“经济学原理”通识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路径,实現“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能够帮助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大学生价值选择能力。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通识教育;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8-0001-03

“经济学原理”是大学人文社科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然而,由于西方经济学的“非道德性”学科特征、大学生经济学理论素养的薄弱及价值观的不成熟,“经济学原理”的某些内容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1]。因此,在“经济学原理”通识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打破思政学科和经济学科之间的藩篱,拓展“经济学原理”通识课程的思政内涵,挖掘经济学科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提炼“经济学原理”通识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思政教育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对于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存在“两张皮”现象,各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2]。以专业教育课程知识为载体,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和说服力的有效途径[3]。然而,如何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效结合,是摆在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落实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上海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改革试点,在通识课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让每门课程都育人、每位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范本。事实上,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具备通过提升通识教育来促进高校德育发展的思想准备和课程基础,应该进一步开展通识教育促进高校德育的研究和实践[4]。

作为来自西方国家的经济理论,“经济学原理”课程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有无根本的冲突,是我们必须审慎对待的“前提性”问题。孙辛勤等认为针对我国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以价值观培养为基础和导向的专业教学模式,加强德育与现代西方经济学内容的融合[5]。刘佳勇也指出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再加上受教育对象的思想认识尚未成熟,这就要求我们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对学生价值观进行引导[6]。乔洪武等认为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时,应增加对其价值判断的伦理评判,同时在介绍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结论所提出的政策主张时,应深化对其伦理导向的道德分析[7]。邱伟光认为“课程思政”重在建设,教师是关键,教材是基础,资源挖掘是先决条件,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8]。

目前,国内学者已经开展了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路径的探索,主要体现为:先介绍西方经济学理论,然后在每章结尾设置一节“结束语”,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西方经济学进行批判,如高鸿业《西方经济学》[9]、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10]。但是,上述学者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提出建设性批判意见。经济学有其独特性,将现有研究所提出的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路径照搬至“经济学原理”通识课程是行不通的。结合经济学科的独特性,挖掘“经济学原理”通识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探索“经济学原理”通识课程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路径

本研究将思政教育贯穿于“经济学原理”通识教育的全过程,深入发掘通识课程思政教育理论资源,推进通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健全通识课程思政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提出“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三位一体的“经济学原理”通识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路径(如图1所示),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升大学生价值选择的能力。

(一)调整教学内容,注重“术道结合”

调整“经济学原理”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实现将思政教育融入通识教育的基本路径。从大学生求知需求出发,遵循教学规律,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其他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一切积极有效的德育内容融入到通识课程教学中,系统设计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

1.消费者行为理论与大学生消费观。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是消费者均衡问题。学习消费者行为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理性消费决策方法。在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教学内容中增加对冲动消费、炫耀消费、贪便宜消费、攀比消费等非理性消费现象的剖析,能够提高学生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认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企业行为理论与大学生创业观。企业行为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如何配置有限的资源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然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为了不使社会整体利益受到损害,企业还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企业行为理论的教学内容中增加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内容的介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引导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要注重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3.经济增长理论与大学生国情观。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解释经济增长之谜。然而,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因此,将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引导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和发展时期。在经济增长理论的教学内容中增加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相关内容的介绍,增进学生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规律的认识。

4.货币理论与大学生财富观。货币理论主要介绍货币、利率与通货膨胀。在介绍货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这一背景,向大学生介绍一些适合他们的稳妥的投资理财方式,如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等,培养大学生对市场的关注和敏感性,引导大学生形成理财意识,建立健康积极的财富观。

5.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大学生大局观。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以介绍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的作用原理为主。在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阐释,增强学生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引导学生了解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局观。

(二)创新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创新教学方法,“课堂内”和“课堂外”双管齐下,将思政元素注入“经济学原理”通识课程中。在课堂内,重视提升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在课堂外,引导学生将经济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1.课堂内。课堂教学应重视提升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注重从教师和课程两方面扫清学生课堂发言的障碍,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课堂发言机会。在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答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探索中,激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避免学生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和“消极的旁观者”[11],以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就教师而言,首先要在课前设计好课堂提问的问题;其次,提问后要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Rowe认为教师提问后给学生留3秒或更长的等待时间更能激发他们的思考;最后,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留出3秒以上的等待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12]。

第二,就课程而言,拓展学习渠道,积极调动图书馆、互联网、音像等各类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引入最新的经济学案例,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简单的经济现象。

2.课堂外。学习知识和服务社会是相辅相成的。以“经济学原理”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以“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农村”为主题设计学生自学题目,把课堂教学向社区、企业、农村延伸,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经济学专业语言阐述思政教育心得体会。

第一,“走进社区”主题。大学以其知识和智力优势成为社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社区也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和机会[13]。通过设计“走进社区”主题的课堂外自学题目,例如社区商业发展模式、社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状况等,鼓励学生为社区提供相关的服务,通过服务社區来参与社会,提升学生的同情心、对他人的关怀以及社会责任感。

第二,“走进企业”主题。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通过设计“走进企业”主题的课堂外自学题目,例如公司治理问题、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实际运行情况,从现实的角度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走进农村”主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通过设计“走进农村”主题的课堂外自学题目,例如农村贫困问题、农村居民养老问题、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等,鼓励学生深入农村,关注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以及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成效

将学生学习效果考核评价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力等多维度延伸,建立能体现学生专业水平和思政素养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构成,其中,整个“经济学原理”课程的“课堂内”和“课堂外”教学环节的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目的在于“以评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总结性评价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主要目的在于评价学生对经济学原理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1.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课堂内”的发言表现和“课堂外”所做调研报告的完成质量打分。在对学生“课堂内”的发言表现和“课堂外”所做调研报告的完成质量进行打分时,既考查学生对“经济学原理”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考虑学生对思政教育相关内容的领会程度。过程性评价得分占总成绩的比重为30%。

2.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评分依据是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目的主要在于考查学生对“经济学原理”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应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的能力。试卷内容以主观题为主,以客观题为辅,同时主观题的题目设计侧重引入最新的经济学案例。总结性评价得分占总成绩的比重为70%。

在“经济学原理”通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通盘设计有机融合,结合经济学科的独特性,挖掘“经济学原理”通识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出“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三位一体的“经济学原理”通识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路径,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5]孙辛勤,施建军,张台秋.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价值观引导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4]卢军霞,卢益东,刘翔.通识教育:高校德育的有效促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

[6]刘佳勇.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价值观引导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2012,(8).

[7]乔洪武,郭亮,叶雨晴.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经济伦理教育[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8]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9]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6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1.

[10]《西方经济学》编写组.西方经济学: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2.

[11]雷洪德,于晴,阳纯仁.课堂发言的障碍——对本科生课堂沉默现象的访谈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7,(12).

[12]Rowe,Mary Budd.Wait Time:Slowing Down May Be aWay of Speeding Up[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86,(1).

[13]孟繁华.美国大学与社区的关系及其对我国大学变革的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2018,(1).

猜你喜欢
通识教育思政教育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