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何君林
5月和6月是红火的季节,是让人憧憬又让人倍感辛劳的插秧季。但在荣昌区龙集镇抱房村种植大户刘勇的稻田里,却看不到村民弯腰弓背在水田里辛苦插秧的景象,映入眼帘的是插秧机轰轰隆隆地来回穿梭作业,如同变魔法一般,水田里便铺满了秧苗。
此刻,40 岁的刘勇正在通往田间的生产便道上闲庭信步,像在巡视自己的领地。插秧机来回穿梭的轰隆声让他心头格外兴奋,尤其看到浑浊的水田瞬间被绿色覆盖,他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微笑。那一刻,他似乎已经看到了秋收时的喜人景象。
高中毕业后,刘勇便开始外出务工,先后干过销售、做过水产生意等。外出务工不过是随大流,不想留在家里刨那一亩三分地,因为地里实在刨不出什么名堂,看不到发家致富的希望。
但父母还在家里,还在耕田种地。尤其让刘勇无法理解的是,父亲不仅种了自家的田地,还心血来潮要扩大水稻种植规模,想把别人家的水田也承包过来。他苦口婆心劝父亲减少耕地面积,不要让自己太过劳累,但父亲的回答却掷地有声:不种粮食你们吃什么?我种了一辈子地,舍不得丢下这些田地。
没有办法,刘勇只能眼睁睁看着父亲“任性妄为”。实在看不过去了,在农忙时节,在外务工的刘勇只能和妻子回家帮忙,因为他不想父亲那么劳累。这样来回奔跑,渐渐让刘勇无法承受。他开始琢磨解决的办法,心想父母不愿离开土地,那就只能自己也回到土地中来。
父亲也鼓动他,你看看现在乡村道路已经不是过去的泥土小路了,都变成水泥路了,又宽阔又整洁,还有生产便道直接通到田间地头,还增添了不少山坪塘,干活种地很方便。你再看看村里的年轻都跑出去了,荒废了不少土地,要是把这些地重新种上庄稼,那得产多少粮食啊!
2012年,刘勇终于下定决心,放弃了青海的水产生意,返乡发展农业。这一年,他用自己这些年做生意攒下的钱,从村民手中流转了6.7 hm2田地种植水稻,准备轰轰烈烈大干一场。
种一亩三分地,也许不需要那么多经验和技术,但要经营6.7 hm2稻田,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为了获得更多种植经验,刘勇经常到外地考察学习,同时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为自己“充电”。
事实上,大面积种植水稻,其难度超出了刘勇的预想。由于使用传统的人工作业,他花费了不少资金聘请工人帮忙作业,从育秧、插秧、病虫害防治、收割稻谷等还得亲力亲为,成天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有过种地经历的人都知道,在插秧和收割季,能把人忙得团团转,累得脱一层皮。用刘勇的话说:稻谷成熟后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割,错过了时间就会有损失,产量就会降低,不抢时间不行啊。
传统的牛耕人种,不仅技术单一,而且人工需求量大、耗时多、成本高,怎么办?刘勇在外地考察发现,机械化耕作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占据很大优势后,省时、省力、省钱还省心,于是计划用机械化代替人工劳作。这一计划得到全家人支持,父亲还举起双手说:这个计划我百分之两百赞成,机械化多好啊!
2015年,刘勇毅然投资近百万元选购了一批旋耕机、收割机、插秧机、收割机,当年插秧季,插秧机在稻田里大显身手,如铁牛一般在田里来回穿梭,引吸了很多村里人跑来围观。看到一株株秧苗在插秧机苗盘上逐步滑落,稳稳地插进泥中,1 h便栽满0.2 hm2水田,刘勇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机械插秧仅仅只是序曲,随后刘勇还使用收割机代替人工收割稻谷,旋耕机代替人力耕作,无人机代替人工喷洒施肥,并利用粮食风干塔“晒粮”,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成本投入。值得一提的是,在忙完自家的田地后,刘勇还依托自己的农业机械为周边农户耕地、插秧或者收割稻谷,由此增添了另一笔收入,乐得一家人合不拢嘴。
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给刘勇带来的无疑是丰收的喜悦。2018年,他种植的水稻面积达40 hm2,年产量在30万kg左右,产值近70万元。眼下,刘勇又开始了新的畅想与规划,打算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准备在水上做文章,修建水渠,解决引水灌溉问题,还要种植大豆、油菜,充分利用农田提高收入,努力绘就一幅现代田园新画卷。